掾吏,守墳墓,鄉里稱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餘,但自苦 耳。當吾在浪泊、西里間,虜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 熏蒸,仰視飛鳶跕跕,墮水中臥。念少游平生時語,何 可得也』。」
援兄子嚴,字威卿,仕郡督郵,援嘗與計議,委以家事。 嚴弟敦,字孺卿,亦知名。援卒後,嚴乃與敦俱歸安陵, 居鉅下,三輔稱其義行,號曰「鉅下二卿。」
《薛包傳》:包字孟嘗,汝南人也。好學篤行,弟子求分財 異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財。奴婢引其老者,曰:「與我 共事久,若不能使也。」田廬取其荒頓者,曰:「吾少時所 理,意所戀也。」器物取其朽敗者,曰:「我素所服食,身口 所安也。」弟子數破其產,輒復賬給。
《譙元傳》:「元字君黃,巴郡閬中人也。時數有災異,元輒 陳其變,既不省納,故久稽郎官。後遷太常丞,以弟服 去職。」
《趙孝傳》:「孝字長平,沛國蘄人也。父普,王莽時天下亂, 人相食,孝弟禮為餓賊所得,孝聞之,即自縛詣賊曰: 『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餓賊大驚,並放之,謂曰:『可且 歸,更持米糒來。孝求不能得,復往報賊,願就烹。眾異 之,遂不害,鄉黨服其義。永平中,顯宗素聞其行,詔拜 諫議大夫,復徵弟禮為御史中丞。禮亦恭謙行己,類』』」 於孝。帝嘉其兄弟篤行,欲寵異之,詔禮十日一就衛 尉府,大官送供具,令共相對盡歡。數年,禮卒,帝令孝 從官屬送喪歸葬。
時汝南有王琳巨尉者,年十餘歲,喪父母,因遇大亂, 百姓奔逃,唯琳兄弟獨守冢廬,號泣不絕。弟季出遇 赤眉,將為所哺,琳自縛請先季死,賊矜而放遣,由是 顯名鄉邑。後辟司徒府,薦士而退。
《丁鴻傳》:「鴻父綝從世祖征伐,鴻獨與弟盛居,憐盛幼 小而共寒苦。及綝卒,鴻當襲封,上書讓國於盛,不報。 既葬,迺挂縗絰於冢廬而逃去,留書與盛曰:鴻貪經 書,不顧恩義,弱而隨師,生不供養,死不飯含,皇天先 祖,並不祐助,身被大病,不任茅土,前上病狀,願辭爵 仲公,章寢不報,迫且當襲封,謹自放棄,逐求良醫,如」 遂不瘳,永歸溝壑。鴻初與九江人鮑駿同事桓榮,甚 相友善。及鴻亡封,與駿遇於東海,陽狂不識駿。駿迺 止而讓之曰:「昔伯夷、吳札亂世權行,故得申其志耳。 《春秋》之義,不以家事廢王事。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絕 父不滅之基,可謂智乎?」鴻感悟,垂涕歎息,迺還就國。 鮑駿亦上書言鴻經學至行,顯宗甚賢之。
《東海王彊傳》:彊子政,政子肅,肅子孝王臻。永建二年, 封臻二弟敏、儉為鄉侯。臻及弟蒸鄉侯儉,並有篤行, 母卒,皆吐血毀眥,至服練紅。兄弟追念初喪,父幼小, 哀禮有闕,因復重行喪制。臻性敦厚有恩,常分租秩 賑給諸父昆弟。國相籍褒具以狀聞,順帝美之,制詔 大將軍、三公、大鴻臚曰:「東海王臻以近蕃之尊,少襲」 王爵,膺受多福,未知艱難,而能克己率禮,孝敬自然, 事親盡愛,送終竭哀。降儀從士,寢苫三年,和睦兄弟, 恤養孤弱,至孝純備,仁義兼弘,朕甚嘉焉。夫勸善厲 俗,為國所先。曩者東平孝王敞兄弟行孝,喪母如禮, 有增戶之封。《詩》云:「永世克孝,念茲皇祖。」今增臻封五 千戶,儉五百戶,光啟土宇,以酬厥德。
《陳敬王羨傳》:「建初三年,有司奏遣羨與鉅鹿王恭,樂 成王黨俱就國。肅宗性篤愛,不忍與諸王乖離,遂皆 留京師。明年,案輿地圖,令諸國戶口皆等,租入歲各 八千萬。」
《劉平傳》:平,楚郡彭城人也,本名曠。更始時,天下亂,平 弟仲為賊所殺,其後賊復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 走逃難。仲遺腹女始一歲,平抱仲女而棄其子,母欲 還取之,平不聽曰:「力不能兩活,仲不可以絕類。」遂去 不顧。
《孔奮傳》:「奮,扶風人,拜為武都太守。弟奇,遊學雒陽,奮 以奇經明當仕,上病去官,守約鄉閭。」
《崔駰傳》:「駰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中子瑗,字子玉,早 孤,兄章為州人所殺,瓊手刃報仇,因亡命,會赦歸家, 家貧,兄弟同居數十年,鄉邑化之。」
《淳于恭傳》:「恭字孟孫,北海淳于人也。王莽末,歲饑兵 起。恭兄崇將為盜所烹。恭請代,得與俱免。」
《劉般傳》:「般字伯興,宣帝之元孫也。宣帝封子囂於楚, 是為孝王。孝王生思王衍,衍生王紆。紆早失母,同產 弟原鄉侯平尚幼,紆親自鞠養,常與共臥起飲食。及 成人,未嘗離左右。平病卒,紆哭泣嘔血,數月亦歿。 般子愷字伯豫,以當襲般爵,讓與弟憲,遁逃避封久 之,章和中,有司奏請絕愷國。肅宗美其義,特優假之, 愷」猶不出。積十餘歲,至永元十年,有司復奏之。侍中 賈逵上書曰:「前世扶陽侯韋元成,近有陵陽侯丁鴻、 鄳侯鄧彪,並以高行絜身辭爵,未聞貶削,而皆登三 事。今愷景化前修,有伯夷之節,宜蒙矜宥,全其先功, 以增聖朝尚德之美。」和帝納之,詔聽憲嗣爵,乃徵愷 拜為郎,稍遷侍中。愷之入朝,在位者莫不仰其風行, 遷步兵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