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7

此页尚未校对

內訴事不實,律絞,帝命仍與巽言杖於廷。巽言奪三 官,膏調外任。居五年,允繩竟死西市。

汪應軫

按《明外史》本傳:「應軫,字子宿,浙江山陰人。少有志操, 舉正德十二年進士,選庶吉士。十四年,詔將南巡,應 軫抗言:『自下詔以來,臣民旁皇,莫有固志。臨清以南, 率棄業罷市,逃竄山谷。苟不即收成命,恐變生不測。 昔谷永諫漢成帝,謂:『陛下厭高美之尊號,好匹夫之 卑字。數離深宮,挺身晨夜,與群小相逐。典門戶奉宿 衛者,執干戈而守空宮』。其言切中於今。夫谷永諧諛 之臣,成帝庸闇之主。永言而成帝容之,豈以陛下聖 明,不能俯納直諫哉』?」疏入,留中。繼復偕脩撰舒芬等 連章以請,跪闕門受杖,幾斃。教習竣,擬授給事中。有 旨補外,遂出為泗州知州。土瘠民惰,不知農桑。應軫 勸之耕,買桑植之。募江南女工教以蠶繅織作,由是 民足衣食。帝方南征,中使繹騷道路。應軫率壯夫百 餘人列水次,舟至即挽之出境。車駕駐南京,命州進 美婦、善歌吹者數十人。應軫言:「州子女荒陋,無以應。 敕旨,臣向募有桑婦,請納之宮中,俾受蠶事。」事遂寢。 世宗踐阼,召為戶科給事中。山東礦盜起,掠東昌、兗 州,流入畿輔、河南境。應軫奏言:「弭盜與禦寇不同。禦 寇之法,驅之境外而已。若弭盜而縱使出境,是嫁患 於鄰國也。凡一方有警,不行撲滅,致延蔓他境者,俱 宜重論。」報可。在科歲餘,所上凡三十餘疏,咸切時弊。 以便養,乞改南,遂調南京戶科。張璁、桂萼在南部,方 議追尊獻皇帝。雅知應軫名,欲倚以自助。應軫與議 不合,即奏請「遵《禮經》,崇正統」,以安人心。不報。嘉靖三 年春,出為江西僉事。居二年,具疏引疾,不俟命而歸, 為巡按所劾。詔所司逮問。應軫自陳親老鮮兄弟,乞 休侍養。吏部為之請,乃免逮。久之,廷臣交薦,起故官, 視江西學政。父艱歸,病卒。

齊之鸞

按《明外史》本傳:「之鸞,字瑞卿,桐城人。正德六年進士。 改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十一年冬,帝將置肆於京 城西偏,之鸞上言:近聞有花酒鋪之設,或云車駕將 臨幸,或云朝廷收其息。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乃 至競錐刀之利,如倡優館舍乎?應州奏捷,帝降敕總 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勦寇有功,宜特加」 公爵。制下,舉朝大駭。之鸞偕諸給事中上言:「自古天 子亦有親臨戰陣,戡定禍亂者。成功之後,不過南面 受賀,勒之金石,播之歌頌已耳,未有加爵酬勞,如今 日之顛倒者。不知陛下何所取義,為此不祥之舉,以 駴天下耳目,貽百世之譏笑也。」未幾,請召還編修王 思,給事中張原、陳鼎,御史周廣、高公韶、李熙、徐文華、 李穩、施儒、劉寓生,僉事韓邦奇,評事羅僑,皆不聽。帝 將巡邊,復自稱威武大將軍。御史袁宗儒疏諫,大學 士楊廷和、蔣冕、毛紀以去就爭之。鸞偕同官言:「三臣 居師保之重,身係安危。邇者先後稱疾。今六飛臨邊 踰月矣,宗廟社稷,百官萬姓寄空城中,人心危疑,幾 務叢積,復杜門求決去。萬一事起倉卒,至於僨敗,三 臣將何辭謝天下?乞陛下以社稷為重,亟返宸居,與 大臣共圖政理。」已而御史李潤等復爭之,卒不省。之 鸞再遷兵科左給事中。中官馬永成死,詔授其家九 十餘人官。之鸞言:「永成貴顯,用事十有餘年,兄弟子 姪皆高爵美官,而其儕復為陳乞,將及百人。永成何 功,恩濫如此,恐天下聞而解體也。」帝將南巡,之鸞偕 同官及御史楊秉中等交章力諫。章入二日未報。之 鸞等不知所出,伏闕俟命,自辰至申。帝令中官傳諭, 乃退。明日託疾免朝,欲以為之鸞等罪。會諸曹黃鞏 等聯章力諫,乃止不行。然鞏等下獄杖譴,之鸞輩亦 不敢救也。宸濠反,張忠、許泰等南征。命之鸞偕左給 事中祝續從軍紀功。未至,賊已滅。群小忌王守仁,譖 毀百端。之鸞力白其誣。忠泰廣搜逆黨,株引無辜,之 鸞多所開釋。且請蠲田租,停力役,寬逋負,帝頗採納。 初冒徐姓,至是始復焉。世宗踐阼,首上疏言:「祖宗法 制,悉紛更於群小。補救之道,在先定聖志,次廣言路。 先朝元兇雖去,根據盤互,連蔓滋多,猶恐巧相營結, 或邀定策之賞,或假迎扈之勞,以取憐固寵,天下事 豈堪若輩更壞!言者久遏於權奸,欲吐忠鯁懣憤之 氣,必有不顧忌諱,至於逆耳者,在嘉納而優容之。若 稍或抑裁,則小人又乘之以讎忠直。言路一塞,不可 復開,大為新政累矣。陛下誠舉邇年亂政,盡返其初, 中興之烈可以立睹。」帝嘉納之。又劾許泰及兵部尚 書王憲,二人竟獲譴。其秋大計京官被中傷,謫崇德 丞。屢遷寧夏僉事。饑民採蓬子為食,之鸞為取二封, 一進於帝,一以貽閣臣。且言時事可憂者三,可惜者 四,語極切。帝付之所司。時方大修邊牆,之鸞董役。巡 撫胡東皋稱其能,舉以自代。歷河南、山東副使。召為 順天府丞。未行,盜發,留鎮撫。尋擢河南按察使。卒官。

許相卿

按《明外史》本傳:「『相卿字伯台,海寧人。正德十二年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