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6 (1700-1725).djvu/114

此页尚未校对

《杜紘傳》:紘字君章,事兄純禮甚備。在鄆州聞訃,泣曰: 「兄教我成立,今亡不得,臨,死不瞑矣。」適詣關迎其柩 於都門,哀動行路,悉以奉錢給寡嫂,推其子恩,官其 子若孫一人。

《孫逢吉傳》。逢吉以祕書監兼吏部侍郎知贛州,弟逢 年、逢辰,皆有文學行義,時稱「孫氏三龍。」

《單煦傳》:煦字孟陽,累官光祿卿。煦友愛兄熙嘗毆人 至死,未有知者。煦曰:「家貧親老,仰兄以養,義當代之 死。」即趨詣鬥所以待捕。已而死者甦,驚問之,煦以情 告。其人感歎,遂輟訟。

《高定子傳》:「定子知綿州,伯兄稼以權利路提刑上印 而歸。了翁亦至自靖州,過定子於綿。定子為築棣萼 堂,飲酒賦詩為樂,一時以為美談。」

《張存傳》:存性孝友,嘗為蜀郡,得奇繒文錦以歸,悉布 於堂上,恣兄弟擇取。常曰:「兄弟,手足也。妻妾,外舍人 耳,奈何先外人而後手足乎?」

《唐介傳》:「介孫恕,崇寧初為華陽令,以不能奉行茶法, 忤使者,謝病免歸。其弟意方,為南陵令,亦以病自免, 兄弟杜門躬耕。」

《王應麟傳》:應麟字伯厚,慶元府人。九歲通六經。淳祐 元年舉進士,服除,調揚州教授。初,應麟登第,言曰:「今 之事舉子業者,沽名譽,得則一切委棄,制度典故漫 不省,非國家所望於通儒。」於是閉門發憤,誓以博學 宏辭科自見,假館閣書讀之。寶祐四年中是科。應麟 與弟應鳳同日生,開慶元年亦中是科,詔褒諭之。 《呂大鈞傳》:大鈞字和叔。父蕡六子。其五登科。大鈞第 三子也。

《趙汝讜傳》:沙讜字蹈中,少俶儻有軼材,智略出人上。 龍泉葉適嘗過其家,汝讜年少,衣短後衣不得避,適 勸之曰:「『名門子安可不學』?汝讜慚,自是終身不衣短 後衣,折節讀書,與兄汝談齊名,天下稱為二趙。」 《劉寧止傳》:寧止進徽猷閣直學士,知秀州,升顯謨閣, 提舉太平觀,卒。寧止有文名,慷慨喜論事,當艱難時, 上疏言闕失,指切隱微,多人所難言。乞禁王安石《日 錄》,復賢良方正科。用司馬光十科薦士法,倣唐制宰 執論事,以諫官倚立,皆其顯顯者。勤王之舉,呂頤浩 紀其「有輸忠贊謀之勞。」寧止與一止岑皆群從昆弟, 帝嘗稱「寧止忠、一止清、岑敏」云。

《章頻傳》:「頻字簡之,建州浦城人,與弟頔皆以進士試 禮部預選,會詔兄弟毋並舉,頻即推其弟,棄去。後六 年乃擢第,自試祕書省校書郎。」

《龔夬傳》:夬弟大壯,少有重名,清介自立。從兄官河陽, 曾布欲見之不可得,乃往謁夬邀之出,從容竟日,題 詩壁間,有「得見兩龔」之語。夬為御史,大壯勸使早歸, 夬以為畏友,不幸早卒。

《曹佾傳》:「佾子評、誘。評歷平海軍節度使。誘,大觀中進 安德軍節度使、醴泉觀使。與兄評同日拜立雙節堂 於家,戚里榮之。」

《王沿傳》:「沿子鼎,性廉不欺,父死,分諸子以財,鼎悉推 與其弟。初,鼎與弟豫皆有才氣,好上書言事,仁宗稱 之,以為豫孟浪。鼎所言多可用。豫為人不事羈檢,以 大理寺丞知伊闕縣,有異政,棄官浮游江湖間,殖貨 自給以卒。」

《孔文仲傳》:「文仲字經父,臨江新喻人。文仲與弟武仲、 平仲皆以文聲起江西,時號三孔。」

《馬從先傳》:「從先字子野,少盡力于學。父當任,子推以 與其弟。由進士累官太常少卿。」

《葛宮傳》:「宮弟密,密子書思,歷封丘主簿漣水時兄書 元為望江令,同隸淮南監司。有舍兄而薦己者,移書 乞改薦,兄不許,則封檄還之。」

《邊珝傳》:「珝字待價,華州鄭人也。建隆二年,兄玕自河 南令入為吏部員外郎,復以珝為洛陽令。兄弟迭尹 赤邑,時人榮之。」

《陸蘊傳》:「蘊以龍圖閣待制知福州,改建州。時弟藻由 列曹侍郎為泉州,過蘊,合樂燕款,閩人以為盛事。」 《司馬旦傳》:旦歷官十七遷至大中大夫,元祐二年卒, 年八十二。旦澹薄無欲,奉養苟完,人不見其貴。與弟 光尤友愛,終始人無間言。光居洛,旦居夏縣,皆有園 沼勝概。光歲一往省旦,旦亦間至洛視光。凡光平時 所與論天下事,旦有助焉。及光被門下侍郎召,固辭 不拜。旦引大義語之曰:「生平誦堯、舜之道,思致其君, 今時可而違,非進退之正也。」光幡然就位。方是時,天 下懼光之終不出,及聞此,皆欣然稱旦曰:「長者之言 也!」

《李沆傳》:「沆家人勸治居第,未嘗答弟維因語次及之, 沆曰:身食厚祿,時有橫賜,計囊裝亦可以治第。但念 內典以此世界為缺陷,安得圓滿如意,自求稱足?今 市新宅,須一年繕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豈能久居 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豐屋哉?」沆與諸弟友愛,尤 器重維。暇日相對宴飲,清言未嘗及朝政,亦未嘗問 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