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6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國之本。及逆瑾用事,始去衣受杖;刑章不歸,司敗,撲 責多及直臣。本無可殺之罪,乃加必死之刑。血濺玉 階,肉飛金陛,班行削色,氣短神搖。即卹錄隨頒,已魂 驚骨削矣。朝廷「徒受愎諫之名,天下反歸忠直之譽, 此廷杖之弊也。」疏奏,大學士姜曰廣擬俞旨,群奄共 撓之。曰廣抗疏力爭,曰:「緝事不除,宗社且不可知,何 廠衛之有?」乃命五城御史體訪督輔史可法,部將劉 肇基、陳可立、張應夢、于永綬,駐京口;浙江入衛都司 黃之奎亦部水陸兵三四千戍其地。之奎御軍嚴,四 將兵恣橫,刃傷民,浙兵縛而投之江,遂有隙。已而守 備李大開統浙兵斫鎮兵馬,鎮兵遂與相擊,大開中 矢死。亂兵大焚掠,死者四百人。民財罄盡,彪佳疾至, 而永綬等遁去。奏聞,命四將赴可法軍前聽核,不能 罪也。彪佳行視被難家,賙卹備至,民咸悅。四鎮咸欲 寄家江南,憚彪佳威,以書通問。報書感以大義,自是 無一卒渡江者。高傑據瓜洲,尤跋扈;彪佳剋期往會。 至期,風大作,傑謂彪佳必不敢渡,彪佳攜吏卒數人 往,傑大駭異,盡撤兵衛,會於大觀樓。彪佳披肝膈,勉 以共獎王室。傑曰:「傑閱人多矣,如公,傑甘為死!公一 日在吳,傑一日遵公約,共飯而別。」時馬士英輩疾彪 佳甚,嗾私人朱統。劾之。丹徒張捷里居,銜,彪佳接 之疏。及是,掌吏部御史張孫振復希指劾之,謂「彪佳 初沮登極者為潞王」也。十一月,彪佳竟移疾去。明年 五月,南都失守。六月,杭州復失守。彪佳即絕粒,至閏 六月四日紿,家人先寢,遂坐池中而死,年四十有四。 唐王贈少保、兵部尚書,諡「忠敏。」

左懋第 陳用極 王一斌 張良佐 王廷

佐 劉統

按《明外史》本傳:「懋第,字蘿石,萊陽人。崇禎四年進士。 授韓城知縣,有異政。遭父喪,三年不入內寢,事母盡 孝。十二年,擢戶科給事中,疏陳民病兵弱、臣工推委、 國計虛耗四弊,責備內外諸臣。俄言去歲被兵,請守 城抗節、陷陣捐軀及貞女烈婦,宜盡加旌獎。行間則 申嚴軍律,絕其退縮之心。並優旨報聞。已,陳貴粟之 策。請令天下贖罪者盡輸粟;鹽筴則復開中之舊,務 令輸粟塞垣,用充軍食。」時以彗星見,詔停刑。懋第慮 遠方未曉,請馬上速傳,且極陳民困,請嚴禁將士剽 掠,有司朘削。又以輦下多饑民,兩疏陳散米、散錢收 養嬰孩之法。明年正月言:「近奉免徵勦餉之旨,小民 聞之,歡聲雷動。但四方遼遠,或數千里,或萬里,未必 即知。即知之,而司下府,府下州,州下縣,動踰旬月,則 有司先已徵收,小民不沾實惠,亦乞馬上速行。」帝並 採納。三月,帝以風霾示異,布袍齋居虔禱,而風霾不 止。懋第言:「『去秋彗星之變,停刑詔朝下而夕即滅,何 今日不然?得毋陛下有其文,未行其實,致上天不信 乎?臣敢直以實進。練餉之加,原非得已。但明旨減兵 以省餉,天下共知之,而餉猶未省,何也?乞自今歲以 後,因兵徵餉,預使天下知應加之數,而官吏無所逞 其奸,以信陛下之明詔。若刑獄一事,乞以睿慮之疑 信定諸囚之死生;諸疑於心與疑信相半者,悉從罪 疑惟輕』之意,則停刑可以止彗,豈解網不可以返風 乎?」尋言:「陛下屢沛恩音,而四方死者猶枕藉,盜賊猶 載途。由蠲停者止一二。存留之賦,有司迫考成,催徵 未敢緩,是以無救於凶荒也。請於極荒州縣下詔速 停,并令有司息訟,專以救荒為務,庶殘黎小補。」帝納 其言。於是上災七十五州縣,新舊練三餉並停;中災 六十八州縣,止徵練餉;下災二十八州縣,秋成督徵。 十四年三月,洛陽、襄陽皆陷。懋第極論楊嗣昌罪,曰: 「賊之披猖,由嗣昌薦熊文燦所致。文燦既辟,嗣昌當 並坐。」疏上,而嗣昌已死,乃止。尋遣懋第督催漕運,道 中上疏言:「臣自靜海抵臨清,見人民饑死者三,疫死 者三,為盜者四。米價至二十四兩,人死即取以為食, 惟聖明垂念。」尋言:「臣自魚臺至南陽,民為流寇殺戮, 村市皆虛。其他饑疫死者,屍積水涯,河為不流,賑捄 安可不速也?」明年,陳安民《息盜策》,請核荒田,察逋戶, 予以有生之樂,鼓其耕種之心。尋又言:「臣有事河干 一載,每進父老,詢疾苦,率言練餉之害。夫三年來,農 怨於野,商嘆於途。如此重派,所練何兵?今在何所?勦 賊禦邊,其效安在?四海萬姓之膏血,既不登諸天府, 又未養及健兒,空使眾心瓦解,一至此極,陛下猶不 動念乎?」是時眾賢登進,小人忌之。帝入蜚語,因會推 事下吏部尚書李日宣等於獄。懋第極論讒言不可 信,請帝保全善類。俄言:「臣去冬抵宿遷,晤督漕臣史 可法,言山東米價一石至二十兩,而河南乃至一百 四五十兩,漕儲多逋。朝議方需本色,不收折色。今淮、 鳳間麥大熟,如收兩地折色,易麥轉輸,豈不大利。臣 因思劉晏有轉易之法,今歲河北大稔,山左東、兗二 郡亦有收。誠出內帑二三十萬,分發所司,及時收糴, 於國計誠便。」帝即命議行。懋第屢遷刑科左給事中。 保定總兵官楊德政兵潰潛逃,已伏法,而詔旨猶密 封不抄。懋第言:「德政有罪伏誅,正當與天下共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