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7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之,及密,使公子魚請,不許,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聲 也。」乃縊。閔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齊人立之。共 仲通於哀姜,哀姜欲立之。閔公之死也,哀姜與知之。 故孫於邾,齊人取而殺之。於夷以其尸歸僖公請而 葬之。 成季之將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 「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間於兩社,為公室輔。季氏 亡,則魯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復於父,敬如 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成風聞成季 之繇,乃事之而屬僖公焉,故成季立之。 僖公元年 冬,莒人來求賂。公子友敗諸酈,獲莒子之弟挐。非卿 也,嘉獲之也。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 三年,齊侯 為陽穀之會,來尋盟。冬,公子友如齊涖盟。

鬥穀於菟

按《左傳莊公三十年》:「夏,楚公子元歸自伐鄭而處王 宮。鬥射師諫,則執而梏之。秋,申公鬥班殺子元。鬥穀 於菟為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 僖公五年, 「楚鬥穀於菟滅弦,弦子奔黃。於是江、黃、道、柏方睦於 齊,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設備,故亡。 二十年,隨以漢東諸侯叛楚。冬,楚鬥穀於菟帥師伐 隨,取」成而還。君子曰:「隨之見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動, 其過鮮矣。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詩》曰:『豈不夙夜,謂 行多露』。」 二十三年秋,楚成得師伐陳,討其貳 於宋也,遂取焦夷城頓而還。子文以為之功,使為令 尹。叔伯曰:「子若國何?」對曰:「吾以靖國也。夫有大功而 無貴仕,其人能靖者與有幾?」 二十七年,楚子將圍 宋,使子文治兵於暌,終朝而畢,不戮一人。子玉復治 兵於蒍,終日而畢,鞭七人,貫三人耳。國老皆賀子文。 子文飲之酒,蒍賈尚幼,後至,不賀。子文問之,對曰:「不 知所賀。」子之傳政於子玉曰:「以靖國也。靖諸內而敗 諸外,所獲幾何?子玉之敗,子之舉也。舉以敗國,將何 賀焉?子玉剛而無禮,不可以治民;過三百乘,其不能 以入矣。苟入而賀,何後之有?」 宣公四年初,楚司馬 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殺之。是子也,熊虎之狀而 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 狼也。其可畜乎?」子良不可,子文以為大慼。及將死,聚 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矣,無及於難。」且泣曰:「鬼猶 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及令尹子文卒,鬥般為 令尹,子越為司馬,蒍賈為工正,譖子揚而殺之。子越 為令尹,己為司馬。子越又惡之,乃以若敖氏之族,圄 伯嬴於轑陽而殺之,遂處烝野。將攻王,王以三王之 子為質焉,弗受。師於漳澨。秋七月戊戌,楚子與若敖 氏戰於皋滸。伯棼射王汰輈及鼓跗,著於丁寧,又射 汰輈,以貫笠轂。師懼退。王使巡師曰:「吾先君文王克 息,獲三矢焉,伯棼竊其二,盡於是矣。」鼓而進之,遂滅 若敖氏。初,若敖娶於䢵,生鬥伯比。若敖卒,從其母畜 於䢵,淫於䢵子之女,生子文焉。䢵夫人使棄諸夢中, 虎乳之,䢵子田見之,懼而歸。夫人以告,遂使收之。楚 人謂乳穀,謂虎於菟,故命之曰鬥穀於菟。以其女妻 伯比,實為令尹子文。其孫箴尹《克黃》使於齊,還及宋, 聞亂,其人曰:「可以入矣。」箴尹曰:「棄君之命,獨誰受 之?君,天也,天可逃乎?」遂歸復命,而自拘於司敗。王思 子文之治楚國也,曰:「子文無後,何以勸善?」使復其所, 改命曰「生。」

按《楚語》:鬥子文三舍令尹,無一日之積,恤民之故也。 成王聞子文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每朝設脯一束、 糗一筐,以羞子文。成王每出子文之祿,必逃王止而 後復。人謂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對曰:「夫 從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曠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 自封也,死無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

按《說苑·至公篇》:「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 之,聞其令尹之族也而釋之。子文召廷理而責之曰: 『凡立廷理者,將以司犯王令而察觸國法也。夫直士 持法,柔而不撓,剛而不折。今棄法而背令,而釋犯法 者,是為理不端,懷心不公也。豈吾營私之意也?何廷 理之駮於法也?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 不能免之於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緣吾 心而釋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於國也。執一國之柄 而以私聞,與吾生不以義,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 於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將死。」廷理懼,遂刑其族人。成 王聞之,不及履而至於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 失其人,以違夫子之意。」於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 內政。國人聞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黨何憂乎?」乃相 與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國法程。廷理釋之,子文不聽, 恤顧怨萌,方正公平。」

公孫枝

按《左傳》:僖公九年十二月,晉郤芮使夷吾重賂秦以 求入,曰:「人實有國,我何愛焉?入而能民,土於何有?」從 之。齊隰朋帥師會秦師,納晉惠公。秦伯謂郤芮曰:「公 子誰恃?」對曰:「臣聞亡人無黨,有黨必有。讎。夷吾弱不 好弄,能鬥不過,長亦不改,不識其他。」公謂公孫枝曰: 「夷吾其定乎?」對曰:「臣聞之,唯則定國。《詩》曰:『不識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