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2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武陵莊王澹傳》:澹性忌害,弟繇有令名,父母愛之,澹 惡之如讎譖。廢徙之妻郭氏,無禮于澹母,澹母表澹 不孝,乞還繇。由是澹與妻子徙遼東。其子禧年五歲, 不肯隨去,曰:「要當為父求還,無為俱徙。」陳訴歷年,太 妃薨,繇被害然後得還。

《樂廣傳》:廣少與弘農楊準相善,準之二子曰喬,曰髦, 皆知名於世。準使先詣裴頠,頠性弘方,愛喬有高韻, 謂準曰:「喬當及卿,髦少減也。」又使詣廣,廣性清淳,愛 髦有神檢,謂準曰:「喬自及卿,然髦亦清出。」準笑曰:「我 二兒之優劣,乃裴樂之優劣也。」論者以為喬雖有高 韻,而神檢不足樂,為得之矣。

《武陔傳》:「陔字元夏,父周,魏衛尉陔沈敏有器量,早獲 時譽,與二弟韶叔夏茂季夏並總角知名。同郡劉公 榮有知人之鑒,嘗造周,周見其三子焉。公榮曰:『皆國 士也。元夏最優,有公輔之才,陳力就列,可謂亞公叔 夏季夏不減常伯納言也。茂以德素稱,名亞於陔』。」 《庾冰傳》:冰天性清慎,常以儉約自居。中子襲常貸官 絹十匹,冰怒,捶之,市絹還官。

《范堅傳》:「堅字子常,博學善屬文。子啟,字榮期,雖經學 不及堅,而以才義顯於當世,父子並有文筆傳世。」 《陸納傳》:「納徙吏部尚書,以愛子長生有疾,求解官,營 視長生小佳,喻還攝職。」

《司馬彪傳》:彪字紹統,高陽王睦之長子也,出後宣帝 弟敏少篤學不倦,然好色薄行,為睦所責,故不得為 嗣,雖名出繼,實廢之也。彪由此不交人事,而專精學 習,得博覽群籍,終其綴集之務。

《王隱傳》:「隱字處叔,陳郡陳人也。世寒素,父銓,歷陽令。 少好學,有著述之志。每私錄晉事及功臣行狀,未就 而卒。隱以儒素自守,不交勢援,博學多聞,受父遺業, 西都舊事,多所諳究。祖納上疏薦隱,元帝以草創務 殷,未遑史官,遂寢不報。太興初,典章稍備,召隱令撰 晉史。後以虞預謗黜,貧無資用,書遂不就。乃依征西」 將軍庾亮于武昌。亮供其紙筆,乃得成,詣闕上之。隱 雖好著述,而文辭鄙拙,蕪舛不倫。其書次第可觀者, 皆其父所撰;文體混漫,義不可解者,隱之作也。 《孫盛傳》:「盛篤學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釋卷,著《魏氏春 秋》《晉陽秋》。《晉陽秋》詞直而理正,咸稱良史焉。既而桓 溫見之,怒謂盛子曰:『枋頭誠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 所說。若此史遂行,自是關君門戶事』。」其子遽拜謝,謂 請刪改之。時盛年老還家,性方嚴,有軌憲,雖子孫斑 白,而庭訓愈峻。至此,諸子乃共號泣稽顙,請為《百口》 切計。盛大怒,諸子遂竊改之。盛寫兩定本,寄于慕容 㒞。太元中,孝武帝博求異聞,始于遼東得之,以相考 校,多有不同,遂兩存。

《鄧粲傳》:「粲以父騫有忠信言而世無知者,乃著《元明 紀》十篇,注《老子》,並行于世。」

《江灌傳》:「灌子績,字仲元。有志氣。以父與謝氏不穆,故 謝安之世,辟召無所從。論者多之。」

《王恭傳》:恭初見執,遇故吏戴耆之為湖孰令,恭私告 之曰:「我有庶兒未舉,在乳母家,卿為我送寄桓南郡。」 耆之遂送之于夏口。桓元撫養之,為立喪庭弔祭焉。 《劉敬宣傳》:敬宣,牢之長子也。智略不及父,而技藝過 之。孫恩之亂,隨父征討,所向有功。

《殷仲堪傳》:「桂陽人黃欽生,父沒已久,詐服衰麻,言迎 父喪。府曹先依律:詐取父母卒,棄市。仲堪乃曰:律詐 取父母,寧依毆詈法棄市。」原此之旨,當以二親生存, 而橫言死沒,情事悖逆,忍所不當,故同之毆詈之科, 正以大辟之刑。今欽生父實終沒,墓在舊邦,積年久 遠,方詐服迎喪,以此為大妄耳。比之于父存言亡,相 「殊遠矣。」遂活之。後桓元討楊佺期,仲堪召佺期濟江 擊元,為元所敗,走還襄陽。仲堪出奔酇城,為元追兵 所獲,逼令自殺。子簡之載喪下都,葬于丹徒,遂居墓 側。義旗建,率私僮客隨義軍躡桓元。元死,簡之食其 肉。弟曠之,有父風。

《潘京傳》:京字世長,到洛,尚書令樂廣共談累日,深嘆 其才,謂京曰:「君天才過人,恨不學耳,若學必為一代 談宗。」京感其言,遂勤學不倦。時武陵太守戴昌亦善 談論,與京共談,京假借之,昌以為不如己,笑而遣之, 令過其子若思。京方極其言論,昌竊聽之,乃嘆服曰: 「才不可假。」遂父子俱屈焉。

《左思傳》:思父雍,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學鍾、胡 書及鼓琴並不成。雍謂友人曰:「思所曉解,不及我少 時。」思遂感激勤學。

《趙至傳》:至詣師受業,聞父耕叱牛聲,投書而泣。師怪 問之,至曰:「我小未能榮養,使老父不免勤苦。」師甚異 之。

《何準傳》:「準高尚寡慾,散帶衡門,不及人事,徵拜不起, 年四十七卒。升平元年,追贈金紫光祿大夫,封晉興 縣侯。子惔以父素行高,絜表讓不受。」

《王濛傳》:濛父訥,濛少時,放縱不羈,善姿容,嘗覽鏡自 照,稱其父字曰:「王文開生如此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