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8 (1700-1725).djvu/109

此頁尚未校對

執手涕零。出門見一獨車駕青牛,又見本所著衣及 弓箭故在門外。尋遣傳教,將一人捉襆衣與充,相問 曰:「姻授始爾,別甚悵恨。今致衣一襲,被褥自副。」充便 上車去,馳如電逝。須臾至家。母問其故,充悉以狀對。 別後四年三月三日,充臨水戲,忽見傍水有獨車,乍 沉乍浮,既而近岸,四坐皆見,而充往開其車後戶,見 崔氏女與其三歲男兒共載,女抱兒以還,充又與金 碗別,并贈詩一首曰:「煌煌靈芝質,光麗何猗猗,華豔 當時顯,嘉會表神奇。含英未及秀,中夏罹霜萎。榮耀 長幽滅,世路永無施。不悟陰陽運,哲人忽來儀。今時 一別後何得重會。」時充取兒碗。及詩畢,婦車忽然不 見。充後乘車詣市賣碗,冀有識者。有一婢識此碗,還 白大家曰:「市中見一人乘車,賣崔女郎棺中金碗」,大 家即是崔氏親姨母也。遣兒視之,果如婢言。乃上車 敘其姓名,語充曰:「昔我姨妹少府女,未出而亡,家親 痛之,贈一金碗著棺中。可說得碗本末。」充以事對,兒 亦悲咽,便齎還白母。母即令充家迎兒還,五親悉集。 兒有崔氏之狀,又似充之貌,兒碗俱驗。姨母曰:「此我 外生也。」即字溫休。溫休者,是幽婚也。兒大為郡守,子 孫冠蓋,相承至今。其後植字子幹,有名天下。

宋時有一人,忘其姓名,與婦同寢。天曉,婦起出後,夫 尋出外。婦還,見其夫猶在被中眠。須臾奴子外來,云: 郎求鏡。婦以奴詐,乃指床上以示奴。奴云:「適從郎間 來。」於是馳白其夫。其夫大愕,便入。夫婦共視被中人, 高枕安寢,正是其形,了無一異。慮是其魂神,不敢驚 動。乃共以手徐徐撫床,遂冉冉入席,漸漸消滅。夫婦 惋怖如此。少時夫得病。性理乖錯。於是終卒。

《冥祥記》:宋張興者,新興人也,頗信佛法,嘗從沙門僧 融曇翼時受八戒。興嘗為劫所引,夫得走逃,妻坐繫 獄,掠笞積日。時縣失火,出囚路側,會融翼同行,經過 囚邊,妻驚呼:「闍梨何以賜救?」融曰:「貧道力弱,無救如 何,唯宜勤念觀世音,庶獲免耳。」妻便晝夜祈念,經十 許日,於夜夢一沙門以腳蹈之曰:「咄咄可起。」妻即驚 起,鉗鎖桎梏,忽然俱解,便走趨戶,戶時猶閉,警防殊 嚴。既無由出,慮有覺者,乃還著械。尋復得眠。又夢向 沙門曰:「戶已開矣。」妻覺而馳出,守備者並已惛睡,妻 安步而去。時夜甚闇,行可數里,卒值一人,妻懼躄地。 已而相訊,乃其夫也。相扶悲喜,夜投僧翼,翼藏匿之, 遂得免。時元嘉初也。

《洛陽寺記》傳梁時開善寺,京師韋英宅也。英早卒,其 妻梁氏不治喪而嫁,更納河內向子集為夫。雖云改 嫁,仍居英宅。英聞梁嫁,白日來歸,乘馬將數人至於 庭前,呼曰:「阿梁,卿忘我耶?」子集驚怪,張弓射之,應箭 而倒,即變為桃人。所騎之馬,亦化成茅馬,從者數人, 盡為蒲人。梁氏惶懼,遂捨為寺。

《魏書序紀》:聖武皇帝諱詰汾獻帝命南移,山谷高深, 九難八阻,於是欲止。有神獸,其形似馬,其聲類牛,先 行導引,歷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其遷徙策略,多 出宣獻二帝,故人並號曰推寅,蓋俗云鑽研之義。初, 聖武帝常率數萬騎田於山澤,欻見輜軿自天而下, 既至,見美婦人,侍衛甚盛。帝異而問之,對曰:「我天女 也,受命相偶。」遂同寢宿。旦請還,曰:「明年周時,復會此 處。」言終而別,去如風雨。及期,帝至先所田處,果復相 見。天女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善養視之,子 孫相承,當世為帝王。」語訖而去。子即始祖也。故時人 諺曰:詰汾皇帝無婦家,力微皇帝無舅家。帝崩,始祖 神元皇帝諱力微立,生而英𠮏。 《宋弁傳》:弁族弟潁,前妻鄧氏亡後十五年,潁夢見之, 向潁拜曰:「新婦今被處分為高崇妻,故來辭君。」泫然 流涕。潁旦而見崇言之,崇後數日而卒。

《隋書突厥傳》:「突厥之先,平涼雜胡也,姓阿史那氏。後 魏太武滅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茹茹,世居金 山,工干鐵作金山,狀如兜鍪,俗呼兜鍪為突厥,因以 為號。或云:其先國于西海之上,為鄰國所滅,男女無 少長,盡殺之。至一兒,不忍殺,刖足斷臂,棄于大澤中。 有一牝狼,每銜肉至其所,此兒因食之,得以不死。其」 後遂與狼交,狼有孕焉。彼鄰國者復令人殺此兒,而 狼在其側,使者將殺之。其狼若為神所憑,欻然至于 海東,止于山上。其山在高昌西北,下有洞穴,狼入其 中,遇得平原茂草,地方二百餘里。其後狼生十男,其 一姓阿史那氏,最賢,遂為君長。故牙門建狼頭纛,示 不忘本也。

《冥報記》:隋開皇中,魏州刺史博陵崔彥武,因行部至 一邑,愕然驚喜,謂從者曰:「吾昔嘗在此邑中為人婦, 今知家處。」因乘馬入修巷,屈曲至一家,命叩門,主人 公年老,走出拜謁。彥武入家,先升其堂,視東壁上去 地六七尺有高隆。客謂主人曰:「吾昔所讀《法華經》并 金釵五隻,藏此壁中,高處是也。其經第七卷尾後紙 火燒失文字。吾今每誦此經,至第七卷尾,恆忘失,不 能記得。」因令左右鑿壁,果得經函,開第七卷尾及金 釵,並如其言。主人涕泣曰:「亡妻存日,常誦此經,釵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