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4 (1700-1725).djvu/37

此页尚未校对

伊姓部雜錄

《路史》:「帝堯陶唐氏,姬姓。」世謂堯生伊長孺家,而姓伊 祈,妄也。伊祈乃炎帝之姓。堯姓姬出于帝嚳,不為伊。 蓋昔以堯與炎帝俱火德王,故謂堯為炎後。自漢以 來有是說,世遂果以堯為炎帝子孫,因云姓伊祈,失 之。《世紀》云:「慶都寄於伊長孺家」,故堯從母所居為姓。 又云為祈氏,或從母姓。伊姓非其本姓,亦自辨矣。《稽 古錄》從之,為祈姓,誤也。《靈臺碑》言「昔者慶都兆會,穹 精氏姓,曰伊」,則伊其母姓爾,然亦不得為祈云。

耆姓部彙考

廖用賢《尚友錄》。

耆姓

耆堯姓伊耆氏之後。

耆姓部列傳

北周

耆域

按《尚友錄》:「域天竺人,善咒水。」

司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

以名為氏鄭人名

司氏,鄭司臣之後。宋朝有司,超為防禦使,望出頓丘。

《凌迪知萬姓統譜》

司姓

司宮音《頓丘》。

司姓部列傳

司臣 司齊

按《左傳襄公十年》:「初,子駟與尉止有爭為田洫,司氏、 堵氏、侯氏、子師氏皆喪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 以作亂,殺子駟、子國、子耳劫鄭伯以如北宮。子產攻 盜於北宮,殺尉止、子師僕,盜眾盡死。侯晉奔晉,堵女 父、司臣、尉翩、司齊奔宋。」司齊,司臣子。

司超

按《宋史司超傳》:「超,大名元城人,初事邢帥安叔千。漢 祖在太原,超往依之,隸帳下為小校。漢祖渡河入汴, 以超為鄆州必敵指揮使。時京東諸州寇盜充斥,以 超為宋宿亳三州遊奕巡檢使,改宿州西固鎮守禦 都指揮使,移屯潁州下蔡鎮,屢與淮人戰有功。周世 宗命宰相李穀討淮南,以超為步軍先鋒副都指揮」 使,又為廬、壽、光、黃等州巡檢使,大敗淮人。時黃州未 下,即命超遙領刺史。師還,改光州刺史。顯德四年冬, 與王審琦攻舒州,敗吳軍,即以超為舒州團練使。宋 初,命副宋偓領舟師巡撫江徼。月餘,詔升舒州為防 禦,以超充使。太祖討李重進,為前軍步軍都指揮使。 建隆三年春,遷蔡州防禦使。乾德六年,改絳州防禦 使,徙晉州兵馬鈐轄。是秋,又副趙贊為邠州行營都 部署,進攻河東。及太祖親征,為行營前軍步軍都指 揮使,改鄭州防禦使。開寶七年,徙蘄州防禦使。卒,年 七十一。

司文睿

按《宋史司超傳》:「超孫文睿,三班奉職。」

司良輔

按《山西通志》:「良輔,代人。至元中鄉舉,薦應於朝,除儒 學正,不就。家居教授,以朱、程之書諄諄開示,人稱為 鄉先生云。」

司允德

按《東阿縣志》:「允德字執中,天性孝友,自幼醇篤。夙喪 父,及遊京師,為國子監生,補兵部留守司長史,事母 以孝聞。至元丙子,母卒,廬於墓側,有鳴鶴百餘舞其 上,久而乃去。生徒百餘人,共立瑞鶴亭於墓側。其後 除翰林國史院修撰,以疾卒於家,年四十有九。旌其 門為『孝子云』。」

司居敬

按《恩縣志》:「居敬,恩州人。至元末為鄒縣尹。鄒租歲輸 膠州,民病遠涉,乃請輸滕縣,民便之。嘗改刱學宮,市 學田五百畝,新孟子祠,建中庸精舍。去後,民刻石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