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3 (1700-1725).djvu/5

此页尚未校对

召為功曹,不起,強與衣幘,扶之使謁十餘日,薦於郡, 由是辟為文學掾。遠固請留縣,太守察遠孝廉,不行。 後太守夏靜辟為功曹,州辟主簿、別駕。舉秀才,除監 軍華軼司馬,領武昌太守,寧遠護軍。元帝作相,列為 主簿。時傳北陵被發,帝將舉哀,遠言應,遣使攝河南 尹,按行審問,即宜命將至洛,修復園陵,討除逆類。」屬 有杜弢之難,不能從。建興初,正旦將作,樂遠諫,元帝 納之。轉丞相參軍,累遷太子中庶子、尚書左丞、散騎 常侍,帝每嘆其忠公。及中興建,轉御史中丞。時尚書 刁協用事,尚書郎盧綝遇協不迴,協令捽,綝墮馬,遠 奏免協官。累遷侍中,出補會稽內史。時王敦作逆,加 「遠將軍」,距而不受。敦至石頭,諷朝廷徵還,乃拜太常 卿,加散騎常侍。敦深憚其正而有謀,引為長史。數月 病卒。

熊縉

按《晉書熊遠傳》:「遠弟縉,名亞於遠,為王敦主簿,終於 鄱陽太守。」

熊鳴鵠

按《晉書熊遠傳》:「遠弟縉,縉子鳴鵠,位至武昌太守。」

南齊

熊襄

按《南齊書檀超傳》,豫章熊襄著《齊典》,上起十代。其序 云:「《尚書》堯典,謂之《虞書》」,則附所述,故通謂之齊,名為 《河洛金匱》。

熊曇朗

按《陳書熊曇朗傳》,「曇朗,豫章南昌人也。世為郡著姓。 侯景之亂,聚少年據豐城縣為柵,梁元帝以為巴山 太守。紹泰二年,曇朗以南川豪帥,隨例除游騎將軍, 歷宜新、豫章二郡太守。王琳遣李孝欽等攻周迪,曇 朗率所領赴援,以功封永化縣侯,又授平西將軍。及 周文育攻余孝勱于豫章,曇朗出軍會之。文育失利」, 曇朗乃害文育以應王琳。王琳敗走,曇朗黨援離心, 走入村中,村民斬之,傳首京師,懸于「朱雀觀。」

北周

熊安生

按《周書熊安生傳》,「安生,字植之,長樂阜城人也。少好 學,勵精不倦,博通五經,以《三禮》教授,弟子自遠方至 者千餘人。齊河清中,陽休之特奏為國子博士。時朝 廷既行《周禮》,公卿以下多習其業,有宿疑礩滯者數 十條,皆莫能詳辨。天和三年,齊請通好,兵部尹公正 使焉。與齊人語及《周禮》,齊人不能對。乃令安生至賓」 館與公正言。公正具問所疑,安生皆為一一演說,咸 究其根本,公正深所嗟服,還具言之於高祖,高祖大 欽遲之。及高祖入鄴,安生遽令掃門。家人恠而問之, 安生曰:「周帝重道尊儒,必將見我矣。」俄而高祖幸其 第,詔不聽拜,親執其手,引與同坐。賜帛三百匹,米三 百石,宅一區,并賜象笏及九環金帶,自餘什物稱是。 又詔所司給安車駟馬,隨駕入朝,并敕所在供給。至 京,敕令於大乘佛寺參議五禮。宣政元年,拜露門學 博士、下大夫。其時年已八十餘,尋致仕,卒於家。所撰 《周禮義疏》二十卷,《禮記義疏》四十卷,《孝經義疏》一卷, 並行於世。

熊曜

按《萬姓統譜》:「曜,南昌人。剛直有詞學,與達奚珣、王淮 為文章之友。開元中,進士及第,為貝州參軍。」

熊仁瞻

按《萬姓統譜》:「仁瞻丁母憂,哀毀廬墓,慈烏來巢。大曆 中,旌表其門。」

熊執易

按《萬姓統譜》:執易為右補闕時,裴延齡得幸,德宗欲 遂以相,執易疏論之,以示拾遺歸登,登動容曰:「願竄 吾名,雷霆之下,君獨難處。」

熊望

按《唐書熊望傳》:「望字原師,擢進士第,性險躁,以辨說 游公卿間。劉栖楚為京兆尹,樹權勢,望日出入門下。 敬宗喜為歌詩,議置東頭學士,以備燕狎。栖楚薦望, 未及用。帝崩,文宗立,韋處厚秉政,詔望因緣險薄貶 漳州司戶參軍。」

熊博

按《建陽縣志》:「博,熊屯人。其先避黃巢亂,自南昌徙入 閩。博有材勇,尚氣節。中和四年,陳巖為閩觀察,奇其 材,因表為建州刺史,寓治建陽,後以執節死。」

熊袞

按《建陽縣志》:袞,其先南昌人,四世祖避地入建陽。昭 宗時,袞為兵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性至孝,時當亂後, 例無俸給。父喪,貧不能葬,晝夜號泣,天忽雨錢,三日 始畢葬事。後人稱之曰「忠孝雨錢公。」

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