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而與世多齟齬,念終無以樹立,遂發憤篤專于文 學,學不得其術,凡所辛苦而僅有之者,皆符于空言, 而不適于實用,又重以自廢。是故學成而道益窮,年 老而智愈困。今又以罪黜于朝廷,遠宰蠻縣,愁憂無 聊,瘴癘侵加,惴惴焉無以冀朝夕。足下年少才俊,辭 雅而氣銳,當朝廷求賢如不及之時,當道者又皆良 有司,操數寸之管,書盈尺之紙,高可以釣爵位,循次 而進,亦不失萬一于甲科。今乃乘不測之舟,入無人 之地,以相從問文章為事。身勤而事左,辭重而請約, 非計之得也。雖使古之君子,積道藏德,遁其光而不 曜,膠其口而不傳者,遇足下之請懇「懇猶將倒廩傾 囷,羅列而進也。若愈之愚不肖,又安敢有愛于左右 哉?顧足下之能,足以自奮,愈之所有,如前所陳,是以 臨事愧恥,而不敢答也。錢財不足以賄左右之匱急, 文章不足以發足下之事業,稇載而往?垂橐而歸?足 下亮之而已。」愈白。
《策問》前人
問:古之學者,必有所師,以通其業,成就其德者。由漢 代以來,師道日微,然猶時有授經傳業者,及于今則 無聞矣。德行若顏回,言語若子貢,政事若子路,文學 若子游,猶且有師。非獨如此,雖孔子亦有師,問《禮》干 老聃,問《樂》于萇弘是也。今之人不及孔子顏回遠矣, 而且無所師,然其不聞有業不通,而道德不成者,何 也?
《上韓吏部書》林簡言
人有儒,其業與孟軻同代,而生,不遂師於軻,不得聞 乎道,閣下豈不謂之惜乎?又有與揚雄同代而生,不 遂師于雄,不得聞乎道,閣下豈不謂之惜乎?有習於 《琴》者,問其所習,必曰吾師於某,某所傳師曠之道也; 習於《弧》者,問其所習,必曰吾師於某,某所傳濯孺子 之道也。脫二人未至于古,然亦無敢是非者,以所習 「有據故也。儻曰吾自能,非授受於人也,必知其音俚 音也,其能庸能也。」嗚呼!聖人之道,與《琴弧》之道相遠 矣,而《琴弧》尚能自習之如此,況聖人之道乎?去夫子 千有餘載,孟軻、揚雄死,今得聖人之旨,能傳說聖人 之道閣下耳。今人視閣下之門,孟軻、揚雄之門也。小 子幸儒,其業與閣下同代而生。閣下無限其門,俾小 子不得聞其道,為異代惜焉。
《薦師疏》李德裕
前試宣州溧水縣尉胡震,博通六藝,《華皓》一志。臣童 幼之時,從震授業。豈謂年踰四紀,位列三公?雖自君 恩,亦由儒訓。幸因家舊事,輒敢薦聞。
《胡先生墓表》〈節〉宋·歐陽修
先生諱瑗,字翼之,姓胡氏,泰州如皋人。先生為人師, 言行而身化之,使誠明者達,昏愚者勵,而頑傲者革。 故其「為法嚴而信,為道久而尊。」師道廢久矣。自景祐、 明道以來,學者有師,惟先生暨泰山孫明復、石守道 三人,而先生之徒最盛。其在湖州,學,弟子去來常數 百人,各以其經轉相傳授,其教學之法最備。行之數 年,東南之士莫不以仁義禮樂為學。慶曆四年,天子 開天章閣,與大臣講天下事,始慨然詔州縣皆立學。 于是建太學于京師,而有司請下湖州取先生之法, 以為《太學法》,至今為著令。後十餘年,先生始來居太 學,學者自遠而至,太學不能容,取旁官署以為學舍。 禮部貢舉,歲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其高第 者知名當時,或取甲科居顯仕,其餘散在四方,隨其 人賢愚,皆循循雅飭。其言談舉止,不問可知為先生 弟子。其學者相語稱「先生」,不問可知為「胡公也。」嘉祐 元年,遷太子中允,仍居太學。已而東歸,太學諸生與 賢士大夫送之東門,執弟子禮,路人嗟歎以為榮。
《師說》王令
上古之書既已汨沒,其它治具不可稽見,而五帝之 學,求之傳說,間或見之。夏商之書雖號殘缺,然學之 名具存,周則大備,故其設施炳然彰白。若然,帝王之 於治具,它雖世有取舍,於學則未聞或廢也。豈非「君 師」云者兩立不可一缺耶?夫惟至治之世,其措民各 有本,而次第之以及其化,故地有井而自養其業,雖 有士農工商之云,未嘗不力而食。因其資給,然後繩 其游惰,澄其淫邪,耡其彊梗,其治略已定矣。然猶鄉 遂有庠序之教,家國有塾學之設,自世子以及卿大 夫之子皆入學,為之師以諭其道,為之保以詔其業。 示之智、仁、聖、義、中和使相充擴;孝、友、睦、婣、任、恤使相 修飾;禮、樂、射、御、書、數使相開曉。故其左右之聞,前後 之觀,不仁義則禮樂迨其淬磨漸漬之成,則入孝而 出弟,尊尊而長長,然後取而置之民上,則君盡其所 以為君,臣盡其所以為臣,卒無一背戾者,其出於學 而存於師也。道之衰微,迄於餘周,如擔石之將墜,其 引綴未絕者,猶一線髮。繼之暴秦,不扶而抑,遂至墮 壞。漢興,宜大更制而「裁補縫之。」故其俗無所防範,聽 民所為,卒於無所不至。然能制郡縣,創孔子祠,立五 經博士,置弟子員,策賢良,求經術,以對當世得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