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祝史陳信於鬼神無愧辭。」子木歸以語王,王曰:「尚 矣哉!能歆神人,宜其光輔五君,以為盟主也。」子木又 語王曰:「宜晉之伯也。有叔向以佐其卿,楚無以當之, 不可與爭。」二十八年冬十二月,楚屈建卒,趙文子 喪之,如同盟,禮也。
蒍掩
按《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楚蒍掩為司馬,子木使庀賦, 數甲兵,甲午,蒍掩書土田,度山林,鳩藪澤,辨京陵,表 淳鹵,數疆潦,規偃豬,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量入修, 賦,賦車籍馬,賦車兵徒卒甲楯之數,既成,以授子木, 禮也。十二月,楚子以滅舒鳩賞子木,辭曰:「先大夫 蒍子之功也。」以與蒍掩。三十年秋,楚公子圍殺大 司馬《蒍掩》,而取其室。申無宇曰:「王子必不免。善人,國 之主也。王子相楚國,將善,是封殖而虐之,是禍國也。 且司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體也。絕民之主,去身之 偏,艾王之體,以禍其國,無不祥大焉。何以得免?」
伍舉
按《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初,楚伍參與蔡大師子朝友, 其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也。伍舉娶於王子牟,王子牟 為申公而亡。楚人曰:「伍舉實送之。伍舉奔鄭,將遂奔 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 聲子曰:『子行也,吾必復子』。」及宋向戍將平晉、楚,聲子 通使於晉,還如楚,令尹子木與之語,問晉故焉,且曰: 「晉大夫與楚孰賢?」對曰:「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 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子木曰:「夫獨無族姻乎?」對曰:「雖有,而用楚材實多。歸 生聞之,善為國者,賞不僭而刑不濫。賞僭則懼及淫 人,刑濫則懼及善人。若不幸而過,寧僭無濫;與其失 善,寧其利淫。無善人則國從之。《詩》曰:『人之云亡,邦國 殄瘁』。」無善人之謂也。故《夏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 經。」懼失善也。《商頌》有之曰:「不僭不濫,不敢怠皇命于 下國,封建厥福。」此湯所以獲天福也。古之治民者,勸 賞而畏刑,恤民不倦。賞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以將賞, 為之加膳;加膳則飫賜,此以知其勸賞也;將刑,為之 不舉;不舉則徹樂,此「以知其畏刑也;夙興夜寐,朝夕 臨政,此以知其恤民也。三者禮之大節也,有禮無敗。 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於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 楚國,不可救療,所謂不能也。」子儀之亂,析公奔晉,晉 人寘諸戎車之殿,以為謀主。《繞角》之役,晉將遁矣。析 公曰:「楚師輕窕,易震蕩也。若多鼓鈞聲,以夜軍之,楚 師必遁。」晉人從之,楚師宵潰。晉遂侵蔡,襲沈,獲其君。 敗申、息之師於桑隧,獲申麗而還。鄭於是不敢南面。 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雍子之父兄譖。雍子,君與 大夫不善是也。雍子奔晉,晉人與之鄐,以為謀主。《彭 城》之役,晉、楚遇於靡角之谷,晉將遁矣。雍子發命於 軍曰:「歸老幼,反孤疾,二人役,歸一人。簡兵」蒐乘,秣馬 蓐食,師陳焚次。明日將戰,行歸者而逸楚囚,楚師宵 潰。晉降彭城而歸諸宋,以魚石歸。楚失東夷,子辛死 之,則雍子之為也。子反與子靈爭夏姬,而雍害其事, 子靈奔晉,晉人與之邢,以為謀主,扞禦北狄,通吳於 晉,教吳叛楚,教之乘車,射御驅侵,使其子狐庸為吳 行人焉。吳於是伐巢、取駕,克棘,入州,來楚罷於奔命, 至今為患,則子靈之為也。若敖之亂,伯賁之子賁皇 奔晉,晉人與之苗,以為謀主。鄢陵之役,楚晨壓晉軍 而陳,晉將遁矣。苗、賁皇曰:「楚師之良,在其中軍王族 而已。若塞井夷竈,成陳以當之,欒、范易行以誘之,中 行、二郤必克,二穆吾乃四萃於其王族,必大敗之。」晉 人從之,楚「師大敗。王夷師熸、子反死之。鄭叛吳興,楚 失諸侯,則苗賁皇之為也。」子木曰:「是皆然矣。」聲子曰: 「今又有甚於此。椒舉娶於申公子牟,子牟得戾而亡 君。大夫謂椒舉女,實遣之。懼而奔鄭,引領南望曰:『庶 幾赦余,亦弗圖也』。今在晉矣,晉人將與之縣,以比叔 向。彼若謀害楚國,豈不為患?」子木懼,言諸王益其爵 祿而復之。聲子使椒鳴逆之。昭公元年冬十一月 己酉,楚公子圍至,入問王疾,縊而弒之。葬王於郟,謂 之郟敖。使赴於鄭,伍舉問應為後之辭焉。對曰:「寡大 夫圍。」伍舉更之曰:「共王之子圍為長。」四年春王正 月,許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鄭伯復田江南,許男與 焉。使椒舉如晉求諸侯,二君待之。椒舉致命曰:「寡君 使舉曰『日君有惠』。」賜盟於宋,曰:「晉、楚之從,交相見也。 以歲之不易,寡人願結驩於二三君,使舉請間君。若 苟無四方之虞,則願假寵以請於諸侯。」晉侯使叔向 對曰:「寡君有社稷之事,是以不獲。《春秋》時見諸侯,君 實有之,何辱命焉。」椒舉遂請昏,晉侯許之。六月丙 午,楚子合諸侯於申,椒舉言於楚子曰:「臣聞諸侯無 歸,禮以為歸。今君始得諸侯,其慎禮矣。霸之濟否,在 此會也。夏啟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 孟津之誓,成有岐陽之蒐,康有酆宮之朝,穆有塗山 之會,齊桓有召陵之師,晉文有踐土之盟,君其何用? 宋向戍、鄭公孫僑在,諸侯之良也,君其選焉。」王曰:「吾 用齊桓。」王使問禮於左師與子產,左師曰:「小國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