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2 (1700-1725).djvu/34

此页尚未校对

招降,承恩以夢熊貪功殺降,劾其罪。夢熊奏辨,言:「拜 所畜家人皆死士緩一二日,東暘朝黨復集,必再亂。 臣寧負殺降名,以絕禍本。」帝為下詔和解之,國禎終 不能平。以故為學曾訟冤。論功,擢國禎太僕少卿。踰 年,遷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久之,遷兵部右侍郎,總 督宣、大、山西軍務。在鎮三年,節省市賞銀十五萬兩 有奇。父喪歸,未起而卒。贈右都御史。

石星

按《明外史》本傳:「星字拱辰,東明人。嘉靖四十四年進 士,官行人,擢吏科給事中。隆慶元年上疏言:『陛下為 鰲山之樂,縱長夜之飲,極聲色之娛,朝講久廢,章奏 抑遏,一二內臣,威福自恣,肆無忌憚,天下將不可救』。 帝大怒,以為訕上,詔杖六十,黜為民。中官滕祥者,以 造作奇巧得幸,會監杖星,大詬之,祥怒,予重杖,星絕」 而復甦。其友工部郎中穆文熙持之哭,即解官護與 俱歸。星妻鄭,誤聞星已死,遽觸柱死,聞者哀之。萬曆 元年起故官,進尚寶少卿、大理丞、南京太僕卿。罷歸, 再起太僕卿。遷僉都御史、右副都御史。歷兵部左侍 郎,進工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十八年改戶部。以國用 滋侈而帑藏虛乏,請廷臣集議。緣御史馮應鳳等奏, 建白十四條,下閱邊使者軍需,多所裁減。邊吏承風, 務為刻削。明年改兵部。二十年,寧夏哱拜反,星條上 方略,下總督魏學曾等。賊破,敘功,加太子太保,世襲 錦衣衛正千戶。再敘前後平賊功,加少保,世襲錦衣 衛指揮僉事。其年,倭大入朝鮮,朝鮮乞援。星欲自將 救之。帝不聽。拜山東巡撫宋應昌為兵部右侍郎,經 略朝鮮。假便宜行事,召諸將劉綎、陳璘、鄧子龍等皆 赴援。星直節震天下,沈毅篤實,居官有重望。然本文 士,不長於兵,力主沈惟敬《封貢議》,竟以此敗。先是,倭 酋關白平秀吉篡其主山城君,自號大閣王,雄桀善 用兵。而朝鮮釜山舊有倭戶流寓,聞朝鮮弛備。是年 四月,秀吉遣其將行長、清正等,猝入其國。國王《李昖》 倉卒棄王京,奔平壤,復走義州。《朝鮮》八道幾盡歿,王 子陪臣皆被俘。行長據平壤,清正據咸鏡。詔副總兵 祖承訓將遼兵三千救之,大敗於平壤。中朝震動,瀕 海州縣皆增戍。時寧夏未平,力不能討。游客沈惟敬 者,嘉興人,頗習倭事,詭譎無賴,以祕策干星,星遣之 入倭。還言「行長願還侵地,請封貢以去平壤」為信。星 大惑之。寧夏既平,帝命李如松為提督,往援朝鮮。明 年春,行長復請於惟敬。帝從群議,不許。而行長以惟 敬故,不虞我師應昌,遂與如松襲取平壤,進收開城、 黃梅、平安、京畿、江源四道悉下。清正亦自咸鏡道退 守王京。

宋應昌

按《明外史石星傳》:「應昌,字桐岡,仁和人。撫山東,條上 海防事宜,預策倭為患,進選將、練兵、積粟三策。已而 語驗,廷議服其先見,故推用之。既奏平壤功,如松欲 遂襲王京,大敗於碧蹄館,應昌由是奪氣。與星定封 貢議,令惟敬陰許行長,大學士趙志皋主於內,要以 獻王京返王子,陪臣即如約,而惟敬私許之和親。四」 月,倭果棄王京,退屯釜山。自漢江以南,朝鮮故土悉 定。給事中侯慶遠疏請旋師,應昌請留兵協守,即議 撤,宜俟倭盡歸星不聽,量留南兵防戍,盡罷諸軍。六 月,倭送還王子陪臣,遣其將小西飛隨惟敬至,而倭 兵猝犯晉州,為官軍所敗。給事御史張輔之、周維翰 疏劾應昌,應昌扺言:「臣許封不許貢。臣許貢,特借以 誤倭。前破平壤、收王京,皆用此策,非實。」許星亦為應 昌辨,以為未許貢,俟行長歸國,秀吉進表,然後議之。 於是惟敬以十月癸卯再使倭,索《秀吉》進表。當是時, 倭屯釜山,方運糧築室為持久計。而如松妄言倭眾 已歸星,欲并撤南兵。給事中吳文梓疏爭,且請罷應 昌。應昌度事難辦,方引疾乞休;乃召為兵部左侍郎, 而命顧養謙代。

顧養謙

按《明外史石星傳》:「養謙,字益卿,南通州人也。巡撫遼 東,著勳績,遷南京戶部侍郎,以憂去。排款,議者謂養 謙必能辦倭,故帝起為兵部侍郎,總督薊遼軍務,尋 令經略朝鮮。比至,則首請封,且主撤南兵,如星指。帝 下詔褒美。給事中王德完疏劾星曰:『尚書星集臺省 諸臣會議,謂一封之外,似無他事。及問星能絕貢市 與釜山倭肯盡歸否』?」星又不敢必。臣又覽惟敬《荅倭 書》及「傳示倭表」,皆明白言貢,而諸臣佯不知。又覽行 長荅惟敬書,有和親之說。然則惟敬、許和,蓋不止貢 市,何謂一封可了?夫以關白篡殺而錫之王封,號召 三十六島未服之豪傑,是虎而翼也。星與養謙先許 封號以姑塞廷臣之口,而徐為請貢「市,是謂欺君。俾 秀吉行長,偃然受封,以伺我不備,是謂誤國。當世廟 時,倭毒東南甚慘;今大釁復啟,覆轍相尋,是惟敬誤 星星,與經略、總督誤陛下諸將,吳惟忠、駱尚志南兵 先撤,而劉綎兵繼之。沿海邊防,一無足恃。方爭誇倭 之畏威悔罪,張以為功,三尺童子知其不然,臣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