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91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井陘擊趙。趙王成安君陳餘聞漢且襲之也,聚兵井 陘口,號稱二十萬。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曰:「聞漢 將韓信涉西河,擄魏王,禽夏說新,喋血閼與。今乃輔 以張耳,議欲下趙。此乘勝而去國遠鬥,其鋒不可當。 臣聞千里餽糧,士有饑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今井 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百里,其勢糧 食必在其後。願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間路絕其 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彼前不得鬥,退不 得還,吾奇兵絕其後,使野無所掠,不至十日而兩將 之頭可致。於戲!下願君留意臣之計否,必為二子所 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曰:「吾 聞兵法,十則圍之,倍則戰之。今韓信兵號數萬,其實 不過數千,能千里而襲我,亦以罷極。今如此避而不 擊,後有大者,何以加之?則諸侯謂吾怯而輕我伐我。」 不聽《廣武君策》。《廣武君策》不用。韓信使人間視,知其 不用,還報,則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陘口三十 里止舍,夜半傳發,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 道萆山而望趙軍,誡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 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令其裨將傳《飧》曰:「今日破 趙會食。」諸將皆莫信,詳應曰:「諾。」謂軍吏曰:「趙已先據 便地為壁,且彼未見吾大將旗鼓,未肯擊前行,恐吾 至,阻險而還。」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陣。趙軍望見 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將之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趙開 壁擊之,大戰良久。於是信張耳詳棄鼓旗,走水上軍。 水上軍開入之,復疾戰。趙果空壁爭漢鼓旗,逐韓信、 張耳。韓信、張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不可敗。信 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趙空壁逐利,則馳入趙壁,皆 拔趙旗,立漢赤幟二千。趙軍已不勝,不能得信等,欲 還歸壁,壁皆漢赤幟,而大驚,以為「漢皆已得趙王將 矣」,兵遂亂,遁走。趙將雖斬之,不能禁也。於是漢兵夾 擊,大破擄趙軍,斬成安君,泜水上,禽趙王歇。信乃令 軍中毋殺廣武君,有能生得者購千金。於是有縛廣 武君而致戲下者。信乃解其縛,東鄉坐,西鄉對,師事 之。諸將效首,擄休畢賀。因問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 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陣,曰破趙會食,臣 等不服,然竟以勝,此何術也?」信曰:「此在兵法,顧諸君 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 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 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 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諸將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於是信問廣武君曰:「僕欲北攻燕,東伐齊,何若而有 功?」廣武君辭謝曰:「臣聞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 之大夫,不可以圖存。今臣敗亡之鹵,何足以權大事 乎?」信曰:「僕聞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 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與不用,聽與不聽也。誠令成 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已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 信得侍耳。」因固問曰:「僕委心歸計,願足下勿辭。」廣武 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故曰:『狂夫之言,聖人擇焉』。顧恐臣計未必足用,願效 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戰百勝之計,一旦而失之,軍敗 鄗下,身死泜上。今將軍涉西河,擄魏王,禽夏說、《閼與》, 一舉而下井陘,不終朝破趙二十萬眾,誅成安君,名 聞海內,威震天下,農夫莫不輟耕釋耒,褕衣甘食,傾 耳以待命者,若此,將軍之所長也。然而眾勞卒罷,其 實難用。今將軍欲舉倦罷之兵,頓之燕堅城之下,欲 戰恐久,力不能拔,情見勢屈,曠日糧竭,而弱燕不服, 齊必距境以自彊也。燕齊相持而不下,則劉、項之權 未有所分也。若此者,將軍所短也,臣愚竊以為亦過 矣。故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韓信曰:「然 則何由?」廣武君對曰:「方今為將軍計,莫如案甲休兵 鎮趙,撫其孤百里之內,牛酒日至,以饗士大夫。醳兵 北首燕路,而後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其所長於燕, 燕必不敢不聽從燕已從使諠言者東告齊,齊必從 風而服,雖有智者,亦不知為齊計矣。如是則天下事 皆可圖也。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此之謂也。」韓信曰: 「善。」從其策,發使使燕,燕從風而靡。乃遣使報漢,因請 立張耳為趙王,以鎮撫其國。漢王許之,乃立張耳為 趙王。楚數使奇兵渡河擊趙,趙王耳、韓信往來救趙, 因行定趙城邑,發兵詣漢。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漢 王南出之宛、葉間,得黥布,走入成皋。楚又復急圍之。 六月,漢王出成皋,東渡河,獨與滕公俱從張耳軍脩 武。至,宿傳舍,晨自稱漢使,馳入趙壁。張耳、韓信未起, 即其臥內上奪其印符,以麾召諸將,易置之。信、耳起, 乃知漢王來,大驚。漢王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備守趙 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信引兵東,未 渡平原,聞漢王使酈食其已說下齊,韓信欲止。范陽 辯士蒯通說信曰:「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發間使下 齊,寧有詔止將軍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酈生一士伏 軾,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餘城,將軍將數萬眾,歲餘 乃下趙五十餘城,為將數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 於是信然之,從其計,遂渡河。齊已聽酈生即留,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