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6 (1700-1725).djvu/35

此页尚未校对

求之也而未得歟?古人有言曰:「請自隗始。」愈今者唯 朝夕芻米僕賃之資是急,是不過費閣下一朝之宴 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 人,未暇禮焉,則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齷齪者既不 足以語之,磊落奇偉之人又不能聽焉,則信乎命之 窮也。謹獻舊所為文一十八首,如賜觀覽,亦足以知 其志「之所存焉。」愈恐懼再拜。

《上宰相書》
前人

正月二十七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伏光範門下,再 拜獻書相公閣下。《詩》之序曰:「《菁菁者莪》,樂育材也。君 子能長育人材,則天下喜樂之矣。」其詩曰:「菁菁者莪, 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說者曰:「菁菁者,盛也。 莪,微草也。阿,大陵也。言君子之長育人材,若大陵之 長育微草,能使之菁菁然盛也。『既見君子,樂且有儀』」 云者,天下美之之辭也。其三章曰:「既見君子,錫我百 朋。」說者曰:百朋,多之之辭也。言君子既長育人材,又 當爵命之,賜之厚祿,以寵貴之云爾。其卒章曰:「汎汎 楊舟,載沉載浮。既見君子,我心則休。」說者曰:載,載也。 沉浮者,物也。言君子之於人才,無所不取,若舟之於 物,浮沉皆載之云爾。「既見君子,我心則休」云者,言若 此則天下之心美之也。君子之於人也,既長育之,又 當爵命寵貴之,而於其才無所遺焉。《孟子》曰:「君子有 三樂,王天下不與存焉。」其一曰:「樂得天下之英才而 教育之。」此皆聖人賢士之所極言至論,古今之所宜 法者也。然則孰能長育天下之人材,將非吾君與吾 相乎?孰能教育天下「之英材,將非吾君與吾相乎?」幸 今天下無事,小大之官各守其職,錢穀甲兵之問,不 至於廟堂論道經邦之暇,捨此宜無大者焉。今有人 生二十八年矣,名不著於農工商賈之版,其業則讀 書著文,歌頌堯舜之道,雞鳴而起,孜孜焉亦不為利。 其所讀皆聖人之書,楊、墨、釋、老之學無所入於其心; 其所著皆約《六經》之旨而成文,抑邪與正,辨時俗之 所惑。居窮守約,亦時有感激怨懟奇怪之辭,以求知 於天下,亦不悖於教化。妖淫諛佞譸張之說,無所出 於其中。四舉於禮部乃一得,三選於吏部卒無成。九 品之位其可望,一畝之宮其可懷?遑遑乎四海無所 歸,恤恤乎饑不得食,寒不得衣,濱於死而益固。得其 所者爭笑之,忽將棄其舊而新是圖,求老農老圃而 為師。悼《本志》之變化,中夜涕泗交頤,雖不足當詩人 孟子之謂,抑長育之使成材,其亦可矣;教育之使成 才,其亦可矣。抑又聞君子相其君也,一夫不獲其所, 若己推而內之溝中。今有人生七年而學聖人之道 以修其身,積二十年,不得已一朝而毀之,是亦不獲 其所矣。伏念今有仁人在上位,若不往告之而遂行, 是果於自棄,而不以古之君子之道待吾相也,其可 乎?寧往告焉,若不得志則命也,其亦行矣。《洪範》曰:「凡 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於極,不罹於 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是 皆與善之辭也。抑又聞古之人有自進者,而君子不 逆之矣;「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之謂也。抑又聞上之 設官制祿,必求其人而授之者,非苟慕其才而富貴 其身也,蓋將用其能,理不能用其明,理不明者耳;下 之修己立誠,必求其位而居之者,非苟沒於利而榮 於名也,蓋將推己之有餘以濟其不足者耳。然則上 之於求人,下之於求位,交相求而一其致焉耳。苟以 是而為心,則上之道不必難其下,下之道不必難其 上,可舉而舉焉,不必讓其自舉也;可進而進焉,不必 廉於自進也。抑又聞上之化下,得其道,則勸賞不必 遍加乎天下而天下從焉,因人之所欲為而遂推之 之謂也。今天下不由吏部而仕「進者幾希矣。」主上感 傷山林之士有逸遺者,屢詔內外之臣,旁求於四海, 而其至者蓋闕焉。豈其無人乎哉?亦見國家不以非 常之道禮之,而不來耳。彼之處隱就閒者亦人耳,其 耳目鼻口之所欲,其心之所樂,其體之所安,亦豈有 異於人乎哉?今所以惡衣服,窮體膚,麋鹿之與處,猨 狖之與居,固自以其身不能與時從順俯仰,故甘心 自絕而不悔焉。而方聞國家之仕進者,必舉於州縣, 然後升於禮部、吏部。試之以繡繪雕琢之文,考之以 聲勢之順逆,章句之短長,中其程式,然後得從下士 之列。雖有化俗之方,安邊之畫,不繇是而稍進,萬不 有一得焉。彼惟恐入山之不深,入林之不密,其影響 昧昧惟恐聞於人也。今若聞有以書進宰相而求仕 者,而宰相不辱焉,而薦之天子而爵命之,而布其書 於四方,枯槁沉溺、魁閎寬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動其 心,峨峨焉纓其冠,于于焉而來矣。此所謂「勸賞不必 遍加乎天下,而天下從焉」者也,因人之所欲為而遂 推之之謂者也。伏惟覽《詩》《書》《孟子》之所指,念「育才錫 福之所以考。古之君子相其君之道,而忘自進自舉 之罪,思設官制祿之故,以誘致山林逸遺之士,庶天 下之行道者知所歸焉。小子不敢自幸,其嘗所著文, 輒採其可者若干首,錄在異卷,冀辱賜觀焉。」干黷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