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3 (1700-1725).djvu/12

此页尚未校对

盜,將安用之』?即將兒投於水中。鄰兒稱冤呼天,纔出 水,父復投之,俄大雷雨震死其牛,汗衫自牛口出。」 《春渚紀聞》:有名士為泗倅者,臥病既久,其子不慧。郡 有太醫生楊介,名醫也,適自都下還,眾令其子謁之, 且約介就居第診視,介亦謙退,謂之曰:「聞尊君服藥, 且更數醫矣,豈小人能盡其藝耶?」其子曰:「大人疾勢 雖淹久,幸左右一顧,且作死馬醫也。」聞者絕倒 可談。青州王大夫嘗知舒、丹二州,為詩極鄙俚,每投 獻,當路留以為笑具。季父為青掾,王亦與一軸詩,他 日季父見其子,乃謝之。其子曰:「大人九伯亂」道,玷瀆 高明。蓋俗謂神氣不足者為九伯,豈以一千為足數 耶?余中表任朝議大夫,以八袠赦恩,轉中奉大夫。其 子對賀客則曰:「大人轉此一官,方始濟事,將來有遺 表恩澤也。」余記此二事,非以為謔,蓋所以開悟為人 子者。

錢遹,德循為侍御史。元符末,攻曾布,章數上正急,會 其子病,明日將對,夜,其子死。德循即跨馬入朝,不復 內顧。既歸而後舉哀,朝廷頗知之,故德循遂除中丞。 誥詞有云:「方蹇蹇以匪躬,子呱呱而弗恤。」未幾,德循 轉工部尚書,失言路,其僚頗攻擊,竟論匿哀之事,德 循由是得罪,責詞數其躁進,至云:「匿哀請對,褻瀆軒」 墀,德循投閒。久之,領宮祠而終。

常州蘇掖仕至監司,家富甚嗇。每置產,吝不與直,爭 一文至失色。尤喜乘人窘急,時以微資取奇貨。嘗置 別墅,與售者反復甚苦。其子在旁曰:「大人可增少金, 我輩他日賣之,亦得善價也。」父愕然,自是少悟。士大 夫競傳其語。

《東坡雜記》:「黎子明之子為繼母所讒,出數月,其父年 高子幼,不給於耕,夫婦父子皆有悔意,而不能自還。 予為買羊沽酒,送歸其家,為父子如初,庶幾潁谷封 人之意。」

《東坡志林》:「韓魏公在中山,狄青為副總管,陳薦為幕 客。今魏公之子師朴出鎮,而青之子詠、薦之子厚復 踐此職,亦異事也。」

寇元弼言:去歲春,徐州通判李陶有子年十七八,素 不善作詩,忽詠《落花》詩云:「流水難窮目,斜陽易斷腸。 誰同砑光帽,一曲舞山香。」父驚問之,若有物憑附者, 自云是謝中舍。問砑光帽事,云:「西王母宴群仙,有舞 者帶砑光帽,帽上簪花,舞《香山》一曲。曲未終,花皆落 去。」

《老學庵筆記》:「舒煥堯文,東坡公客,建炎中猶在。有子 為湖南一縣尉,遇盜。堯文年九十矣,憂悸得病而卒。」 《讀書鏡》:「宋郭進造宅既成,以酒席犒工,令子弟之席 設於諸工之下,指工人曰:『此造宅者』。指諸子曰:『此賣 屋者』。進死未幾,果為資政殿學士陳彥升所得。 慶曆中,張宗晦以祕書監致仕,居洛陽。一日謁留守, 其子」唐言:「唐賀監知章以道士服歸會稽,明皇錫以 鑑湖。今洛中嵩少,雖非朝廷所賜,大人可衣羽服,優 游其間,何必事請謁?」

《石林燕語》:范文正公四子,長曰純佑,有奇才。方公始 為西帥時,已能佐公治軍,早死。其次即忠宣夷叟、德 孺也。嘗為人言:「純仁得吾之忠,純禮得吾之正,純粹 得吾之材。」忠宣以身任國,世固知之。夷叟簡默寡言 笑,雖家居獨坐一室,或終日不出。德孺繼公帥四方 為名將,卒如其言云。

文潞公父為白波輦運,潞公時尚少。一日,常以事忤 其父,欲撻之,潞公密逃去。張靖父為輦運司軍曹司, 知其所在,迎歸,使與靖同處。其父求潞公月餘不得, 極悲思之,乃徐出見,因使與靖同學,後因登第。潞公 相時,擢靖為直龍圖閣。靖有吏幹,翰林學士張閣,其 子也。

《聞見前錄》:李承之待制奇士,蘇子瞻所謂「李六丈人 豪」也。為童子時,論其父緯之功於朝,久不報,自詣漏 舍以狀白丞相韓魏公,公曰:「君果讀書,自當取科名, 不用紛紛論賞也。」承之云:「先人功罪未辨,深恐先犬 馬溝壑,無以見於地下,故忍痛自言。若欲求官,稍識 字,第二人及第固不難。」魏公王堯臣榜第二人登科, 承之故云。公聞其語矍然。

范忠宣為右相,宣仁太后寢疾,宰輔入問,后留,忠宣 曰:「卿父仲淹可謂忠臣。在章獻太后朝,勸后盡母道, 在仁宗朝,勸帝盡子道,卿當似之。」嗚呼!宣仁后之所 以望忠宣者,群臣莫及也。

劉仲通慕司馬溫公、呂獻可之賢。方溫公欲誌獻可 墓時,仲通自請書石,溫公文出,直書王介甫之罪不 隱,仲通始有懼意。其子安世,字器之,出入溫公門下, 代其父書,自此益知名。

司馬溫公初居洛,有張雲卿,字伯紀。康節以問公,公 曰:「或聞旅殯其父於和州,久不省,未敢與見。」康節曰: 「張雲卿可謂孝矣。雲卿之父謫官死和州,貧不能歸, 因寓其喪。雲卿奉其母歸洛,貧甚,府尹哀之,俾為國 子監說書,得月俸七千以養。若為和州一行,則罷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