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葛實甫見訪〉明·陳繼儒
筍兒初出。閉門愁見遊人入。是誰剝啄柴門急。帶水 拖泥,花瓣埋雙屐。草堂幽靜桐陰碧。定巢燕子曾 相識。酒槽紅丳珍珠滴。不飲何為,空笑髯如戟。
《滿庭芳》〈歲暮過西村王叔遠〉{{{3}}}{{{4}}} 沈麖
歲暮偷閒,殘冬訪道,隔溪扶過危橋。痴情嬾骨,傲俗 自逍遙。邨北邨南景況,完鄉社、鄰父招邀。真閒甚,開 門汲水,淺灌美人蕉。客來,山犬吠,不通名姓,直入 書巢。笑吟吟握手,木榻相勞。綠凈幽光窗几,知交者、 野牧漁樵。無今古,清談一席,爾我共蕭騷。
拜謁部選句
《晉孫綽某太常碑贊》「仰拜高範,永播休聲。」
傅亮為宋公《謁五陵表》,瞻拜之日,憤慨交集。
梁武帝《申飭選人表》,「必須畫刺投狀,然後彈冠。」則是 驅迫廉撝,獎成澆競。
《簡文帝大法頌序》「頂拜金山,歸依月面。」
江淹《為蕭公拜相國齊公章》:「肅恭文物,翹拜榮禮。」 《陳徐陵傅大士碑》:「乃起九層塼塔,形相巍然,六時虔 拜,巡繞斯託。」
唐駱賓王《上張司馬啟》:「瞻言前古,徒欲思齊;俯惟當 今,空勞懷刺。」
李嶠《上高長史書》「負書懷刺,方致維桑之禮;賁帛翹 車,行枉錯薪之薦。」
韓愈《上崔考功書》:「欲事干謁,則患不能小書,困於投 謁。」
宋歐陽修《與郭秀才書》:「秀才見僕於叔父家,以啟事 二篇偕門刺先進。」
又《上胥學士啟殫》:「重趼宿舂之勞,懷漫刺署里」之字。 蘇軾《書歐陽公黃牛廟詩》後同年丁寶臣、班元珍適 來京師,夢與予同舟泝江入一廟中,拜謁堂下神像 為起。
朱熹《跋伊川先生帖後傳》:君周旋周程,師弟子間知 所主友,而伊川先生手刺謁謝,為禮亦恭,則其人之 賢可知。
晉《潘尼詩》,「道逢深識士,舉手對吾揖。」
陳徐陵詩:「桓經既受業,賀拜且尊儒。」
杜甫詩:「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
孟浩然詩:「仙穴逢羽人,停艫向前拜。」
高適詩:「問津驚棄置,投刺忽踟躕。」〈又〉有才不肯學干 謁,何用年年空讀書。
《韓愈詩》:「里儒拳足拜,土怪閃眸偵。」〈又〉司徒東鎮馳書 謁,丞相西來走馬迎。
《孟郊詩》:「候謁隨方語,鏗詞芬蜀牋。」
劉禹錫詩:「閣上掩書劉向去,門前修刺孔融來。」〈又〉「忽 見夏木深,惆悵憶吾廬。復持州民刺,歸謁專城居。」 《白居易詩》。「賓拜登華席,親迎障幰車。」
《姚合詩》:「懶拜腰肢硬,慵趨禮樂生。」〈又〉宴餘和酒拜,魂 夢共東行。
劉長卿詩:「世難慵干謁,時閒喜放歸。」
項斯詩。「鸚鵡隔簾呼再拜。」
陸龜蒙詩:「唯有世塵中小兆,夜來心拜七星壇。」 司空曙詩:「莫使禰生剌,空留懷袖中。」
《杜荀鶴》詩:「省出蓬蒿修謁初,蒙知曾不見生疏。」〈又〉近 來參謁陡生疏。
《韋莊詩》:「僻縣不容投刺客,野陂時遇射鵰郎。」
宋梅堯臣詩:「未逢甪里先生謁,多見吳興太守迎。」 蘇轍詩:「未許低頭拜東野。」
《蘇轍》詩:「過門有意奉談笑,幅巾懷刺無袍韡。」
黃庭堅詩:「高蓋如秋荷,勢利相奔謁。」〈又〉為之街南居, 時通鈴下謁。〈又〉過閱王公門,袖中有漫刺。
楊萬里詩:「椒盤又頌一年初,多拜猶欣未要扶。」 陸游詩:「踢歌作社約比鄰,一飽今年可平揖。」
戴復古詩:「攜刺投詩社,移船傍酒家。」〈又〉讀書增意氣, 移刺減精神。〈又〉手攜漫刺訪朝官,爭似滄洲把釣竿。 〈又〉又把鄉人刺,來投使者車。
張伯淳詩:「曾將漫刺投鈴下,又報危檣過浙東。」 王沂孫詞:「漸新痕懸柳,澹影穿花,依約破初暝,深深 拜相逢,誰在香逕。」
元黃溍詩:「謁拜陪諸彥,躋攀展寸眸。」
《陳泰詩》:「高官坐揖小官拜,九州四海知何人。」
明高啟詩:「竹下逢僧投杖揖,蘿間候客抱琴行。」 宋濂詩:「持刺望門拜,不復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