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三年而後量收其入。」從之。歲得粟數十萬斛。陞鎮 國上將軍、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帥。大德三年,除 饒州路總管,改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山海獠夷不 沾王化,負固反側,乃誘致諸洞蠻夷酋長,假以官位, 曉以禍福,由是咸率眾以歸。除都水監,改正奉大夫。 通州復多水患,鑿二渠以分水勢,又浚阜通河而廣 之,歲增漕六十餘萬石。奉命括兩淮屯田,得疾歸鎮 江而卒,年六十六。子坤、載。
明
羅汝敬
按《明外史》本傳:「汝敬名簡,以字行,吉水人。永樂二年 進士。選庶吉士,就學文淵閣。成祖召使誦書,不稱旨, 即日遣戍江南,數日復之。自此刻厲為學,擢修撰,滿 九載,進侍講。仁宗時,上言時政十五事,忤旨下獄。與 李時勉同改御史,直聲震朝廷。宣宗初,上書大學士 楊士奇曰:『昔太祖高皇帝不階尺土,奄有四海;太宗 文皇帝乂安宗社,再造寰區,二聖功德如此其盛,然 猶翼翼兢兢,無敢豫怠。先皇帝嗣統未及期年,奄棄 群臣,海內之民,若喪考妣。揆厥所由,僉壬小人挾怪 迂之術,售金石之方,以誤聖躬而速之疾也。去冬簡 以愚戇,應詔上書,言涉不敬,罪當萬死。蒙先皇帝憐 其孤直,寬雷霆之誅,俾居言路,撫躬』」循省,無可稱塞。 伏見今年六月,車駕幸天壽山,躬謁二陵,京師之人, 瞻望咨嗟,以為聖天子大孝,將以稱殷禮,展孝思也。 既而道路喧傳,乃謂禮畢即較獵講武。且云:「先驅未 成列路,車不待駕,而天閑六龍已載道矣。」又云:「扈從 惟也先土干與其徒數百人,風馳電掣,倏去忽來,馳 逐先後。」某聞此言,心「悸膽落。夫蒐苗獮狩,固有國之 常經。然以謁陵出,而與降將較獵於山谷間。竊謂垂 堂之戒,銜橛之虞,不可不深慮也。執事兩朝舊臣,二 聖元輔,於此不言,則孰得而言之者?惟特加採納,以 弘靖獻之、思光弼直之義。」尋擢工部右侍郎,往安南 撫諭黎利,復再往封陳暠。利言暠已死,張筵設女樂。 汝敬叱曰:「爾主死,乃宴樂耶?」碎其尊罍樂器。會天大 雨,雷震利居室,利懼,遣使馳謝於朝。汝敬還督兩浙 漕運,理陝西屯田,多所建置。坐受餽下獄。尋免死,充 為事官,仍督陝西屯田。英宗立,遇赦。汝敬誤引詔書 復職,復逮繫。以在陝西措置有勞,宥死戍邊。尋還其 官,涖故任。西邊有警,督餉遇敵紅子城,中流矢墜馬 得免。以疾告歸,卒。
李昂
按《明外史徐鏞傳》:「先鏞督漕運者,仁和李昂、景州張 瑋。昂字文舉,景泰中進士,歷青州知府,墾田五千七 百餘頃,賑饑民一百二十萬人,流亡復業者五萬三 千家。秩將滿,民狀其善政三十四事,詣御史乞留。已, 遷福建參政去,民思之不置,生為立祠。歷山東、河南 左右布政使。成化末,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境內」 盜起,立營堡,練民兵,數有斬獲患。屬吏政弛,概以法 痛繩之,頗興謗議。弘治二年改督漕運。踰年罷。
張瑋
按《明外史徐鏞傳》:「瑋字汝器,成化初進士。擢御史,屢 遷陝西左布政使。弘治改元,遷右副都御史,巡撫寧 夏。中官武將多侵據屯田,私役健卒。瑋奪田歸軍,勒 私役者還伍,部民肅然。尋代昂督運。生平端謹自守, 不求人知,獨為王恕所器重。歷官清芳,不殖生產。致 政歸,卒。」
徐鏞
按《明外史》本傳:「鏞字用和,興國人。成化五年進士。授 行人,擢御史,巡通州倉。念漕卒困掊剋,為定收納常 則奏之,著為例。時濬大通河,鏞獨疏言不便。既而漕 舟果不達,巡按福建,振肅風紀。上疏言:『所部星變地 震,歲旱海溢,災變非常,而歲貢魚鳥花木,大擾民間。 請賜減免。福州、建寧二府歲徵礦銀萬三千餘兩,民 力絀不能辦。乞停罷。福建僧田,一寺或至萬畝,而貧 民無立錐地。請自五百畝以上,收其半以業貧民。鹽 場諸使,舊獨不給俸,宜如例均給』。」詔貢物如故,銀課 汰十之三,餘從其請。十九年與同官劾罷兵部侍郎 李敏、遼東巡撫王宗彝、太僕卿楊穟、少卿霍貴。頃之, 復與同官劾汪直八罪,並及其黨王越、陳鉞、戴縉、張 頤、吳綬等諸人,遂得罪。明年正月,帝以京師地震,下 詔修省。旋復舉《慶成宴》。鏞以為非上下交修之義,與 同官何珖請罷之。帝怒,命錦衣衛執訊,謫鎮原知縣。 歲饑,言於上官,移民就食。又禱於神。請罰止其身,勿 為民咎。修倉舍,得窖錢數十萬緡,籍之以賙貧乏,代 流亡輸逋,課多復業者。調繁臨潼,父老泣送之。弘治 初,用薦擢淮安知府。歲侵民饑,鏞亟修《糴賑法》。循行 鄉邑,勸課農桑,歲轉豐稔。窮民無告者,勸富室助其 婚葬學校圮葺而大之。淮故有廣盈倉,歲收糧止四 五萬石,而設監收內官二人。鏞疏乞召還,不許。歷遷 河南左、右布政使。十二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兼巡撫鳳陽四府。鏞守淮時,素知漕政之弊,於是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