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其類退,一賢進則其類進。眾邪並退,眾賢並進,海
內有不泰乎?雖然,臣切憂之。天下之勢,譬猶病者。陛 下既得良醫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壽民。醫雖 良術,不得盡用,則病且日深,雖有和、扁,難責效矣。」保 州卒作亂,推懦兵十餘輩為首惡,殺之以求招撫,襄 曰:「天下兵百萬,苟無誅殺決行之令,必開驕慢暴亂 之源。今州兵戕官吏,閉城門,不能討,從而招之,豈不 為四方笑。乞將兵入城盡誅之。」詔從其議。以母老,求 知福州,改福建路轉運使。開古五塘溉民田,奏減五 代時丁口稅之半。復修起居注。唐介擊宰相,觸盛怒, 襄趨進曰:「介誠狂愚,然出於進忠,必望全貸。」既貶春 州,又上疏以為此必死之謫,得改英州。溫成后追冊, 請勿立忌,而罷監護園陵官。進知制誥。三御史論梁 適解職,襄不草制,後每除授,非當職輒封還之。帝遇 之益厚,賜其母冠帔以示寵,又親書「君謨」兩字,遣使 特詔予之。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襄精吏事,談 笑剖決,破姦發隱,吏不能欺。以樞密直學士再知福 州。郡士周希孟、陳烈、陳襄、鄭穆以行義著,襄備禮招 延,誨諸生以經學。俗重凶儀,親亡或祕不舉,至破產 飯僧,下令禁止之。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萬安渡,絕 海而濟,往來畏其險。襄立石為梁,其長三百六十丈, 種蠣於礎以為固,至今賴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 路,閩人刻碑紀德。召為翰林學士、三司使。較天下盈 虛出入,量力以制用,划剔蠹弊,簿書紀綱,纖悉皆可 法。英宗不豫,皇太后聽政,為輔臣言:「先帝既立皇子, 宦妾更加熒惑,而近臣知名者亦然,幾敗大事,近已 焚其章矣。」已而外人遂云襄有論議,帝聞而疑之。會 襄數謁告,因命擇人代襄。襄乞為杭州,拜端明殿學 士以往。治平三年,丁母憂。明年卒,年五十六。贈吏部 侍郎。襄工於書,為當時第一,仁宗尤愛之,製《元舅隴 西王碑文》命書之,及令書《溫成后父碑》,則曰:「此待詔 職耳,不奉詔,於朋友尚信義,聞其喪,則不御酒肉,為 位而哭。」嘗飲會靈東園,坐客誤射矢傷人,遽指襄。他 日帝問之,再拜愧謝,終不自辨。蔡京與同郡而晚出, 欲附名閥,自謂為族弟。政和初,襄孫佃廷試唱名居 舉首,京侍殿上,以族孫引嫌,降為第二,佃終身恨之。 乾道中,賜襄諡曰「忠惠。」
葉清臣
按《宋史》本傳,「清臣字道卿,蘇州長洲人。父參,終光祿 卿。清臣幼敏異,好學,善屬文。天聖二年舉進士,知舉 劉均奇所對策,擢第二。宋進士以策擢高第,自清臣 始。授太常寺奉禮郎,簽書蘇州觀察判官事,還為光 祿寺丞,集賢校理,通判太平州,知秀州。入判三司戶 部勾院,改鹽鐵判官。上言九事,請遣使循行天下,知」 民疾苦,察吏能否。興太學,選置博士,許公卿大臣子 弟補學生,重縣令;諸科舉人取名大義,責以策問。省 流外官無得入仕。聽武臣終三年之喪;罷度僧,廢讀 經一業。訓兵練將,慎出令簡條約詞多不載。出知宣 州,累遷太常丞、同修起居注,判三司鹽鐵勾院,進直 史館。是冬,京師地震,上疏曰:「天以陽動,君之道也;地 以陰靜,臣之道也。天動地靜,主尊臣卑,易此則亂,地 為之震。」乃十二月二日丙夜,京師地震,移刻而止;定 襄同日震,至五日不止,壞廬寺,殺人畜凡十之六;大 「河之東,彌千五百里而及都下,誠大異也。屬者熒惑 犯南斗,治曆者相顧而駭。陛下憂勤庶政,方夏泰寧, 而一歲之中,災變仍見,必有下失民望、上戾天意者, 故垂戒以啟迪清衷。而陛下泰然不以為異,徒使內 侍走四方,治佛事,修道科,非所謂消復之實也。頃范 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天下之人,齰舌不敢議朝政 者,行將二年。願陛下深自咎責,許延忠直敢言之士, 庶幾明威降鑒,而善應來集也。」書奏數日,仲淹等皆 得近徙。會詔求直言,清臣復上疏言:大臣專政,仁宗 嘉納之。清臣請外為兩浙轉運副使。並太湖有民田, 豪右據上游,水不得泄,而民不敢訴。嘗建請疏盤龍 匯、滬瀆港入於海,民賴其利。又以右正言、知制誥、知 審官院、判國子監。時陝西用兵,上言:「當今將不素蓄, 兵不素練,財無久積,小有邊警,外無驍將,內無重兵。 舉西、北二垂觀之,若濩落大瓠,外示雄壯,其中空侗, 了無一物。脫不幸戎馬猖突,腹內諸城,非可以計術 守也。自元昊僭竊,因循至於延州之寇,中間一歲矣。 而屯戍無術,資糧不充,窮年蓄兵,了不足用,連監牧 馬,未幾已虛。使蚩蚩之甿,無所倚而安者,此臣所以 孜孜憂大瓠之穿也。」今羌「戎稍卻,變詐亡窮,豈宜乘 即時之小安,忘前日之大辱,又將泰然自處,則後日 視今,猶今之視前也。」元昊圍延州既解去,鈐轄內侍 盧守懃與通判計用章便訟於朝。時內侍用事者多 為守懃游說,朝廷議薄守懃罪,而流用章嶺南。清臣 上疏曰:「臣聞眾議延州之圍,盧守懃首對范雍號泣, 謀遣李康」伯見元昊,為偷生之計。計用章以為事急 不若退保鄜州,李康伯遂有「死難不可出城見賊」之 語。自元昊退,守懃懼金明之失,二將之沒,朝廷歸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