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高宗時,擢累監察御史、劍南道巡察使。興利除害, 蜀人順賴。歷尚書左丞,嘗密諫帝「中宮權重,宜少抑。」 帝雖置其計而內然之,由是為武后所惡。元常在職 修舉,識鑒澄遠,帝委遇特厚。帝不豫,詔平章百司奏 事。武后擅朝,嵩陽令樊文進瑞石,后暴石朝堂示百 官,元常奏:「石妄偽,不可以示群臣。」后怒,出為隴州刺 史。會天下岳牧集乾陵,后不欲元常得,會故道。徙眉 州刺史。劍南有光火,盜夜掠人,晝伏山谷,元常喻以 恩信,約悔過自新,賊相率脫甲面縛。賊平,轉廣州都 督,詔便驛赴官。安南酋領李嗣仙殺都護劉延祐,劫 州縣,詔元常討之。率士卒航海,馳檄,先示禍福,賊黨 多降,元常縱兵斬首惡而還。雖有功,猶以拂旨見怨, 不錄功。凡三徙,終不得至京師,卒為酷吏周興所陷, 追赴都,下獄死。元常閨門雍睦,有禮法,雖小功喪,不 御私室。神龍中,旌其家,大署曰「忠臣之門」,天下高其 節。凡名族皆願通婚。從弟元淑及后時,歷清漳、浚儀、 始平三縣令。右善去惡,人稱為神明。與奴僕日一食, 馬日一秫。所至不挈妻子,斥俸餘以給貧窮,咸譏其 近名,元淑曰:「吾性也,不為苦。」中宗降璽書勞勉,付狀 史官。元淑約潔過於元常,然剛直不及也。終祠部郎 中。
李乂
按《唐書》本傳:「乂字尚真,趙州房子人。少孤,年十二,工 屬文。中書令薛元超曰:『是子且有海內名』。第進士、茂 才異等,累調萬年尉。長安三年,詔雍州長史薛季昶 選部吏才中御史者,季昶以乂聞,擢監察御史,劾奏 無避。景龍初,葉靜能怙勢,乂條其姦,中宗不納,遷中 書舍人、修文館學士。帝遣使江南,發在所庫貲以贖」 生。乂上疏以為:「江南魚鱉之利,衣食所資,江湖之生 無既,而府庫之財有限,與其拯物,不如憂民。且鬻生 之徒,惟利所視,錢刀日至,網罟歲廣,施之一朝,營之 百倍。若回所贖之貲,減方困之徭,其澤多矣。」韋氏之 變,詔令嚴促,多乂草定。進吏部侍郎,仍知制誥,與宋 璟等同典選事,請謁不行,時人語曰:「李下無蹊徑。」改 黃門侍郎,封中山郡公。制敕不便,輒駮正。貴幸有求 官者,睿宗曰:「朕非有靳,顧李乂不可過耳。」諫罷金仙、 玉真二觀,帝雖不從,優容之。太平公主干政,欲引乂 自附,乂深自拒絕。開元初,姚崇為紫微令,薦為侍郎, 外託引重,實去其糾駮權,畏乂明切也。未幾,除邢部 尚書。卒,年六十八,贈黃門監,諡曰貞。遺令薄葬,毋還 鄉里。乂沈正方,雅識治體,時稱有宰相器。葬日,蘇頲、 畢構、馬懷素往祖之,哭曰:「非公為慟而誰慟歟!」乂事 兄尚一、尚貞孝謹甚,又俱以文章自名,弟兄同為一 集,號《李氏花萼集》,乂所著甚多。
王及善
按《唐書》本傳:及善,洺州邯鄲人。父君愕,有沈謀。隋亂, 并州人王君廓掠邯鄲,君愕往說曰:「隋氏失御,豪俊 共救其亂,宜撫納遺甿而保全之,觀時變,待真主。足 下無尺寸之地,兼旬之糧,劫眾而興,但恣殘剽,所過 失望,竊為足下羞之。」君廓謝曰:「計安出?」答曰:「井陘之 險可先取。」君廓從其言,遂屯井陘山。高祖入關,與君 廓偕來,拜君愕大將軍,封新興縣公,累遷左武衛將 軍。從太宗征遼,領左屯營兵,與高麗戰,駐蹕山,死於 陣。贈左衛大將軍、幽州都督、邢國公,陪葬昭陵。及善 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襲邢國公爵。皇太子弘立,擢 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於宮,命宮臣擲倒,及善辭曰: 「殿下自有優人,臣苟奉命,非羽翼之美。」太子謝之。高 宗聞,賜絹百疋,除右千牛衛將軍。帝曰:「以爾忠謹,故 擢三品要職。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爾佩大橫刀 在朕側,亦知此官貴乎?」病免,召為衛尉卿。垂拱中,歷 司屬卿。山東饑,詔為巡撫賑給使,拜春官尚書。出為 秦州都督、益州長史,加光祿大夫,以老病致仕。神功 元年,契丹擾山東,擢魏州刺史,武后勞曰:「逆虜盜邊, 公雖病,可與妻子行,日三十里,為朕臥治,為屏蔽也。」 因延問朝政得失,及善陳治亂所宜,后悅曰:「禦寇末 也,輔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內史。來俊臣繫獄當死, 后欲釋不誅,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汙戮善 良,天下疾之。不勦絕元惡,且搖亂胎禍,憂未既也。」后 納之。廬陵王之還,密贊其謀。既為皇太子,又請出外 朝以安群臣。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將,臨事不可奪, 有大臣節。時二張怙寵,每侍宴,無人臣禮。及善數裁 抑之。后不悅,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檢校閣中。」及 善即移病月餘,后不復問,歎曰:「中書令可一日不見 天子乎?」遂乞骸骨,猶不許。改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 三品。卒,年八十二,贈益州大都督,諡曰貞,陪葬乾陵。
楊瑒
按《唐書》本傳,「瑒字瑤光,華州華陰人。五世祖縉,為陳 中書舍人,名屬文,終交、愛九州都督,武康郡公。子林 甫代領都督。隋滅陳,踰三年,乃降徙長安。林甫字衛 卿,為柳城太守。高祖軍興,遣其子琮招之,挈郡以來, 授檢校總管,足疾不能造朝。帝以絳州寒涼,拜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