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6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謂以糾察為職也。

韋昭辯《釋名》:主簿,主諸簿書。簿,普也,普關諸事。 曹,群也,功曹吏所群聚也。

《遯齋閒覽》:「杜甫贈適詩云:『脫身簿尉中,始免捶楚辭』。 韓愈《贈張工曹詩》云:『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 埃間』。杜牧《寄小姪阿宜詩》云:『參軍與縣尉,塵土驚劻 勷。一語不中治,鞭箠身滿瘡』。以此明唐之參軍簿尉 有過,即受笞杖之刑,猶今之吏胥也。」

《二老堂詩話》:杜子美為劍南參謀,《遣悶呈嚴鄭公詩》 云:「『束縛酬知己,蹉跎效小忠』。又云:『曉入朱扉啟,昏歸 畫角終。不成尋別業,未敢息微躬』。」韓退之為武寧節 度使推官,上張僕射書云:「使院故事,晨入夜歸,非有 疾病事故,輒不許出。抑而行之,必發狂疾。」乃知唐制 藩鎮之屬,皆晨入昏歸,亦自少暇。如牛僧孺待杜牧 之,固不以常禮也。

《燕翼貽謀錄》:「太祖皇帝收藩鎮之權,雖大藩府不敢 臣屬其下,使之拜伏於庭,而為小官者亦漸有陵慢 其上之意。」咸平五年五月,知開封府寇準極陳其不 可,乃詔開封府左右軍巡使,京官知司錄,諸曹參軍 知畿縣見知府,並庭參設拜。自後諸州選人並拜於 庭。故老泉上書亦嘗言之,不知此禮廢於何時。 鼠璞、《庾杲之為王儉衛將軍長史》,蕭《與儉書》曰:「盛 府元僚,實難其選。庾景行『汎綠水,依芙蓉』」,何其麗也。 今臺郡幕客,多用紅蓮,故事始此。按齊、衛將軍,實預 朝政,猶漢三公開府,豈汎常僚屬可比?用之樞宰掾? 則其類也。不然,則用於諸戎之幹官,卻無害。

《墨莊漫錄》:松陵唱和皮日休《新秋即事》云:「酒坊吏到 常先見,鶴俸符來每探支。」注云:「吳都有鶴料。」案殊未 詳鶴俸之說。曾文彥和,博學之士也,知滁州,有《次韻 趙仲美表弟西齋自遣》詩云:「謫守凄涼臥郡齋,夫君 失意偶同來。海邊故國渺何許,城上新樓空幾迴。寧 羨一囊供鶴料,會看千里躍龍媒。清吟未免縈機慮, 只恐飛鷗便見猜。」注云:「唐幕府官俸謂之鶴料,今歲 敕頭所得止此。」仲美省試下,故云彥和用事,必有所 據,當更考之。又宋宣獻有《送黃祕丞倅蘇臺》云:「鶴料 署文移,鮆場收賦算。」此宣獻用皮日休所云吳郡事 也。

《日知錄》:《古文苑注王延壽桐柏廟碑》人名謂掾屬皆 郡人,可攷漢世用人之法。今攷之漢碑皆然,不獨此 廟。蓋其時惟守相命于朝廷,而自曹掾以下,無非本 郡之人,故能知一方之人情,而為之興利除害。其辟 用之者,即出于守相,而不似後代之官,一命以上,皆 由于吏部。故廣漢太守陳寵入為大司農,和帝問在 郡何以為理,寵頓首謝曰:「臣任功曹王渙,以簡賢選 能,主簿鐔顯,拾遺補闕,臣奉宣詔書而已。」帝乃大悅。 至于汝南太守宗資,任功曹范滂,南陽太守成璡,委 功曹岑晊,並謠達京師,名標史傳。而鮑宣為豫州牧, 郭欽奏其舉錯煩苛,代二千石署吏。是知署吏乃二 千石之職,州牧代之,尚為煩苛,今以天子而代之,宜 乎「事煩而日不給。」又其變也。銓注之法。改為「掣籤」,而 吏治因之大壞矣。

《京房傳》:房為魏郡太守,自請得除用他郡人。因此知 漢時掾屬無不用本郡人者。房之此請,乃是破格。杜 氏《通典》言:漢縣有丞尉及諸曹掾,多以本郡人為之, 三輔縣則兼用他郡。及隋氏革選,盡用他郡人。 唐高宗時,魏元同為吏部侍郎,上疏言:「臣聞傅說曰: 『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 長,不惟逸豫,惟以理人』。」昔之邦國,今之州縣,土有常 君,人有定主。自求臣佐,各選英賢,其大臣乃命于王 朝耳。秦并天下,罷侯置守。漢氏因之,有沿有革。諸侯 得自置吏四百石以下,其傅相大官,則漢為置之。州 郡掾史、督郵、從事,悉任之于牧守。爰自魏晉,始歸吏 部,遞相祖襲,以迄于今。用刀筆以量才,按「簿書而察 行」,法令之弊,其來已久。蓋君子重因循而憚改作,有 不得已者,亦當運獨見之明,定卓然之議。如今選司 所行者,非上皇之令典,乃近代之權道,所宜遷革,實 為至要。何以言之?夫丈尺之量,所及者蓋短;鍾庾之 器,所積者寧多?況天下之大,士人之眾,而可委之數 人之手乎?假使平如權衡,明如水鏡,力有所極,照有 所窮,絟綜既多,紊失斯廣。又以比居此任,時有非人, 豈直媿彼清通,亦將竭其庸妄。情故既行,何所不至? 贓私一起,以及萬端。至乃為人擇官,為身擇利,顧親 疏而舉筆,看勢要而措情。加以厚貌深衷,險如谿壑, 擇言觀行,猶懼不周。今能百行九能,祈之于一面;具 僚庶品,專斷于一司,其亦難矣。天祚大聖,比屋可封, 咸以為有道恥賤,得時無怠。諸色入流,歲以千計;群 司列位,無復增多,官有常員,人無定限。選集之始,霧 積雲屯,擢敘于終,十不收一。淄澠雜混,玉石難分,用 舍去留,得失相半。撫即事之為弊,知及後之滋失。夏 殷以前,制度多闕;周監二代,煥乎可觀。諸侯之臣,不 皆命于天子,王朝庶官亦不專于一職。故穆王以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