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98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機,不待交兵,挺然委身來者,嘗推赤心以待,隨其才 任使之,兵少則益之以兵,位卑則隆之以爵,財乏則 厚之以賞,安肯散其部伍,使人自疑,負來歸之心哉!」 且以陳氏諸將觀之,如趙普勝驍勇善戰,以疑見僇, 猜忌若此,竟何所成?近建康龍灣之「役,予所獲長張、 梁鉉、彭指揮諸人,用之如故,視吾諸將,恩均義一。長 張破安慶水寨,梁鉉等攻江北,並膺厚賞。此數人者, 其自視無復生理,尚待之如此,況如足下,不勞一卒 以完城來歸者耶?然得失之機,間不容髮,足下當早 為計。」美得書,乃遣康泰至九江來降。太祖遂發九江, 如龍興,至樵舍,以陳氏所授《丞相印》及軍民糧儲之 數來獻,迎謁於新城門,慰勞之,俾仍舊官,改龍興為 洪都府。美之降也,同僉康泰、平章祝宗不欲從,美微 言於太祖。太祖命將其兵從徐達征武昌。二人遂叛, 攻陷洪都。達等還兵擊定之,祝宗走死,執康泰歸於 建康。太祖以泰為美甥,赦勿誅。美遂從征武昌,復與 達等率馬步舟師取淮東,進伐張士誠,下湖州,圍平 江。別將取無錫,降莫天祐。師還,加榮祿大夫。其冬命 為征南將軍,率師由江西取福建。諭之曰:「汝以陳氏 丞相來歸,事吾數年,忠實無過,故命汝總兵取閩。左 丞何文輝為爾副,參政戴德聽調發。二人雖皆吾親 近,勿以其故廢軍法。聞汝嘗攻閩中,宜深知其地里 險易。今總大軍攻圍城邑,必擇便利可否為進退,無 失機宜。」美遂渡杉關,下光澤,邵武守將李宗茂以城 降。次建陽,守將曹復疇亦降。進圍建寧,守將同僉達 里麻、參政陳子琦謀堅守以老我師,美數挑戰不出, 急攻之,乃降。整軍入城,秋毫無所犯。執子琦等送京 師,獲將士九千七百餘人,糧糗馬畜稱是。會湯和等 亦取福州、延平,美遂進克興化,遣降將諭降汀、泉諸 郡,福建悉平,美留守其地。尋召還,從幸汴梁。太祖即 位,以美為中書平章、同知詹事院事。洪武三年冬,論 功封豫章侯,食祿千五百石,予世券,誥詞以《竇融歸 漢》為比。十三年改封臨川侯。董建潭府於長沙。太祖 榜列勳臣,謂「持兵兩雄間,可觀望而不觀望來歸者 七人。」七人者,韓政、曹良臣、楊璟、陸聚、梅思祖、黃彬及 美,皆封侯。美與璟有方面勳,帝遇之尤厚。十七年,美 坐亂宮伏誅。二十三年,李善長敗,手詔條列姦黨,言 「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事覺,子婿刑 死,美賜自盡」云。

周德興

按《明外史》本傳:「德興,濠人。與太祖同里閈,少相得。從 定滁、和。渡江,累戰皆有功,遷左翼大元帥。從取金華、 安慶、高郵,援安豐,征廬州,進衛指揮使。從討贛州、安 福、永新,拔吉安,再進湖廣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同楊 璟討廣西,攻永州。元平章阿思蘭及周文貴自全州 來援,德興再擊敗之,斬朱院判。追奔至全州,遂克之。」 道州、寧州、藍山皆下。進克武岡州。分兵據險,絕靖江 聲援。廣西平,功多。三年封江夏侯,歲祿千五百石,予 世券。是歲,慈利上酋覃垕連茅岡諸塞為亂,長沙洞 苗田甲等俱煽動。以德興為征蠻將軍,率潭、常諸衛 官軍討平之。明年伐蜀,副湯和為征西左將軍,克保 寧。傅友德已克階、文,而和所率舟師未進。至是,兩路 始合。定蜀論功,帝以和功由德興,賞德興而面數和, 且追數征蠻事,謂「覃垕之役,楊璟不能克趙庸,中道 返,功無與德興比者。」復副鄧愈為征南左將軍,分道 出南寧,平婪、鳳、安、田諸州蠻,克泗城州,功復出諸將 上,賞倍於大將矣。命署中立府,行大都督府事。德興 功既盛,且恃帝故人,營第宅逾制。有司列其罪,詔特 宥之。十三年命理福建軍務,旋召還。德興年已老,會 五溪蠻亂,力請行。帝壯而遣之,賜手書曰:「趙充國圖 征西羌,馬援請討交趾。朕嘗嘉其事,謂今人所難。卿 忠勤不怠,何忝前賢。靖亂安民,在此行也。」至五溪蠻 悉散走四川,水盡源通。諸洞亂,仍命德興討平之。十 九年,楚王楨討思州、五開,復以德興為副將軍。德興 在楚久,所用皆楚卒,威震諸蠻。定武昌等十五衛,歲 練軍士四萬四千八百人。決荊州嶽山壩以溉田,歲 增官租四千三百石。楚人德之。還鄉,賜黃金二百兩、 白金二千兩、文綺百匹。居無何,帝謂德興:「福建功未 竟,卿雖老,尚勉為朕行。」德興至閩,按籍僉練,得民兵 十萬餘人,相視要害,築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 防海之策始備。逾三年歸第,復令節制鳳陽留守司, 并訓練屬衛軍士。諸勳臣存者,德興年最高,歲時入 朝,賜予不絕。二十五年以其子驥亂宮,并坐誅死。

王弼

按《明外史》本傳:「弼,其先定遠人,後徙臨淮。弼有膽略, 善用雙刀,號雙刀王。初結鄉里,依三臺山,樹柵自保, 踰年,率所部來歸。太祖知其才,使備宿衛。破張士誠 兵於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斬守將鐵木兒不 花,拔其城,獲甲三千,擢元帥。下蘭谿、金華、諸暨,援池 州,復太平,下龍興、吉安,大戰鄱陽,邀擊陳友諒於涇」 江口。從平武昌,還克廬州,拔安豐,破襄陽、安陸,取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