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中子
《禮樂》
賈瓊問群居之道。子曰:「同不害正,異不傷物。」曰:「可終 身而行乎?」子曰:「烏乎,而不可也!古之有道者,內不失 真而外不殊俗。夫如此,故全也。」
《述史》
賈瓊請絕人事,子曰:「不可。」請接人事,子曰:「不可。」瓊曰: 「然則奚若?」子曰:「莊以待之,信以從之,去者不追,來者 不拒,泛如也,斯可矣。」
《魏相》
子曰:「君子先擇而後交,小人先交而後擇。故君子寡 尤,小人多怨」,良以是。夫子曰:「君子不責人所不及,不 強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夫如此,故免。
唐羅隱兩同書
《同異》
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雖「虎異谷風,虎嘯而谷風起; 蛇非山霧,蛇踴而山霧興」,理所同耳。夫異類殊群,異 情同行,雖蛤因雀化,而蛤不與雀遊,鴽自鼠為,而鴽 不與鼠匹,理所異耳。然父子兄弟,非不親矣,其心未 必同;君臣朋友,非不疏矣,其心未必異。故瞽叟愚而 重華聖,盜蹠貪而柳下廉,劉季困而紀信焚,伯桃餓 而角哀死。亦猶煙灰同出,飛沉自分,膠漆異生,而堅 固相守也。然則情性不等,同異難并。《大易》雖云「同人 於門」,三爻復云「伏戎於莽」,此則於同不能無異也。故 有面同而心不同者,有外異而內不異者,有始同而 終異者,有初異而末同者,有彼不同我而我與之同 者,有彼不異我而我與之異者。何以明之?昔者陳平 面向呂后,而心歸劉氏;程嬰外逆孫臼,而內存趙孤; 張耳、陳餘始則刎頸之交,終構參商之隙;夷吾、小白 初有射鉤之怨,末為魚水之歡;田氏懷誑義於齊君, 齊君彌信;亞父盡至忠於項羽,項羽益疑。是則同異 之心,不可以一二而測也。是故明者徐視而審聽,高 居而遠望也。隨時之宜,唯變所適,因其可同而與之 同矣,因其可異而與之異矣。故衛青豎耳,漢武委之 以軍旅;由余虜耳,秦穆授之以國政。夫以衛青、由余 敵於秦漢,非不疏矣,猶知可同而同之,況於父子兄 弟之親而有可同者乎?且管叔兄耳,姬旦誅之以極 刑;石厚子矣,石碏死之以大義也。夫以管叔、石厚比 於旦、碏,非不親矣,猶知可異而異之,況乎君臣朋友 之疏而有可同者乎?故能同異者為福,不能同異者 為禍。虞舜能同八元,能異四罪,永垂聖哲之名。殷紂 不同三仁,不異二臣,故取敗亡之辱。是則同異之際, 不可失其微妙也。故孔子曰:「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其 是之謂歟!
宋張子正蒙
《中正篇》
能使不仁者仁,仁之施厚矣。故聖人並答仁智,以舉 直錯諸枉。以責人之心責己則盡道,所謂「君子之道 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所謂 「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者也。以眾人望人則易 從,所謂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責己、責 人、愛人之三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