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5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苒冬令。浹旬以來,良晤疏曠。言念玆會,亦復屆期。諸 「君里閈之集,來往無時。而余萍海之蹤,交臂可惜。與 為別後無益之思,何如?只今相對之樂,乾餱以愆。雖 非所任,伊蒲之供,我亦能設。是用蹔假名山之靈,權 為一日之主。若溷乃公於城市之內,我實不堪。將置 公等於泉石之間,定復不惡。」已從孟陽乞斗酒,命平 頭治蔬蔌。期以廿有三日,會於靈鷲之祇園精舍。便 當襆被而來,且為卜夜之舉。「蓮峰紅葉,尚未隨風;岣 嶁清音,真堪送日。人地相得,自昔為難。便可寫之丹 青,傳之歌詠,用作千古美談,豈徒一時勝事而已?其 不至,與後至之罰,一如《會中律令》,余不敢干。」

《宴會說》
邵遠平

酒以合歡,禮也。今人延客飲,蠲吉書刺,稱名肅拜。屆 期復以刺速客。其未至,則又使數人邀於途。既至,揖 讓升階,已而就席,敘長幼,別尊卑,謙謹備至,莊莊乎 君子也。世俗相沿,酒數巡,主人出席,授色盆於席尊, 名曰「令官。」復手一巵於永席,必擇少年英銳馳騁好 事者,授之酒,名曰《底官》。《底令》。交訌,遂至長幼失序,尊 「卑不辨。近世文人才士,遠慕嵇阮,任誕轟飲,以為曠 達,而縉紳先生復效尤之。」意若不如是,不足以入俗。 滑稽諧謔,相習成風,頹波莫挽。不知飲興益豪,勢必 卜夜,喧聲雜糅,沉湎無度。夜漏既盡,甚至遺冠墮舄, 踉蹌而去,賓主交失,是以敬始而以褻終也。吾鄉風 俗,素敦朴質,不尚口腹。今則廣搜芻豢,非山珍海錯, 不以供客,曷若遵昔人三豆五簋之約,豐儉適宜。至 於召客,午而入,屆酉而退,賓主雍雍,不及於亂,始終 成禮,不亦可乎?先儒格言,儉以維俗,敬以檢身。晉人 亦曰:「名教中自有樂地百爾」,君子,勿瞽余言之迂闊 也。

《雅集圖記》
計宗道

「南峰隱君」者,吳門楊先生君謙也,諱循吉。以文章意 氣高一世,為儀部主事,謝病歸。久之,駕扁舟北遊虞 麓尚湖,過余留飲,在座者有縉紳某某輩。時惟弘治 甲子之秋,四顧澄霽,高籟明爽,清飈蕭颯,沁骨淪肌, 塵氛祛除,心閒神澹。既而月滿平湖,光蕩萬頃。暝煙 漠漠,起於江皋;灝露零零,被乎松竹。管弦繁興,佳音 入耳,笑談酣歌,聲振林壑。於是隱君首賦一詩,予既 勉就奉答,眾亦攬筆不辭。常熟崇山秀水,俱萃郭門, 一舉武可即至,而予忝為煙霞主人,實司寄焉。今既 與嘉賓來遊來歌,同賞乎此,則燕集之雅無踰是者。 矧!同際熙明之朝,而是邦又豐稔無事,信可樂也。然 修賓禮而諮民瘼,亦藉乎此。醉翁之意,夫豈專在酒 乎。同時唱和者,如石田叟、沈啟南輩,咸有作云。予因 以眾作連書於下方,以紀一時之盛。

《宴會說》
辛全

予不親宴會,從而遊者皆約之使卻,有不約而自卻 者,予問之曰:「學先生之學。」予曰:「吾無日不宴會,子何 以卻之學先生?」生笑而應曰:「先生欺予哉!予從先生 久矣。」見先生土壁茅簷,繩樞甕牖,門無車馬,屋少杯 壺,裋褐蔬食,埋首蠹魚,圓活者避,疏迂者訪,訪則先 生飯以山蔬脫粟,不酒即設之,亦不踰三巡。先生家 「無宴會,人皆知之,不親慶祝,不赴召請,親友強之多 辭,即一往飲亦不三。窮窗咿唔,童冠嘯傲,日日為然, 宴會之事,歲不過六七也。日日宴會,不欺我哉!」予曰: 「然哉!吾交遊眾矣,宴會多矣,惜爾不及知也。」曰:「其人 可得聞與?」曰:「可。三皇、二帝、三王也,九官十二牧也;伊 尹、萊朱四友十亂,伯夷、孔子,四配七十子也,周、程、張、 朱、薛敬軒、胡敬齋也;董廣川、王文中、邵堯夫、劉靜修、 趙江漢也;段千木、嚴子陵也;管幼安、諸葛孔明、陶元 亮也;吳康齋、曹月川、賀醫閭、呂涇野也。此特記予至 親至密者,其他尚多,不能一一數矣。」曰:「諸人往矣,先 生安得與之交遊?」曰:「諸人雖往,而有不與俱往者存。 彼欲會我,即以簡札相邀,予欲與諸人會,即隨簡札 往也。」曰:「何謂簡札?」曰:「《河》之圖也,洛之書也,《先天後天 圖》也,典謨訓誥誓命也,《二南》《雅》《頌》也,《三千》三百也,二 百四十二年之筆削也。《學》《庸》《論》《孟》也,《太極通書》也,《識 仁說》《定性書》,《周易》《春秋》二傳也,《西銘》《正蒙》也,《小學近 思錄》,諸經註釋也,《讀書》《居業》二錄也,《天人三策》,《中說》 二篇」也,《擊壤集》也,《丁亥集》也,《出師表》也,《歸去辭》也。其 他簡札尚多,一一不能記矣。曰:「請之以何地?」曰:「榮河 上也,洛水濱也,光天化日之朝,鳳儀獸舞之廷,有莘 之野,首陽之山也。或遊東山而至泰山,或浴沂濱而 至舞雩,或同坐陋巷之中,或同居武城之內,或同居 天下之廣居,或同立天下之正位,或同行天下之大 道,或同入逍遙社而觀蓮,或同觀東窗之日,或同觀 伊水之流,或同坐安樂之窩,或同撤皋比之席,或同 入白鹿之洞,或同步龍門之頂,或偕居桐源之席,或 同賞易川之波,或共話臥龍之岡,或浪醉彭澤之野, 其他所遊之地尚多,一一不能記矣。」曰:「請之以何事?」 曰:或發造化之精,或衍一中之脈,或論立賢無方,或 論知後覺後,或歌《二南》,或傳「一貫」,或商四代之禮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