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知絳當位極將相。」帝喜曰:「果如卿言,絳必成功。」問 王安石,曰:「安石牛目虎顧,視物如射,意行直前,敢當 天下大事。然不如絳得和氣為多,惟氣和能養萬物 爾。」王韶為建昌參軍,注曰:「君他日類孫沔,但壽不及。」 後皆如其言。
《邵雍傳》:「雍字堯夫,河南程顥初侍其父識雍,論議終 日,退而歎曰:『堯夫內聖外王之學也』。」雍知慮絕人,遇 事能前知。程頤嘗曰:「其心虛明,自能知之。」
《周敦頤傳》:「敦頤為廣東轉運判官,提點刑獄,以疾求 知南康軍,因家廬山蓮花峰下。前有溪,合於湓江,取 營道所居濂溪以名之。黃庭堅稱其胸懷灑落,如光 風霽月。廉於取名而銳於求志,薄於徼福而厚於得 民,菲於奉身,而燕及煢嫠,陋於希世而尚友千古。」 《郭祥正傳》:「祥正字功父,太平州當塗人。母夢李白而 生」,少有詩名,梅堯臣方擅名一時,見而歎曰:「天才如 此,真太白後身也。」
《道山清話》:裕陵嘗問溫公:「外議說陳升之何如?」溫公 曰:「二相皆閩人,二執政皆楚人,風俗如何得近厚?」又 問:「王安石如何?」溫公曰:「天資僻執,好勝不曉事,其拗 強似德州,其心術似福州。」上首肯微笑。又嘗稱呂惠 卿美才,溫公曰:「惠卿過於安石。使江充、李訓無才,何 以能動人主?」
《東軒筆錄》:王荊公與唐質肅公介同為參知政事,議 論未嘗少合。荊公雅愛馮道,嘗謂其能屈身以安人, 如諸佛菩薩之行。一日於上前語及此事,介曰:「道為 宰相,使天下易四姓,身事十主,此得為純臣乎?」荊公 曰:「伊尹五就湯、五就桀者,正在安人而已,豈可亦謂 之非純臣也?」質肅曰:「有伊尹之志則可。」荊公為之變 色。其議論不合,多至相侵,率此類也。
《曲洧舊聞》:張康節為御史中丞,論宰執不已,上曰:「卿 孤寒,殊不自為地。」康節曰:「臣自布衣叨冒至此,有陛 下為知己,安得謂之孤寒?陛下今日便是孤寒也。」上 驚而問其故,康節曰:「內自左右近習,外至公卿大臣, 無一人忠於陛下者。陛下不自謂孤寒,而反謂臣為 孤寒,臣所未喻。」當時有「三真」之語,謂富、韓二公為真 宰相,歐陽公為「真內翰」,而康節為真御史也。
《聞見前錄》:王荊公與呂申公素相厚,荊公嘗曰:「呂十 六不作相,天下不太平。」又曰:「晦叔作相,吾輩可以言 仕矣。」其重之如此。
《宋史宇文之卲傳》:「之卲字公南,漢州綿竹人。舉進士, 以太子中允歸。時年未四十,自強於學,不易其志,日 與交游,為經史琴酒之樂,退居十五年而終。」司馬光 曰:「吾聞志不行,顧祿位如錙銖;道不同,視富貴如土 芥。今於之卲見之矣。」范鎮亦曰:「之卲位下而言高,學 富而行篤,少我二十一歲,而先我掛冠,使吾慊然,其」 為兩賢所推尚如此,
《文同傳》:同字與可,梓州梓潼人。漢文翁之後,蜀人猶 以石室名其家。同方口秀眉,以學名世,操韻高潔,自 號笑笑先生。善詩文、篆、隸、行、草、飛白。文彥博守成都, 奇之,致書同曰:「與可襟韻洒落,如晴雲秋月,塵埃不 到,司馬光、蘇軾尤敬重之。」
《曾鞏傳》:鞏少與王安石游,安石聲譽未振,鞏導之於 歐陽修,及安石得志,遂與之異。神宗嘗問:安石何如 人。對曰:「安石文學行義不減揚雄,以吝故不及。」帝曰: 「安石輕富貴,何吝也?」曰:「臣所謂吝者,謂其勇於有為, 吝於改過耳。」帝然之。呂公著嘗告神宗,以鞏為人行 義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以是不大用云。
《傅堯俞傳》:堯俞字欽之,本鄆州須城人,徙孟州濟源。 十歲能為文,及登第猶未冠。石介每過之,堯俞未嘗 不在。介曰:「『君少年決科,不以游戲為娛,何也』?堯俞曰: 『性不喜囂雜,非有他爾』。介歎息奇之。嘗監西京稅院 事,留守晏殊、夏竦皆謂曰:『子有清識雅度,文約而理 盡,卿相才也』。」
《林逋傳》:「逋嘗客臨江,時李諮方舉進士,未有知者,逋 謂人曰:『此公輔器也』。及逋卒,諮適罷三司使為州守, 為素服與其門人臨七日葬之,刻遺句內壙中。」 《李廌傳》:「廌字方叔,其先自鄆徙華廌。六歲而孤,能自 奮立。少長,以學問稱鄉里。謁蘇軾於黃州,贄文求知, 軾謂其筆墨瀾飜,有飛沙走石之勢,拊其背曰:『子之 才萬人敵也,抗之以高節,莫之能禦矣』。」廌再拜受教。 而家素貧,三世未葬,一夕,撫枕流涕曰:「吾忠孝焉是 學,而親未葬,何以學為?」旦而別軾,將客游四方,以蕆 其事。軾解衣為助,又作詩以勸風義者。於是不數年, 盡累世之喪三十餘柩,歸窆華山下,范鎮為表墓以 美之,益閉門讀書。又數年,再見軾,軾閱其所著,歎曰: 「張耒、秦觀之流也。」鄉舉試禮部,軾典貢舉,遺之賦詩 以自責。呂大防歎曰:「有司試藝,乃失此奇才耶!」軾與 范祖禹謀曰:「廌雖在山林,其文有錦衣玉食氣,棄奇 寶於路隅,昔人所歎,我曹得無意哉!」將同薦諸朝,未 幾,相繼去國,不果。軾亡,廌哭之慟,曰:「吾愧不能死知 己,至於事師之勤,劬敢以」生死為間!即走許、汝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