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但令緩行。」柔直曰:「天下被汝翁作壞了,早晚賊發
火起,首先到汝家。若學得走,緩急可」以逃死。諸子大 驚,走告其父曰:「先生忽心恙」云云。京聞之,瞿然曰:「此 非汝所知也。」即入書院與柔直傾倒,因訪策焉。柔直 曰:「今日救時已是遲了,只有收拾人才是第一義。」京 因叩其所知,遂以龜山為對,龜山自是始有召命。 《名臣言行錄》:秦檜嘗為密教,翟公興知密州,薦試宏 詞。游定夫過密,與之同飯于翟奇之後。胡康侯問人 才於定夫,首以秦為對云:「其人類文若」,又云「無事不 會。」後京城破,金欲立張邦昌,執政而下無敢有異議, 惟秦抗論以為不可,康侯益義其所為,力言於張德 遠諸公之前。後秦自金歸,與聞國政,康侯屬望尤切, 嘗有書疏往還,講論國政。康侯有詞掖尺筵之召,則 秦之薦也,然其雅意堅不欲就,是時已窺見其隱微, 一二有難處,故以老病辭。後來秦做出大疏脫,則康 侯謝世矣。
《賢奕編》:胡澹菴謫嶺南,士大夫多陵蔑之,否則畏避 之。方滋本亦檜黨,待之獨有加禮,澹菴深德之。檜死, 其黨皆逐滋入京,謀一差遣不可得,栖栖旅館。澹菴 偶與王梅溪語及其事,梅溪曰:「此君子也。」率館中諸 公訪之,且揄揚其美,由此遂晉用。
《宋史張守傳》:守嘗薦秦檜于時宰張浚。及檜為樞密 使同朝,一日,守在省閣,執浚手曰:「守前者誤公矣。今 同班列,與之朝夕相處,觀其趨向,有患失之心,公宜 力陳于上。」
《吳玠傳》:「玠為忠州刺史,宣撫處置使,張浚巡關陝,參 議軍事劉子羽誦玠兄弟才勇,浚與玠語,大悅,即授 統制。弟璘掌帳前親兵。」
《游仲鴻傳》:仲鴻字子正,淳熙二年進士第,初調犍為 簿。李昌圖總蜀賦,辟糴買官,奇其才,曰:「吾董餉積年, 惟得一士。」昌圖召入,首薦之,擢四川制置司幹辦公 事。
《趙汝談傳》:汝談字履常,生而穎悟。年十五,以大父恩 補將仕郎,登淳熙十一年進士第。丞相周必大得其 文異之,語參知政事施師點曰:「是子他日有大名于 世。」
《宗室希懌傳》:「希懌字伯和,燕王八世孫,登淳熙十四 年進士第。趙汝愚帥福建,希懌為屬吏,嘗言治人如 修身,治政如理家,愛民如處昆弟。取古今官著惠愛 者,緝為一編,曰:『是吾師矣』。汝愚嘉之,薦於辛棄疾。棄 疾尚氣,僚吏不敢與可否,希懌獨盡言無所避。屬邑 候官苦稅重,每不登額,希懌稽核公帑羨錢以足之」, 棄疾亦薦其能。汝愚當國,調江東運司斡辦。同寅有 坐𠈁胄黨者,諸司莫敢薦,希懌賢其人,請以薦己者 薦之。改太平州通判。
危。傳。字逢吉,撫州臨川人。舊名科,淳熙十四年 舉進士,孝宗更名。時洪邁得。文為之賞激。調南 康軍教授,轉運使楊萬里按部,驟見嘆獎,偕遊廬山, 相與酬倡。調廣東帳司,未上,服父喪,免。調臨安府教 授。倪思薦之,且語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報國矣。」 《程元鳳傳》:元鳳之在政府也,一契家子求貳令,累請 不許。其後見其可用,更薦拔之。每曰:「前日之彈劾,成 其才也;今日之擢用,盡其才也。」
《歐陽守道傳》。湖南轉運使吳子良聘守道為岳麓書 院副山長。守道初升講,發明孟氏正人心,承三聖之 說,學者悅服。宗人新及子必泰先寓居長沙,聞守道 至,往訪之,初猶未識也,晤語相契,守道即請于子良 禮新,為嶽麓書院講書。新講《禮記》「天降時雨,山川出 雲」一章,守道起曰:「長沙自有仲齊,吾何為至此?」仲齊, 新之字也。踰年,新卒,守道哭之慟,自銘其墓,又薦其 子必泰于當道。
《姚希得傳》:「希得以崇政殿學士金紫光祿大夫潼川 郡公致仕。忠亮平直,清儉自將,好引善類,不要虛譽。 蓋有誦薦于上,而其人莫之知者。」
《元史楊奐傳》:奐不治生產,人有片善,則委曲稱獎,惟 恐其名不聞。或小過失,必盡言勸止,不計其怨怒也。 《孫轍傳》:「轍善為文章,吳澄嘗敘其集曰:『所為仁義之 人,其言藹如也』。」其見稱如此。
《懸笥瑣探》:況鍾在蘇州興學禮士,儒生貧寒者多有 所給,于是爭獻詩。鄒亮獻二十首,鍾獨稱賞,欲薦其 材于朝。會有以匿名書數亮過失,潛揭于府治大門 外,鍾得書歎曰:「彼欲沮吾薦,正欲速成亮名耳。」遂奏 亮才學可用。召試,授吏刑二部司務,轉監察御史。其 勇于為義如此。
《陝西通志》:「呂柟,弘治辛酉舉于鄉。遊太學,與同志講 學。時邑人高朝用為地官,即謂檢討王敬夫曰:『予邑 有顏子,子知之乎』?敬夫曰:『豈呂仲木耶』?」
《廣東通志》:「李孔修字子長,順德人。自稱抱真子。僑居 省之高第街,混跡闤闠,人不識也。張詡薦于陳獻章, 獻章稱之,名由此著。」
《列朝詩集》:王穉登字百穀,嘉靖甲子北游太學,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