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謂曰:「宜求音之近而美者稱之。」 又問姓所起,引《春秋》會吳于柤以對,自是改稱音若柤云。又有查籥、查深。柯氏,《姓苑》:吳公子柯盧之後。《宋沈文季傳》有錢唐富人柯隆唐、柯崇,宋有柯穎仲常棐,後魏改柯拔氏為柯。
暮夕患痛。兀蹶僂。
暮氏,見《姓苑》。夕氏,後漢板楯蠻七姓有夕,蜀有夕斌。患氏,見《姓苑》。痛氏,見《急就篇》注云:「痛氏本盛國之後,姬姓。周穆王哀痛盛姬,改其族為痛氏。」 兀氏,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為兀氏。環州屬羌,有如兀二族。《范文正公集》。蹶氏,周有蹶父,姞姓,見《詩·韓奕》。蹶維趣馬,見《十月之交》。僂氏,《左傳》齊有僂堙。
方劑:岐雷和扁俞
方氏,周大夫方叔之後。又《古今人表》:「堯時有方回。」 《莊子》:「黃帝方明為卿。」 《漢·百官表》:「左馮翊方賞,後漢方儲、方望,唐方干,宋方慎言、滋疇、崧卿。」 劑氏,《呂氏春秋》:「齊靖郭君善劑《貌辨》。」 岐氏,黃帝時岐伯,《呂氏春秋》:「夏桀臣岐踵戎,唐有岐靈岳,晉楚王瑋舍人岐盛。《高道傳》:岐暉。雷氏,黃帝時雷公之後。漢有雷被、雷義、雷緒,晉」 雷煥,後魏雷紹,苻秦雷弱兒,唐雷萬春、雷滿、雷少穎,宋雷德驤。孝友和氏,羲和之後,一曰卞和之後。《左傳》:晉有和組父。漢和恭,後漢上祿長和海。魏和洽,晉和嶠,後魏和跋。和其奴。代人趙和苞,北齊和士開,隋和洪,唐和逢堯,五代和凝子峴㠓,宋和詵。扁氏,秦越人扁鵲,《莊子》有子扁慶子俞氏,《太古醫》有俞跗,又「古識味者俞兒,漢有司徒掾、俞連,吳、俞贊,晉侍御史俞歸,將軍俞縱,唐俞文俊、俞僅,元杞宋俞獻可卿偉。」
灸理經絡藥液扶。
灸氏,見《姓苑》。理氏,《唐世系表》:皋陶之後,世為大理,以官命族,殷末有理徵,《廣韻》:皋陶為大理,因以官為氏。經氏,見《姓苑》。《說苑》。經侯帶玉具劎環珮,過魏太子絡氏,見《廣韻》。藥氏,後漢藥崧,晉藥紳,後魏藥道顯,唐藥子昂,後唐藥彥稠,後周藥元福、藥可儔。液氏,上古道術之士,善鏤化,能作液湯,後嗣因以液為氏,見《急就篇》。扶氏。漢有魯扶卿,傳《論語》。又廷尉扶嘉,高祖以嘉志在扶翼,賜姓扶氏。後漢劉璋將扶禁,吳扶嚴。後周扶猛,宋有參軍扶令育。
仁。頻伏零桂。柴胡。
仁氏,《姓苑》:彭城人。頻氏,《風俗通》:漢有酒泉太守頻暢。伏氏,伏羲之後。漢有伏勝、伏埋、伏湛、伏黯、伏恭,晉伏滔、伏引,梁伏曼容,後魏改俟伏斤氏為伏氏,唐伏適。零氏,見《姓苑》。桂氏,《後漢·太尉陳球碑》有城陽炅橫,漢末被誅,有四子,一守墳墓,姓炅;一子避難居徐,姓昋;一子居幽州,姓桂;一子居華陽,姓炔。此四字皆九畫。《列子傳》:「桂父,象林人,唐桂仲武。柴氏,衛人,高柴為孔子弟子,居於魯,末裔以柴為氏。」 漢有柴武,唐柴紹,吳柴再用克宏。《五代》柴氏。後周世宗,宋柴中行、柴成務、柴宗慶、柴瑾。
胡氏,《春秋》「胡氏子國。」 一云:「陳胡公之後。衛有胡。」
衍,秦客卿,《胡陽,漢》,胡常,胡建,胡殷,胡騰,胡廣,《蜀漢,胡濟,魏》,胡質,晉,胡藩,唐,胡楚賓,宋胡宿,胡瑗,胡令儀,《安國,銓》,《寅世將》。〈按:「皆九畫」 句。「九」 字疑訛。〉
紫苑厚朴薊艾蘆。
紫氏,見《姓苑》。苑氏,齊大夫苑何忌,漢苑康,唐苑君璋、苑大智、苑咸、苑論,五代楚有苑玫。厚氏,魯有厚成叔,後改為郈,又複姓有厚丘氏。朴氏,後漢板楯蠻七姓有朴氏,巴夷帥朴胡,唐新羅貴人姓朴,高麗人朴寅亮,晉武都朴泰。薊氏。後漢薊子訓。艾氏,齊大夫艾孔之後。後漢汝南孝廉艾伯堅,《風俗通》龐儉母艾氏,燕有艾朗,南燕有艾涇,宋艾穎、艾晟,後魏去「斤」 氏,改艾氏。蘆氏,後魏改「莫蘆氏」 為蘆氏。
益智、杜仲雄附烏。
益氏出馮翊;《漢周勃傳》:「益己,章邯將也。」 智氏,晉荀首分族為智氏,其後罃盈、躒瑤。漢有智嗣,宋有智誠。杜氏出祁姓。陶唐之後,周為杜氏。有杜伯,晉杜原、款、溷羅、杜蕢,魯杜洩,秦杜回、杜摯,戰國杜赫,漢有延年。周後,漢有茂喬、密、篤、矩、根、希蜀,漢有微瓊,魏有畿恕、摯襲,晉有預。又後漢獨孤渾氏,改杜氏。唐有如晦、淹、正倫、暹、佑、黃裳、審言甫,宋杜衍鎬。杞仲氏,《風俗通》云:「氏於字。」 湯。左相仲虺,周仲桓,又魯仲遂、仲嬰,齊宋仲江、仲幾,孔子弟子仲由,後漢有仲光,陳有仲肅,唐仲子陵、無頗,宋仲簡、仲訥、仲并、雄氏,《尸子》:舜七友有雄陶,《新序》:楚雄渠子、附氏,晉有附都、烏氏,齊有餘枝鳴,莒有存,秦有獲唐。《世系表》出姬姓,黃帝之後少昊氏,以烏鳥名官,以世功命氏。《唐》有烏承玭、承恩、重引、崇福、知義。《漢·功臣表》:「烏黎以匈奴降後唐:烏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