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98 (1700-1725).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移師徇郴州,降其兩江土官黃英、岑伯顏等,而永忠 亦定。南寧、象州、廣西悉平。還為偏將軍,與湯和取山 西,至澤州,及元平章韓扎兒戰於韓店,敗績。還捕唐 州亂卒,留鎮南陽。未幾,詔璟往使於夏。是時,夏主昇 幼,母彭及諸大臣用事。璟既至,數諭昇以禍福,俾從 入覲。昇集其下共議,而諸大臣方專恣,不利昇歸朝, 皆持不可,昇亦莫能決。於是璟還,復遺昇書曰:「古為 國者,同力度德,同德度義,義不足則不敢抗,德不足 則歸順焉。故能身家兩全,流譽無窮,福及子孫族姓 長久,反是者輒敗。」今足下幼沖,席先人業,據有巴蜀, 嘿然在位,不咨至計,而聽群下之議,以瞿塘、劍閣之 險,一夫負戈,萬人無如之何。此皆不達時變,以誤足 下。何則?昔據蜀最盛者,莫如漢昭烈,且以諸葛武侯 佐之,綜核官守,訓練士卒,財用不足,皆取之南詔,然 猶朝不謀夕,僅能自保。今「足下疆場,南不過播州,北 不過漢中,以此準彼,相去萬萬,而欲藉一隅之地,延 命頃刻,可謂智乎?若以險阻可恃,則三苗之墟不滅, 有扈之國不亡,蠶叢魚鳧之鄉不至足下矣。我主上 仁聖威武,神明響應,順附者無不加恩,負固者無不 致討。以足下先人通好之故,不忍加師」,數使使諭意。 又以足下「年幼,未歷事變,恐惑於狂瞽,失遠大計,故 復遣璟面諭禍福。深仁厚德,所以待明氏者不淺,足 下可不深念乎?且向者如陳、張之屬,竊據吳楚,造舟 塞江河,積糧過山岳,強將勁兵,自謂無敵,然鄱陽一 戰,友諒授首,旋師東討,張氏面縛,此非人力,實天命 也。足下視此何如?友諒子竄歸江夏,王師致伐,勢窮 銜璧,主上宥其罪愆,剖符錫爵,恩榮之盛,天下所知。 足下無彼之過,而能翻然覺悟,自求多福,則必享茅 土之封,保先人之祀,世世不絕,豈不賢智矣哉!若必 欲崛強一隅,假息頃刻,魚遊沸鼎,燕巢危幕,禍害將 至,恬不自知。璟恐天兵一臨,凡今為足下謀者,他日 或以郡獻,或以城降,各自為身計,以取富貴。當此之 時,老母弱子,將安所歸?縱足下年幼未曉,語及於此, 能不為痛心乎!禍福利害,瞭然可睹,順逆之機,在足 下審之而已。」昇不聽。踰二年而夏亡,蓋略如《璟書》云。 三年,大封功臣,璟為營陽侯,祿千五百石,予世券。四 年,從湯和伐夏,戰於瞿塘,不利。夏平,充副將軍,討定 辰、沅蠻寇。再從大將軍徐達鎮北平,練兵遼東。十五 年卒。追封丙國公,諡「武信。」子通嗣。

朱亮祖

按《明外史》本傳:「亮祖,六安人。元授義兵元帥。太祖克 寧國,擒亮祖,喜其勇悍,賜金幣,仍舊官。居數月,叛歸 於元,數與我兵戰,為所獲者六千餘人,遂陷宣城,據 之。太祖方取建康,未暇討也。既克常州,遣徐達等征 之,圍宣城。亮祖突出,常遇春與戰,被創而還,諸將莫 敢前,太祖親往督戰,獲之,縛以見,問曰:『爾將何如』?對」 曰:「生則盡力,死則死耳。」太祖壯而釋之。留麾下,從攻 伐,屢有功,授樞密院判。從下南昌、九江,戰鄱陽湖,下 武昌,進廣信衛指揮使。李文忠破李伯昇於新城,亮 祖乘勝燔其營,落數十,獲同僉元帥等六百餘人,軍 士三千,馬八百匹,輜重鎧甲無算。伯昇僅以數騎遁。 太祖嘉其功,賜賚甚厚。胡深請會兵攻陳友定。亮祖 由鉛山進取浦城,克崇安、建陽,功最多。會攻桐廬,圍 餘杭,遷浙江行省參政,副李文忠守杭州。帥馬步舟 師數萬討方國瑛。下天台,進攻台州,國瑛出走,追至 黃巖,降其守將哈兒魯,徇下仙居諸縣。進兵溫州,方 明善拒戰,擊敗之,克其城。徇下瑞安,復敗明善於盤 嶼,追至楚門。國瑛窮蹙,及明善詣軍降。洪武元年,副 征南將軍廖永忠由海道取廣東,何真迎降,悉定其 地。進取廣西,克梧州。元尚書普顏帖木兒戰死,遂定 鬱林、潯、貴諸郡。與平章楊璟會師,攻克靖江,執元平 章也兒吉尼。同廖永忠克南寧、象州。廣西平。班師,太 子率百官迎勞龍灣。三年封永嘉侯,食祿千五百石, 予世券。四年伐蜀。帝以諸將久無功,命亮祖為征鹵 右副將軍。濟師至蜀,而明昇已降,徇下未附州縣。師 還,以擅殺軍校,不預賞。八年同傅友德鎮北平。還,又 同李善長督理屯田,巡海道。十二年出鎮廣東。亮祖 勇悍善戰而不知學,所為多不法。番禺知縣道同以 聞。亮祖誣奏同,同死,事見《同傳》。帝尋悟,召亮祖至,鞭 之卒。御製《壙志》,仍以侯禮賜葬。

薛顯

按《明外史》本傳:「顯蕭人。趙均用據徐州,以顯為元帥, 守泗州。均用死,以泗州來降,授指揮,從征伐。南昌平, 命顯從大都督朱文正守之。陳友諒寇南昌,顯守章 江、新城二門。友諒攻甚急,顯隨方禦之,間出銳卒搏 戰,斬其平章劉進昭,擒副樞趙祥。固守三月乃解。武 昌既平,鄧仲謙據新淦不下,顯討斬之。因徇下未附」 諸郡縣,以功擢江西行省參政。從徐達等收淮東,遂 伐張士誠,與常遇春攻湖州,別將游軍取德清,攻昇 山水寨。士誠遣其五太子盛兵來援,遇春與戰,小卻。 顯率舟師奮擊,燒其船,大潰。五太子及朱暹、呂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