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7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令。時中官子弟為相國,多行非法,朗與更相章奏,幸

臣憤疾,欲中之。會九真賊起,乃共薦朗為九真都尉。」 到官,獎厲吏兵,討破群賊,斬首二千級。桓帝美其功, 徵拜議郎。頃之,遷尚書,屢陳便宜,有所補益。出為河 內太守,政稱三河。表尚書令陳蕃薦朗「公忠亮直,宜 在機密。」復徵為尚書。會被黨議,免歸家。朗性矜嚴,閉 門整法度,家人不見惰容。後竇武等誅,朗以黨被急 徵,行至牛渚自殺。著書數篇,號「《〈魏子〉云》。」

劉祐

按《後漢書》本傳,「祐字伯祖,中山安國人也。安國後別 屬博陵。祐初察孝廉,補尚書侍郎。閑練故事,文札強 辨,每有奏議,應對無滯,為僚類所歸。除任城令,兗州 舉為尤異,遷揚州刺史。是時,會稽太守梁旻,大將軍 冀之從弟也。祐舉奏其罪,旻坐徵。復遷祐河東太守。 時屬縣令長率多中官子弟,百姓患之。祐到,黜其權」 強,平理冤結,政為《三河表》。再遷,延熹四年,拜尚書令, 又出為河南尹,轉司隸校尉。時權貴子弟罷州郡還 入京師者,每至界首,輒改易輿服,隱匿財寶,威行朝 廷。拜宗正,三轉大司農。時中常侍蘇康、管霸用事於 內,遂固天下良田美業,山林湖澤,民庶窮困,州郡累 氣。祐移書所在,依科品沒入之。桓帝大怒,論祐輸左 校。後得赦出,復歷三卿,輒以疾辭,乞骸骨歸田里。詔 拜中散大夫,遂杜門絕跡。每三公缺,朝廷皆屬意於 祐,以譖毀不用。延篤貽之《書》曰:「昔太伯三讓,人無德 而稱焉;延陵高揖,華夏仰風。吾子懷蘧氏之可卷,體 甯子之如愚。微妙元通,沖而不盈,蔑三光之明,未暇 以天下為事,何其劭」歟!靈帝初,陳蕃輔政,以祐為河 南尹,及蕃敗,祐黜歸,卒於家。明年大誅黨人,幸不及 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