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0 (1700-1725).djvu/71

此页尚未校对

臣之諫,遂亡其國。帝一日覽宋徽宗畫,稱善,巙芘i 言:「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帝問:「何謂一事?」對曰:「獨不 能為君爾,身辱國破,皆由不能為君所致。人君貴能 為君,它非所」尚也。或遇天變民災,必憂見於色,乘間 則進言於帝曰:「天心仁愛人君,故以變示儆,譬如慈 父於子愛,則教之戒之;子能起敬起孝,則父怒必釋, 人君側身修行,則天意必回。」帝察其真誠,虛己以聽, 特賜只孫燕服九襲,及玉帶楮弊,以旌其言。巙芧 謂人曰:「天下事在宰相當言,宰相不得言則臺諫言 之,臺諫不敢言則經筵言之。備位經筵,得言人所不 敢言於天子之前,志願足矣。故於時政得失,有當匡 救者,未嘗緘默。」大臣議罷先朝所置奎章閣、學士院 及藝文監諸屬官,巙芘i曰:「民有千金之產,猶設家 塾延館客,豈有堂堂天朝,富有四海,一學房乃不能 容耶?」帝聞而深然之,即日改奎章閣為宣文閣,藝文 監為崇文監,存設如初,就命巙芵。釭v又請置檢討 等職十六員,以備進講,帝皆俞允。時科舉既輟,巙 從容為帝言:「古昔取人材以濟世用,必有科舉,何可 廢也?」帝采其論,尋復舊制。一日,進讀司馬光《資治通 鑑》,因言:「國家當及斯時修遼、金、宋三史,歲久恐致闕 逸,後置局纂修,實由巙芚o其」端。又請行鄉飲酒於 國學,使民知遜悌。及請褒贈唐劉蕡、宋邵雍,以旌道 德正直。帝從其請,為之下詔。巙穸H重望,居高位,而 雅愛儒士,甚於饑渴,以故四方士大夫,翕然宗之,萃 於其門。達官有怙勢者,言曰:「儒有何好,君酷愛之。」巙 巙曰:「世祖以儒足以政治。」命裕宗學於贊善王恂。今 祕書所藏裕宗倣書,當時御筆於學生之下,親署御 名「習書謹呈」,其敬慎若此。世祖嘗暮召我先人坐寢 榻下,陳說《四書》及古史治亂,至丙夜不寐。世祖喜曰: 「朕所以令卿從許仲平學,正欲卿以嘉言入告朕耳。 卿益加懋敬,以副朕志。今汝言不愛儒,寧不念聖祖、 神宗篤好之意乎?且儒者之道,從之則君仁臣忠,父 慈子孝,人倫咸得,國家咸治,違之則人倫咸失,家國 咸亂。汝欲亂而家,吾弗能禦,汝慎勿以斯言亂我國 也。儒者或身若不勝衣,言若不出口,然腹中貯儲有 過人者,何可易視也?」達官色慚。既而出拜江浙行省 平章政事。明年,復為翰林學士承旨,召還。時中書平 章闕員,近臣欲有所薦用,以言覘帝意。帝曰:「平章已 有其人,今行半途矣。」近臣知帝意在巙矷A,不復薦人。 至京七日,感熱疾卒,實至正五年五月辛卯也,年五 十一,家貧,幾無以為斂。帝聞,為震悼,賜賻銀五錠。其 所負官中營運錢,臺臣奏以罰布為之代償。巙芚 真行、草書,識者謂得晉人筆意。單牘片紙,人爭寶之, 不翅金玉。諡文忠。

陳祖仁

按《元史》本傳:「祖仁,字子山,汴人也。其父安國,仕為常 州晉陵尹。祖仁性嗜學,早從師南方,有文名。至正元 年,科舉復行,祖仁以《春秋》中河南鄉貢。明年,會試在 前列。及對策大廷,遂魁多士,賜進士及第,授翰林修 撰,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歷太廟署令、太常博 士,遷翰林待制。出僉山東肅政廉訪司事,擢監察御」 史,復出為山北肅政廉訪司副使,召拜翰林直學士, 陞侍講學士,除參議中書省事。二十年五月,帝欲修 上都宮闕,工役大興。祖仁上疏,其略曰:「自古人君不 幸,遇艱虞多難之時,孰不欲奮發有為,成不世之功, 以光復祖宗之業。苟或上不奉於天道,下不順於民 心,緩急失宜,舉措未當,雖以此道持盈守成,猶或致 亂,而況欲撥亂世反之正乎?夫上都宮闕,創自先帝, 修於累朝,自經兵火,焚燬殆盡,所不忍言,此陛下所 為日夜痛心,所宜亟圖興復者也。然今四海未靖,瘡 痍未瘳,倉庫告虛,財用將竭,乃欲驅疲民以供大役, 廢其耕耨而荒其田畝,何異扼其吭而奪之食,以速 其斃乎!陛下追惟祖宗宮闕,念茲在茲,然不思今日 所當興復,乃有大於此者。假令上都宮闕未復,固無 妨於陛下之寢處。使因是而違天道,失人心,或致大 業之隳廢。則夫天下者亦祖宗之天下,生民者亦祖 宗之生民,陛下亦安忍而輕棄之乎?願陛下以生養 民力為本,以恢復天下為務,信賞必罰,以驅策英雄, 親正人,遠邪佞,以圖謀治道。夫如是,則承平之觀,不 日咸復,詎止上都宮闕而已乎?」疏奏,帝嘉納之。二十 三年十二月,拜治書侍御史。時宦者資正使朴不花 與宣政使橐驩,內恃皇太子,外結丞相搠思監,驕恣 不法。監察御史傅公讓上章暴其過,忤皇太子意,左 遷吐蕃宣慰司經歷。它御史連章論諫,皆外除。祖仁 上疏皇太子言:「御史糾劾橐驩不花姦邪等事,此非 御史之私言,乃天下之公論。臺臣審問尤悉,故以上 啟。今殿下未賜詳察,輒加沮抑,擯斥御史,詰責臺臣, 使姦臣蠹政之情,不得達於君父,則亦過矣。夫天下 者,祖宗之天下;臺諫者,祖宗之所建立。以二豎之微, 而於天下之重、臺諫之言,一切不恤,獨不念祖宗乎? 且殿下職分,止於監國撫軍,問安視膳而已,此外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