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0 (1700-1725).djvu/49

此页尚未校对

章政事張汝霖、右丞劉璋及臺諫亦皆言其不可,下 尚書省議。伯達曰:「上始即政,當行正信之道。今易生 辰非正,以紿四方,非信。且賀非其時,是輕禮重物也。」 因陳正名從諫之道。升尚書刑部郎中。上問群臣曰: 「方今何道使民務本業,廣儲蓄?」伯達對曰:「布德流化, 必自近始。請罷畿內採獵之禁,廣農郊以示敦本,輕 幣重穀,去奢長儉,遵《月令》,開籍田,以率先天下,如是 而農不勸、粟不廣者,未之有也。」是時,採捕禁嚴,自京 畿至真定、滄、冀,北及飛狐,數百里內,皆為禁地。民有 盜殺狐兔者有罪,故伯達及之。累遷刑部侍郎、太常 卿,拜安國軍節度使。未幾,改鎮安武。嘗使宋回,獻所 得金二百五十兩、銀一千兩以助邊,表乞致仕,未及 上而卒。其妻傅氏言之,上嘉其誠,贈太中大夫,仍以 金銀還之。傅泣請,弗許。傅以伯達嘗修冀州學,乃市 信都、棗強田以贍學,有司具以聞,上賢之,賜號「成德 夫人。」子鐸、鈞。

李晏

按《金史》本傳:「晏字致美,澤州高平人。性警敏,倜儻尚 氣。皇統六年,登經義進士第,調岳陽丞,再轉遼陽府 推官,歷中牟令。會海陵方營汴京,運木於河,晏領之。 晏以經三門之險,前後失敗者眾,乃馳自行臺,以其 木散投之水,使工取於下流,人皆便之。丁內艱,服除, 召補尚書省令史。辭去,為衛州防禦判官。世宗素識」 其才名,尋召為應奉翰林文字,特令詣閤謝。上顧謂 左右曰:「李晏精神如舊。」慰勞甚悉。時方議郊禮,命攝 太常博士,俄而真授為高麗讀冊官,五遷祕書少監, 兼尚書禮部郎中,除西京副留守。世宗謂侍臣曰:「翰 林舊人,少新進士,類不學,至於詔赦冊命之文,鮮有 能者,可選外任有文章士為之。」左右舉晏,上曰:「李晏 朕所自識。」於是召為翰林直學士,兼太常少卿。以母 老乞歸養,授鄭州防禦使,未赴,母卒。起復為翰林直 學士。世宗御後,閤召晏讀新進士所對策,至縣令闕 員,取之何道?上曰:「朕夙夜思此,未知所出。」晏對曰:「臣 伏念久矣,但無路不敢言。今幸待罪侍從,得承大問, 願竭所知。」上曰:「然則何如?」對曰:「國朝設科取士,始分 南北兩選。北選百人,南選百五十人,合二百五十人。 詞賦、經義,入仕之人既多,所以縣令未嘗闕員。其後 南北通選,止設詞賦一科,每舉限取六七十人。入仕 之人既少,縣令闕員,蓋由此也。」上以為然。詔後取人 毋限以數。尋擢吏部侍郎兼前職,諭之曰:「卿性果敢, 有激揚之意,故以授卿。宜加審慎,毋涉荒唐。」俄為中 都路推排使,遷翰林侍講學士,兼御史中丞。會朝士 以病謁告,世宗意其詐,謂晏曰:「卿素剛直,今某詐病, 以宰相親故,畏而不糾歟。」晏跪對曰:「臣雖老,平生所 恃者誠與直爾。百官病告,監察當視臣為中丞,官吏 姦私,則當言之。病而在告,此小事,臣容有不知其畏, 宰相何圖焉?」既出,世宗目送之曰:「晏年老,氣猶未衰。」 一日,御史臺奏請增監察員,上曰:「採察內外官吏,固 係監察,然爾等有所聞知,亦當彈劾。況糾正非違,臺 官職也。苟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顧謂晏曰:「豳王年 少未練,朕以臺事委卿,當一一用意。」初,錦州龍宮寺, 遼主撥賜戶民,俾輸稅於寺,歲久皆以為奴。有欲訴 者,害之島中。晏乃具奏:「在律,僧不殺生,況人命乎!遼 以良民為二稅戶,此不道之甚也。今幸遇聖朝,乞盡 釋為良。」世宗納其言,於是獲免者六百餘人。故同判 大睦親府事謀衍家有民質券,積其息不能償,因沒 為奴,屢訴有司,不能直。至是投匭自言,事下御史臺。 晏檢摘案狀,得其情,遂奏免之。尋為賀宋正旦國信 副使。及世宗不豫,命宿禁中,一時詔冊皆晏為之。章 宗立,晏畫十事以上:一曰風俗奢僭,宜定制度;二曰 禁游手;三曰宜停鑄錢;四曰免上戶管庫;五曰太平, 宜興禮樂;六曰量輕租稅;七曰減鹽價;八曰免監官 陪納虧欠;九曰有司尚苟且,乞申明經久遠圖;十曰 禁網差密,宜尚寬大。又奏「乞委待制党懷英、修撰張 行簡更直進讀陳言文字,以廣視聽。」皆採納之。以年 老乞致仕,改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承旨。越二年,復 申前請,授沁南軍節度使。久之,致仕,上念其先朝舊 人,復起為昭義軍節度使。明昌六年,歸老得疾,詔除 其子左司員外郎仲略為澤州刺史以便侍養承安 二年卒年七十五諡曰:「文簡。」

劉炳

按《金史》本傳:「炳,葛城人。每讀書見前古忠臣烈士為 國家畫策,慮萬世安,輒歎息景慕。貞祐三年,中進士 第,即日上書,條便宜十事,其一曰:『任諸王以鎮社稷。 臣觀往歲諸王屢戰屢衂,卒皆自敗。承平日久,人不 知兵,將帥非才,既無靖難之謀,又無效死之節,外託 持重之名,而內為自安之討,擇驍果以自隨,委疲懦 以臨陣。陣勢稍動,望塵先奔,士卒從而大潰。朝廷不 加詰問,輒為益兵。是以法度日紊,倉庾日虛,閭井日 凋,土地日蹙。自大駕南巡,遠近相望,益無固志。吏任 河北者,以為不幸,逡巡退避,莫之敢前。昔唐天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