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成名。」王曰:「忠孝既聞命矣,願聞所習。」珪曰:「漢東 平王蒼稱為善最樂,願王志之。」帝聞,喜曰:「兒可以無 過矣。」
《蘇勗傳》:勗遷魏王泰府司馬,博學有美名,泰重之。 《謝偃傳》:偃遷魏王府功曹,嘗為《塵影賦》二篇,帝美其 文,召見,欲偃作賦,先為序一篇,頗言天下乂安,功德 茂盛意,授偃使賦。偃緣帝指,名篇曰《述聖》,帝悅,賜帛 數十。
《山堂肆考》:唐太宗轉李勣詹事,謂曰:「我兒新登儲貳, 卿故長史,故有此除。雖屈階資,可勿怪也。」
《唐書杜正倫傳》:「正倫,太宗素知名,表直秦王府文學 館。」
《庶人祐傳》:帝用王府長史司馬,必取骨鯁敢言者,有 過失輒聞。而祐溺群小,好弋獵,長史薛大鼎屢諫不 聽。帝以輔王無狀免之。
《王義方傳》:「義方補晉王府參軍,直弘文館,魏徵異之, 欲妻以夫人之姪,辭不取。俄而徵薨,乃娶。人問其然, 曰:『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己故也』。」
《合璧事類》:唐盧照鄰調鄧王府典籤,王愛重,謂曰:「此 吾之相如。」
《孔帖》:韋思謙沛王府長史,皇甫公義引為倉曹參軍, 謂曰:「公非池中物,屈公為數旬客,以重吾府。」
《山堂肆考》:唐蕭德言展閱《五經》,必盥濯束帶,危坐對 之。高宗為晉王時,詔德言講經授業,及升東宮,仍兼 侍讀。
《事文類聚》:蘇良嗣,高宗時為周王府司馬。王年少不 法,良嗣數諫王以法繩府官不職者,甚尊憚,帝異之。 《唐書王勃傳》:勃年未弱冠,授朝散郎,數獻頌闕下。沛 王聞其名,召署府修撰,論次《平臺祕略》。書成,王愛重 之。是時諸王鬥雞,勃戲為文檄英王雞。高宗怒曰:「是 且交搆。」斥出府。
《玉海》:「高宗、中宗時,相王府長史以宰相兼之,姚崇以 鳳閣侍郎,韋安石以中書令,魏雍衛王府以尚書兼 之。」
《唐書趙弘智傳》:「弘智,永徽初入為陳王師,講《孝經》百 福殿。於是宰相弘文館學士、太學生俱在。弘智舉五 經諸儒更詰辨,隨問酬悉,舌無留語。高宗喜曰:『試為 我陳經之要,以輔不逮』。對曰:『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 道,不失天下。願以此獻』。帝悅,賜絹二百名,馬一。」 《韋安石傳》:「安石子陟,神龍二年甫十歲,授溫王府東 閣祭」酒,朝散大夫。風格方整,善文辭,書有楷法,一時 知名士皆與遊。
《裴耀卿傳》:耀卿數歲能屬文。擢童子舉,稍遷祕書省 正字,相王府典籤,與掾丘悅、文學韋利器更直,備顧 問,府中號「學直。」
《袁恕己傳》:「恕己知相王府司馬,與誅二張。又從相王 統南衙,兵備非常。」
《孔帖》:劉禕之拜相王府司馬,帝謂曰:「卿家忠孝,朕子 賴卿師矩,冀蓬在麻不扶而直也。」
《山堂肆考》:唐韋湊入為相王府屬,時姚崇兼府長史, 曰:「韋子識遠文優,吾恨晚得之。」
《唐書源乾曜傳》:「乾曜,開元初邠王府吏犯法,元宗敕 左右為王求才。長史太常卿姜晈薦乾曜,自梁州都 督召見,神氣爽澈,占對有序,帝悅之,擢少府少監,兼 邠王府長史。」
《潘好禮傳》:好禮,開元初為邠王府長史。王為滑州刺 史,好禮兼府司馬知州事。王御下不能肅,有詔好禮 檢督王家,至過失皆上聞。王每遊觀,好禮必諫諭禁 切。農月,王出獵,家奴羅迾,好禮遮道諫,王初不許,乃 臥馬下,謼曰:「今農在田,王何得非時暴禾稼以損下 人,要先踐殺司馬,然後聽所為。」王慚為還。
《丁公著傳》:「公著為直學士,充皇太子諸王侍讀,因著 《太子諸王訓》十篇。」
《庾敬休傳》:「敬休召為翰林學士。文宗將立魯王為太 子,慎選師傅,敬休以戶部侍郎兼魯王傅。」
《東觀奏記》:「大中十二年,始用左諫議大夫鄭漳、兵馬 郎中李鄴為鄆王已下侍讀。時郢王居十六宅,夔、昭 以下五王居大明宮內院。數日,追制改充夔王以下 侍讀,五日一入乾符門講讀。鄆王即位,其事遂停。」 《遼史百官志》。聖宗太平八年,長沙郡王宗允等奏選 諸王伴讀。
《姚景》行,重熙中為燕趙國王教授。
蕭惟信重熙十五年為燕王傅。
《涑水記聞》:太祖嘗謂秦王侍講曰:「帝王之子,當務讀 經書,知治亂之大體,不必學作文章,無所用也。」 《宋史程德元傳》:德元善醫術,太宗尹京邑,召置左右 署押衙,頗親信用事。太祖大漸之夕,德元宿信陵坊, 夜有叩關疾呼趣赴宮邸者,德元遽起,不暇盥櫛,詣 府,府門尚關。方三鼓,德元不自悟,盤桓久之。俄頃,見 內侍王繼恩馳至,稱遺詔迎太宗即位,德元因從以 入,拜翰林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