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7 (1700-1725).djvu/94

此页尚未校对

次第牽復。尋四上章,乞罷諫省,除給事中,辭,乞致仕。 除徽猷閣直學士、提舉嵩山崇福宮。時力辭直學士 之命,改除徽猷閣待制、提舉崇福宮。陛辭,猶上書乞 選將練兵,為戰守之備。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陛對, 言:「自古聖賢之君,未有不以典學為務。」除兼侍讀,乞 修《建炎會計錄》,乞恤勤王之兵,乞寬假。言者連章丐 外,以龍圖閣直學士提舉杭州洞霄宮。已而告老,以 本官致仕。優游林泉,以著書講學為事。卒,年八十三, 諡文靖。時在東郡,所交皆天下士,先達陳瓘、鄒浩皆 以師禮事時。暨渡江,東南學者推時為程氏正宗,與 胡安國往來講論尤多。時浮沈州縣四十有七年,晚 居諫省僅九十日,凡所論列,皆切於世道,而其大者 則闢王氏經學,排靖康和議,使邪說不作。「凡紹興初 崇尚元祐學術,而朱熹、張栻之學得程氏之正」,其源 委脈絡皆出於時。子迪,力學通經,亦嘗師程頤云。

鄧肅

按《宋史》本傳:「肅字志宏,南劍沙縣人。少警敏能文,美 風儀,善談論。李綱見而奇之,相倡和,為忘年交。居父 喪,哀毀踰禮,芝產其廬。入太學,所與游皆天下名士。 時東南貢花石,綱肅作詩十一章,言守令搜求擾民, 用事者見之,屏出學。欽宗嗣位,召對便殿,補承務郎, 授鴻臚寺簿。金人犯闕,肅被命詣敵營,留五十日而」 還。張邦昌僭位,肅義不屈,奔赴南京,擢左正言。先是, 朝廷賜金國帛一千萬,肅在其營密覘,均與將士之 數,大約不過八萬人。至是為上言之,且言:「金人不足 畏,但其信賞必罰,不假文字,故人各用命。朝廷則不 然,有同時立功而功又相等者,或已轉數官,或尚為 布衣,輕重上下,只在吏手,賞既不明,誰肯自勸?欲望 專立功賞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陳。若功狀已明 而賞不行,或功同而賞有輕重先後者,並寘之法。」上 從之。朝臣受偽命者眾,肅請分三等定罪。上以肅在 圍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肅言:「叛臣之上者,其惡有 五:諸侍從而為執政者,王時雍、徐秉哲、吳幵、呂好問、 莫儔、李回是也;諸庶」官及宮觀而起為侍從者,胡思、 朱宗、周懿文、盧襄、李擢、范宗尹是也;撰勸進文與赦 書者,顏博文、王紹是也。朝臣之為事務官者,私結十 友,講《冊立邦昌之儀》者是也。因張邦昌改名者,何昌 言改為善言,其弟昌辰改為知辰是也;乞寘之嶺外。 所謂叛臣之次者,其惡有三:諸執政、侍從、臺諫稱臣 於偽「庭,執政,馮澥、曹輔是也,侍從者已行遣,獨李會 尚為中書舍人。臺諫中有為金人根括而被杖,一以 病得免者,其餘無不在《偽楚》之庭。以庶官而升擢者, 不可勝數。乞委留守司按籍考之,則無有遺者。願為 奉使者,黎確、李健、陳戩是也,乞於遠小處編管。若夫 庶官任位,供職不廢者,但苟祿而已。乞赦其罪而錄 其名,不復用為臺諫、侍從。」上以為然。耿南仲得祠祿 歸。其子延禧為郡守,肅劾:「南仲父子同惡,沮渡河之 戰,遏勤王之兵,今日割三鎮,明日截兩河。及陛下欲 進援京城,又為南仲父子所沮。誤國如此,乞正典刑。」 南仲嘗薦肅於欽宗,肅言之不恤,上嘉其直,賜五品 服。范訥留守東京,肅言:「訥出師兩河,望風先遁。今語 人曰:『留守之說有四,戰、守、降、走而已。戰無卒,守無糧, 不降則走。且漢得人傑,乃守關中,奔軍之將,豈宜與 此』?」訥遂罷。內侍陳良弼肩輿至橫門外,開封買入內 女童,肅連章論之。時官吏多託故而去,肅建議削其 仕版,而取其祿以給禁衛。若夫先假指揮徑徙江湖 者,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因入對言:「外裔之巧在文 書簡,簡故速;中國之患在文書煩,煩故遲。」上曰:「正此 討論,故併三省盡依祖宗法。及建局討論祖宗官制, 兩月不見施行。」肅言:「太祖、太宗之時,法嚴而令速,事 簡而官清,未嘗旁搜曲引,以稽賞罰,故能以十萬精 兵混一六合。自時厥後,群臣無可議者,今日獻一策, 明日獻一言,煩冗瑣碎,惟恐不備,此文書所以益煩, 而政事所以益緩也。今兵戈未息,豈可揖遜進退,尚 循無事之時?欲乞限以旬日,期於必至,庶幾法嚴事 簡,賞罰之權,不至濡滯。」肅在諫垣,遇事感激,不三月, 凡抗二十疏,言皆切至,上多採納。會李綱罷,肅奏曰: 「綱學雖正而術疏,謀雖深而機」淺,固不足以副聖意。 惟陛下嘗顧臣曰:「李綱真以身徇國者。」今日罷之,而 責詞甚嚴,此臣所以有疑也。且兩河百姓無所適從, 綱措置不一月間,民兵稍集。今綱既去,兩河之民將 如何哉?偽楚之臣紛紛在朝,李綱先乞逐逆臣邦昌, 然後叛黨稍能正罪。今綱既去,叛臣將如何哉?叛臣 在朝,政事乖矣,「兩河無兵,外裔驕矣,李綱於此亦不 可謂無一日之長。」執政怒,送肅吏部,罷歸家居。紹興 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

陳公輔

按《宋史》本傳:「公輔,字國佐,台州臨海人。政和三年,上 舍及第,調平江府教授。朱勔方嬖倖,當官者奴事之, 公輔絕不與交。勔有兄喪,諸生欲往弔,公輔不予告, 勔不悅,諷權要移公輔越州。累遷權應天府少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