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6 (1700-1725).djvu/55

此页尚未校对

敵,豈勇者所為』。乃復城故州。梁兵屢攻之,存賢力自 距守,卒不能近。」

《相里金傳》:「金同光中拜沂州刺史。是時諸州皆用武 人,多以部曲主場務,漁蠹公私,以利自入。金獨禁部 曲不與事,厚其給養,使掌家事而已。」

《周知裕傳》:「知裕,明宗時歷絳、淄二州刺史,遷宿州團 練使,安州留後,所居皆有善政。安州近淮,俗惡病者。 父母有疾,置之他室,以竹竿繫飲食委之,至死不近。 知裕深患之,加以教道,由是稍革。」

《河南通志》:「郭進,後周顯德初為衛州刺史。時魏、趙、邢、 洺間多亡命者,以汲郡依山帶河,易為出沒,伺間剽 掠,吏捕之輒遁去,故累歲不能絕其黨類。進備知其 情狀,因設計發擿之,數月間剪滅無餘,郡民遂請立 碑記其事。」

《四川總志》:「張琳眉州刺史,繼章仇,修通濟堰,溉田一 萬五千頃,民被其惠。歌曰:『前有章仇後張公,疏決水 利秔稻豐南陽。杜詩不可同,何不用之代天工』。」 《遼史耶律唐古傳》:「唐古,統和二十四年歷豪州刺史, 嚴立科條,禁姦民鬻馬于宋、夏界,因陳弭私販、安邊 境之要。太后嘉之,詔邊境遵行,著為令。」

《楊佶傳》:「佶開泰六年,加諫議大夫,出知易州。治尚清 簡,徵發期會必信。入為大理少卿。」

《耶律儼傳》:「儼大安初為景州刺史,繩胥徒,禁豪猾,撫 老恤貧,未數月,善政流播,郡人刻石頌德。」

《蕭陽阿傳》:「陽阿,乾統元年由烏古敵烈部屯田太保, 為易州刺史。幸臣劉彥良嘗以事至州,怙寵恣橫,為 陽阿所阻。彥良歸,妄加毀訾,尋遣人代陽阿。州民千 餘詣闕請留,即日授武安州觀察使。」

《宋史尹崇珂傳》:「崇珂,宋初出為淄州刺史,有善政,民 詣闕請刻石頌德,太祖命殿中侍御史李穆撰文賜 之。」

《劉綜傳》:綜為轉運使,嘗言:天下州郡長吏,審官皆㨿 資例而授,未為得人。自今西川、荊湖、江浙、福建、廣南 知州,或地居津要,或戶口繁庶之處,望親加選任。其 執政舊臣及給舍以上知州處,亦擇官通判。又京朝 官當任遠官者,率以父母未葬為辭,意求規免。謂自 今父母委未葬者,許請告營辦,審官投狀並明,言官 父母已葬,方許依例考課,違者並罷其官。從之。 《杜衍傳》:衍擢知乾州,陳堯咨安撫陝西,至州,以衍賢, 特賜宴,仍徙衍權知鳳翔府。及罷歸,二州民邀留境 上曰:「何奪我賢太守也!」

《范正辭傳》:正辭,太平興國中,會有言饒州多滯訟,遷 正辭知州事。至則宿繫皆決遣之,胥吏坐淹獄停職 者六十三人。會詔令料州兵送京都,有王興者,懷土 憚行,以刃故傷其足,正辭斬之。興妻詣登聞上訴,太 宗召見正辭曰:「東南諸郡,饒實繁盛,人心易動,興敢 扇搖,苟失控御,則臣無待罪之地矣。」上壯其敢斷。 《四川總志》:「慕容德琛,淳化中知夔州,時值王小被、李 順之亂,以孤城抗賊,大破其眾,克復一十餘郡,民免 鋒鏑,咸頌其功。仕至右監門衛大將軍。」

《東軒筆錄王禹偁傳》:在太宗末年,以事謫守滁州,到 任謝表略曰:「諸縣豐登,苦無公事。一家飽煖,全荷君 恩。」禹偁有遺愛,滁州懷之,畫其像于堂以祠焉。慶曆 中,歐陽修謪守滁州,觀禹偁遣像而作詩曰:「偶然來 繼前賢跡,信矣皆如昔日言。諸縣豐登少公事,一家 飽煖荷君恩。想公風采猶如在,顧我文章不足論。名 姓已光青史上,壁間容貌任塵昏。」皆用其表中語也。 《澠水燕談》錄:張僕射齊賢以吏部尚書知青州六年, 其治安靜,民頗安之。好事者或謗其居官弛慢,朝廷 召還,公語人曰:「向作宰相,幸無大過;今典一郡,乃招 物議。正如監御廚三十年,臨老反煮粥不了。」士大夫 聞之,深罪謗者。曾孫仲平為予言。

《宋史李虛己傳》:「虛己字公受,建安人,知榮州,未行,改 遂州。時太宗勵精政事,嘗手書二十餘紙曰:『公勤潔 己,奉法除姦,惠愛臨民者,乃可書為勞績,月給奉以 實錢,命有司擇群臣以治最聞者賜之,仍諭曰:『除姦 之要,在乎奉法,不可因以生事』。時虛己被賜,因獻詩 自陳父子遭遇,榮及祖母。帝悅,為批其紙尾曰:『虛己 學古,入官榮親事生,奉書為郡,欲布新規,朕得良二 千石矣』』。」遂賜五品服,又賜其祖母錢五十萬,命翰林 學士張洎會兩制、三館儒臣,遍閱所批詔。

《任福傳》:「福咸平中知慶州,兼環慶路副總管。上言:慶 州去蕃族不遠,願勒兵境上,按亭堡,謹斥堠。因經度 所過山川道路,以為緩急攻守之備。帝益善之。」 《李迪傳》:「迪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發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罷所發兵,陰聽察知賊區處,部勒驍銳士,擒 賊斬以徇。」

《陳堯佐傳》:堯佐,天禧中河決,起知滑州,造木龍以殺 水勢,又築長堤,人呼為「陳公堤。」

《韓億傳》:「億真宗時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 因誣其子為他姓,以專其貲。嫂訴于官,甲輒賂吏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