旨遣官恭代。如所派大臣、或有事故、不及啟奏、應陪
擬「大臣代為行禮。本寺前期具題。」
凡祭祀
《天地關係大典》。康熙十三年議准,遇有大喪,亦不停止。
惟停進「《齋戒牌》銅人。」 其祝版自內閣捧送。
皇上在宮致齋三日。旗下官俱素服、照常於金水橋
齋戒。部院官俱素服照常於各衙門齋戒。漢文武應陪祀各官、亦照常齋戒。祭時仍用朝服、作樂行禮。是年七月
太廟時享。奉
旨、「照常進齋戒牌銅人。」
凡
太歲壇
真武廟
東嶽廟
城隍廟
關帝廟
火神廟
武壯王祠、俱本寺堂官致祭。本寺前期具題、候
旨:「遵行。」
凡救護月食、於本寺衙門行禮。其各官齊集上香行禮等儀、仍由禮部及鴻臚寺掌行
凡各
壇廟需用器皿、俱由工部成造收貯
神庫、各有定數。本寺官時行稽察。如有損壞、即行
文工部修理。「所用樂器笙簧等物,定於每祭前一月行文工部預行修點。其所用磁器不敷、行文工部轉行該省預期照式燒造。」〈凡遇告祭、應用器皿、俱照正祭減定〉
凡每年各祭祀、應用祝版共三十九方。本寺行文工部、移取
天壇:
地壇:
祈穀壇:
太廟、
社稷壇、
朝日壇
夕月壇祝版、俱本寺恭行繕寫、送內閣請填
御名。餘祀俱不填
御名不送內閣。由本寺捧送各
神庫上香行禮
凡大祀、應用供玉、俱貯本寺庫
天壇蒼璧一。
祈穀壇。同於祀前一日、同祝版帛香安置綵亭內進
太和殿恭設供案。上啟請
皇上驗視行禮畢。本寺堂官仍捧安綵亭內、隨送 壇內神庫安設
地壇黃琮一,
社稷壇方珪二。
朝日壇赤璋一
夕月壇、白琥一。俱於祭前一日、本寺官捧送。各
壇神庫。
凡每年各祭祀、應用制帛、各有定數
天壇正位、天青郊祀制帛十二端
配位白色、奉先制帛三端
從壇禮神制帛共十七端。紅二、青二、黃二、黑二。白。
九
如遇告祭、用天青告祀制帛一端
祈穀壇正位、「天青告祀」制帛一端
配位白色、奉先制帛三端
地壇正位、黃色。郊祀制帛一端
配位白色、奉先制帛三端
從壇禮神制帛二十二端。黃二青三紅三。黑七白
七
如遇告祭、用黃色告祀制帛一端
太廟正位、每年五祭、白色奉先制帛、共七十端
東廡、白色、展親制帛、共三十五端
西廡「白色報功制帛、共二十五端」
五次告祭。白色奉先制帛共四十六端。
社稷壇、每年二祭、共黑色禮神制帛八端。
如遇告祭、用黑色禮神制帛二端
朝日壇、紅色。禮神制帛一端
夕月壇禮神制帛十二端:白八、青一、黃一、紅一、黑
一
帝王廟、每年二祭、共白色。《禮神》制帛四十二端、白
色素帛七十八端
文廟、每年二祭,共白色禮神制帛二十八端。太歲壇,每年二祭,共白色禮神制帛二十六端。先農壇:青色禮神制帛一端。
三、皇廟每年二祭共白色禮神制帛六端,白色素。
帛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