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0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奪賞罰之權,自在君父。今方毓德春宮,而使諫臣結 舌,凶人肆志,豈惟君父徒擁虛器,而天下蒼生亦將 奚望?」疏上,皇太子怒,令御史大夫《老的沙》諭祖仁,以 謂:「臺臣所言雖是,但橐驩等俱無是事。御史糾言不 實,已與美除。昔裕宗為皇太子,兼中書令、樞密使,凡 軍國重事合奏聞者,乃許上聞,非獨我今日如是也。」 祖仁乃復上疏言:「『御史所劾,得於田野之間,殿下所 詢,不出宮牆之外。所以全此二人者,止緣不見其姦。 昔唐德宗云:『人言盧杞姦邪,朕殊不覺』。使德宗早覺, 杞安得相』。是杞之姦邪,當時知之,獨德宗不知爾。今 此二人亦皆姦邪,舉朝知之,在野知之,天下知之,獨 殿下未知耳。且裕宗既領軍國重事,理宜先閱其綱。 若至臺諫封章,自是御前開拆。假使必皆經由東宮, 君父或有差失。諫臣有言,太子將使之聞奏乎,不使 之聞奏乎?使之聞奏則傷其父心,不使聞奏則陷父 於惡,殿下將安所處?」如知此說,「則今日糾劾之章不 宜阻矣,御史不宜斥矣。斥其人而美其除,不知御史 所言,為天下國家乎?為一身官爵乎?斥者去,來者言, 言者無窮,而美除有限,殿下又安所處?」祖仁疏既再 上,即辭職,而御史下至吏卒,皆辭閑。於是皇太子以 其事聞,朴不花、橐驩乃皆辭退。而天子令《老的沙》諭 旨祖仁等。祖仁復上書天子曰:「祖宗以天下傳之陛 下,今乃壞亂,不可救藥,雖曰天運使然,亦陛下刑賞 不明之所致也。且區區二豎,猶不能除,況於大者!願 陛下俯從臺諫之言,擯斥此二人,不令其以辭退為 名,成其姦計。使海內皆知陛下信賞必罰,自二人始, 則將士孰不效力,天下可全,而有以還祖宗。若猶優 柔不斷,則臣寧有餓死於家,誓不與之同朝,牽聯及 禍,以待後世正人同罪。」書奏,天子大怒。而是時侍御 史李國鳳亦上疏言此二人必當斥。於是臺臣自老 的沙以下皆左遷,而祖仁出為甘肅行省參知政事。 時天極寒,衣單甚,以弱女託於其友朱毅,即日就道。 明年七月,孛羅帖木兒入中書為丞相,除祖仁山北 道肅政廉訪使,召拜國子祭酒,遷樞密副使。累上疏 言軍政利害,不報。辭職。除翰林學士,遂拜中書參知 政事。是時,天下亂已甚,而祖仁性剛直,遇事與時宰 論議數不合,乃超授其階榮祿大夫,而仍還翰林為 學士。尋遷太常禮儀院使。二十七年,大明兵已取山 東,而朝廷方疑擴廓帖木兒有不臣之心,專立撫軍 院,總兵馬以備之。祖仁乃與翰林學士承旨王時、待 制黃冔、編修黃肅伏闕上書言:「近者南軍侵陷全齊, 不踰月而逼畿甸。朝廷雖命丞相也速出師,軍馬數 少,勢力孤危,而中原諸軍,左牽右掣,調度失宜。京城 四面,茫無屏蔽,宗社安危,正在今日。臣愚等以為馭 天下之勢,當論其輕重強弱、遠近先後,不宜膠於一 偏,狃於故轍。前日南軍僻在一方,而擴廓帖木兒近 在肘腋,勢將竊持國柄,故宜先於致討,則南軍遠而 輕,而擴廓帖木兒近而重也。今擴廓帖木兒勢已窮 蹙,而南軍突至,勢將不利於宗社,故宜先於救難,則 擴廓帖木兒弱而輕,南軍近而重也。陛下寬仁涵育, 皇太子賢明英斷,當此之時,宜審其輕重強弱,改弦 更張。而撫軍諸官亦宜以公天下為心,審時制宜,令 擴廓帖木兒黨與離散,豈能復振?若止分撥一軍逼 襲,必就擒獲。其餘彼中見調一應軍馬,令其倍道東 行,勤王赴難,與也速等聲勢相援。仍遣重臣分道宣 諭催督,庶幾得宜。如復膠於前說,動以言者為擴廓 帖木兒游說,而鉗天下之口。不幸猝有意外之變,朝 廷亦不得聞,而天下之事去矣。」書上,不報。十二月,祖 仁又上書皇太子,言:「近日降詔,削河南軍馬之權,雖 所當然。然此項軍馬,終為南軍之所忌。設使其有悖 逆之心,朝廷以忠臣待之,其心愧沮,將何所施。今未 有所見,遽以此名加之,彼若甘心以就此名,其害有 不可言者。朝廷苟善用之,豈無所助?然人皆知之,而 不敢言者,誠恐誣以受財,游說罪名,無所昭雪也。況 聞擴廓帖木兒屢上書疏明其心曲」,是其心未絕於 朝廷,以待朝廷之開悟。當今為朝廷計者,不過戰、守、 遷三事。以言乎戰,則資其掎角之勢;以言乎守,「則望 其勤王之師;以言乎遷,則假其藩衛之力。極力勉勵 使行,猶恐遲晚,豈可使數萬之師棄置於一方!當此 危急之秋,宗社存亡,僅在旦夕。不幸一日有唐元宗 倉卒之出,則是以祖宗百年之宗社,朝廷委而棄之。 此時雖欲碎首殺身,何濟於事?故今不復避忌,惟以 宗社存亡為重。奉疏以聞。」疏上,亦不報。二十八年秋, 大明兵進壓近郊,有旨命祖仁及同僉太常禮儀院 事王遜志等,載太廟神主,從皇太子北行。祖仁等乃 奏曰:「天子有大事,出則載主以行,從皇太子,非禮也。」 帝然之,還守太廟以竢命。俄而天子北奔,祖仁守神 主不果從。八月二日,京城破,將出健德門,為亂軍所 害,時年五十五。祖仁一目眇,貌寢,身短瘠,而語音清 亮,議論偉然,負氣剛正,似不可犯者。其學博而精,自 天文、地理、律曆、兵乘、術數、百家之說,皆通其要。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