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2 (1700-1725).djvu/11

此页尚未校对

國之慼,豈惟一人。」渾有慚色。入洛,稍遷新平太守。撫 和戎狄,叛羌歸附,雍土美之。轉廣漢太守。郡多滯訟, 有經三十年而不決者,處詳其枉直,一朝決遣。以母 老罷歸。尋除楚內史,未之官,徵拜散騎常侍。處曰:「古 人辭大不辭小。」乃先之楚。而郡既經喪亂,新舊雜居, 風俗未一,處敦以教義,又檢尸骸無主及白骨在野, 收葬之。然始就徵,遠近稱歎。及居近侍,多所規諷。遷 御史中丞,凡所糾劾,不避寵戚。梁王肜違法,處深文 按之。及氐人齊萬年反,朝臣惡處彊直,皆曰:「處,吳之 名將子也,忠烈果毅。」乃使隸夏侯駿西征。伏波將軍 孫秀知其將死,謂之曰:「卿有老母,可以此辭也。」處曰: 「忠孝之道,安得兩全?既辭親事君,父母復安得而子 乎?今日是我死所也。」萬年聞之曰:「周府君昔臨新平, 我知其為人,才兼文武,若專斷而來,不可當也。如受 制於人,此成擒耳。」既而梁王肜為征西大將軍、都督 關中諸軍事,處知肜不平,必當陷己,自以人臣盡節, 不宜辭憚,乃悲慨即路,志不生還。中書令陳準知肜 將逞宿憾,乃言於朝曰:「駿及梁王皆是貴戚,非將帥 之才,進不求名,退不畏咎。周處,吳人,忠勇果勁,有怨 無援,將必喪身。宜詔孟觀以精兵萬人為處前鋒,必 能殄寇。不然,肜當使處先驅,其敗必也。」朝廷不從。時 賊屯梁山,有眾七萬,而駿逼處,以五千兵擊之。處曰: 「軍無後繼,必至覆敗,雖在亡身,為國取恥。」肜復命處 進討,乃與振威將軍盧播、雍州刺史解系攻萬年於 六陌。將戰,處軍人未食,肜促令速進,而絕其後繼。處 知必敗,賦詩曰:「去去世事已,策馬觀西戎。藜藿甘粱 黍,期之克令終。」言畢而戰,自旦及暮,斬首萬計。弦絕 矢盡,播、系不救。左右勸退,處按劍曰:「此是吾效節授 命之日,何退之為!且古者良將受命,凶門以出,蓋有 進無退也。今諸軍負信,勢必不振。我為大臣,以身殉 國,不亦可乎!」遂力戰而沒。追贈平西將軍,賜錢百萬, 葬地一頃、京城地五十畝為第。又賜王家近田五頃。 詔曰:「處母年老,加以遠人,朕每愍念,給其醫藥酒米, 賜以終年。」處著《默語》三十篇及《風土記》,并撰集《吳書》。 時潘岳奉詔作《關中詩》曰:「周殉師令,身膏齊斧。人之 云亡,貞節克舉。」又西戎校尉閻纘亦上詩云:「周全其 節,令問不已。身雖云沒,書名良史。」及元帝為晉王,將 加處策諡,太常賀循議曰:「處履德清方,才量高出,歷 守四郡,安人立政,入司百寮,貞節不撓,在戎致身,見 危授命。此皆忠賢之茂實,烈士之遠節。按《諡法》執德 不回曰孝。」遂以諡焉。有三子:𤣱、靖、札。靖早卒,𤣱、札並 知名。

王豹

按《晉書忠義傳》:「豹,順陽人也。少而抗直。初為豫州別 駕。齊王冏為大司馬,以豹為主簿。冏驕縱,失天下心, 豹致牋於冏曰:『豹聞王臣謇謇,匪躬之故,將以安主 定時,保存社稷者也。是以為人臣而欺其君者,刑罰 不足以為誅;為人主而逆其諫者,靈厲不足以為諡。 伏惟明公虛心下士,開懷納善,款誠以著,而逆耳之』」 言,未入於聽。豹伏思晉政漸缺,始自元康以來,宰相 在位,未有一人獲終,乃事勢使然,未為輒有不善也。 今公剋平禍亂,安國定家,故復因前傾敗之法,尋中 間覆車之軌,欲冀長存,非所敢聞。今河間樹根於關 右,成都盤桓於舊魏,新野大封於江漢,三面貴王,各 以方剛強盛,並興戎馬,處險害之地。且明公興義討 逆,功蓋天下,聖德光茂,名震當世。今以難賞之功,挾 震主之威,獨據京都,專執大權,進則亢龍有悔,退則 蒺藜生庭,冀此求安,未知其福。敢以淺見,陳寫愚情。 昔武王伐紂,封建諸侯為二伯,自陝以東,周公主之; 自陝以西,召公主之。及至其末,霸國之世,不過數州 之地,四海強兵,不敢「入闚九鼎。所以然者,天下習於 所奉故也。今誠能尊用周法,以成都為北州伯,統河 北之王侯;明公為南州伯」,以攝南土之官長;各因本 職,出居其方,樹德於外,盡忠於內,歲終率所領而貢 於朝,簡良才,命賢雋,以為天子百官,則四海長寧,萬 國幸甚。明公之德,當與《周》《召》同其至美,危敗路塞,社 稷可「保。願明公思高祖納婁敬之策,悟張良履足之 謀,遠臨深之危,保泰山之安,若合聖思,宛許可都也。」 書入,無報。豹《重牋》曰:「豹書御已來,十有二日,而聖旨 高遠,未垂採察,不賜一字之令,不敕可否之宜,蓋霸 王之神寶,安危之祕術,不可須臾而忽者也。伏思明 公挾大功,抱大名,懷大德,執大權,此四大」者,域中所 不能容,賢聖所以戰戰兢兢,日昃不暇食,雖休勿休 者也。昔周公以武王為兄,成王為君,伐紂有功,以親 輔政,執德弘深,聖思博遠,至忠至仁,至孝至敬。而攝 事之日,四國流言,離主出奔,居東三年,賴風雨之變, 成王感悟,若不遭皇天之應,神人之察,恐公旦之禍, 未知所限也。至於執政,猶「與召公分陝為伯。今明公 自視功德,孰如周公?且元康以來,宰相之患,危機竊 發,不及容思,密禍潛起,輒在呼噏,豈復晏然得全生 訃?前鑒不遠,公所親見也。君子不有遠慮,必有近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