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8 (1700-1725).djvu/62

此页尚未校对

碩大光寵,以充神明之心。今乃彫喪淪落,莫有達者, 豈與善之道,無可取耶?獨內弟盧遵,其行類諸父,靜 專溫雅,好禮而信,飾以文墨,達於政事。今所以聞於 閣下者,無怍於心,無愧於色焉。以宗元棄逐枯槁,故 不求達仕,不務顯名,而又難乎其進也。竊高閣下之 舉賢容眾,故願委心焉,則施澤於遵,過於厚賜小人 也遠矣。以今日之形勢,而不廢其言,使遵也有籍名 於天官,獲祿食以奉養,用成其志,一舉而有知恩之 二焉,可不謂務其巨者乎?伏惟試詳擇焉。言而無實, 罪也。其敢逃大譴,進退恐懼,不知所裁。不宣。謹啟。

《賀趙江陵宗儒辟符載啟》
前人

某啟:伏聞以武都符載為記室,天下立志之士,雜然 相顧,繼「以嘆息,知為善者得其歸嚮,流言者有所閒 執,直道之所行,義風之所揚,堂堂焉實在荊川之南 矣。幸甚幸甚。」夫以符君之藝術志氣,為時聞人,才位 未會,盤桓固久。中間因緣,陷在危邦,與時偃仰,不廢 其道,而為見忌嫉者橫致唇吻。房給事以高節特立, 「明之於朝;王吏部以清議自任,辨之於外;然猶小人 浮議,困在交戟。凡諸侯之欲得符君者,城聯壤接而 惑於騰沸,環視相讓,莫敢先舉。及受署之日,則皆開 口垂臂,悵望悼悔。譬之求珠於海,而徑寸先得,則眾 皆快然罷去,知奇寶之有所歸也。嗚呼!巧言難明,下 流多謗,自非大君子出世之氣,則何」望焉?瞻望清風, 若在天外。無任感激欣躍之至。輕黷陳賀,不勝戰越。 不宣。謹啟。

《感知己賦》有序
李翱

貞元九年,翱始就州府之貢舉人事。其九月,執文章一通,謁於右補闕安定梁君。是時梁君之譽塞天下,屬詞求進之士,奉文章造梁君門下者,蓋無虛日,梁君知人之故也。亦既相見,遂於翱有相知之道焉。謂翱得古人之遺風,期翱之名不朽於無窮,許翱以拂拭吹噓。翱初謂「面相進也,亦未幸甚。」 十一月,梁君遘疾而歿。翱漸遊朋友,公卿間,往往皆曰:「吾久籍子姓名於補闕梁君也。」 翱乃知非面相進也。當時意謂先進者遇人特達,皆合有是心,亦未謂知己之難得也。梁君歿於茲五年,翱學聖人經籍、教訓文句之旨,而為文將數萬言,愈昔年見於梁君之文弗啻數倍。雖不敢同德於古人,然亦當無怍於中「心。每歲試於禮部,連以文章罷黜,聲光晦昧,於時俗人皆謂之固宜矣。然後知先進者遇人特達,亦不皆有是心,方知知己之難得也。夫見善而不能知,雖善何為?知而不能譽,則如勿知;譽而不能深,則如勿譽;深而不能久,則如勿深;久而不能終,則如勿久。」 翱雖不肖,幸辱於梁君所知。君為之言於人,豈非譽歟?謂其有古人之遺風,豈非深歟?而逮夫終身,豈非久歟?不幸梁君短命遽歿,是以翱未能有成也。其誰能相繼梁君之志而成之?歟!已焉哉!天之遽喪梁君也,是使翱之命久迍?邅厄窮也。遂賦《感知己》以自傷。其言怨而不亂,蓋《小雅》騷人之餘風也。其辭曰:

戚戚之愁苦兮,思釋去之無端。彼眾人之容易兮,乃 志士之所難。伊自古皆嗟兮,又何怨乎茲之世。獨厄 窮而不達兮,悼知音之永逝。紛余生之多故兮,愧特 於世之誰知。撫聖人教化之旨兮,詢合古而乖時。誠 自負其中心兮,嗟與俗而相違。趨一名之五稔兮,尚 無成而淹此路岐。昔聖賢之遑遑兮,極屈辱之驅馳。 擇中庸之蹈難兮,雖困頓而終不改其所為。苟天地 之無私兮,曷不鑒照於神祇。心勁直於松柏兮,淪霜 雪而不衰。「知我者忽然逝兮,豈吾道之已而!」

《薦所知於徐州張僕射書》
前人

翱再拜。「齊桓公不疑於其臣,管夷吾信而霸天下,攘 戎狄,匡周室,亡國存,荊楚服,諸侯無不至焉;豎刁、易 牙信而齊國亂,身亡不葬,五公子爭立,兄弟相及者 數世。桓公之信於其臣,一道也。所信者得其人,則德 格於天地,功及於後代;不得其人,則不能免其身。知 人不易也,豈惟霸者為然,雖聖人亦不能免焉。帝堯」 之時,賢不肖皆立於朝,堯能知舜,於是乎驩兜放共 工,流殛鯀,竄三苗,舉禹、稷、皋陶二十有二人加諸上 位,故堯崩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後代之人皆謂之「帝 堯」焉。向使堯不能知舜,而遂尊驩兜、共工之黨於朝, 禹、稷、皋陶之下二十有二人不能用,則堯將不得為 齊桓公爾,豈復得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唯天為大,唯 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者哉!《春秋》曰:「夏滅項。」「孰 滅之?」蓋齊滅之。曷為不言齊滅之?為桓公諱也。《春秋》 為賢者諱,此滅人之國,何賢之爾?君子之惡惡也疾 始,善善也樂終。桓公嘗有繼絕存亡之功,故君子為 之諱也。繼絕存亡,賢者之事也。管夷吾用,所以能繼 絕世存亡國焉耳。豎刁、易牙用則不能也。向使桓公 始不用管夷吾,末有豎刁、易牙爭權不葬而亂齊國, 則幽、厲之諸侯也。始用賢而終身諱其惡。君子之樂 用賢也如此,始不用賢,以及其終,而幸後世之掩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