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5 (1700-1725).djvu/7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按《江西通志》:「德讓,永豐人。元季之亂,德讓率義旅保

障鄉邑,民賴以安。明初,舉賢良,歷官知池州。時浙西 初平,德讓拜行省郎中,區處安輯,悉有條理。以信州 隸浙,漕運不便,詣闕陳其所宜,遂改隸江西。民深德 之。子英,以人才舉同知,才行惠政有父風。」

余詮

按《萬姓統譜》:詮,「洪武初,以耆儒徵入見,命為文華殿 學士,以老疾辭。」

余熂

按《萬姓統譜》:「熂字茂本,崑山人。美丰采,少有俊才,從 陳潛夫學,得《春秋》之傳。洪武初,歷通政司參議,拜吏 部尚書。」

余逢辰

按《明外史葛誠傳》:「逢辰者,字彥章,宣城人。有學行,為 燕府伴讀,王信任之,聞異謀,乘間力諫,知變將作,貽 書其子,誓必死。及兵起,復泣諫,言君父兩不可負,死 之。贈逢辰苑馬少卿,諡忠愍。」

余學夔

按《浙江通志》:「學夔,邑諸生。當逮捕方氏時,金陵魏尚 書澤謫官寧海典史,得方遺孤,萬方覆匿。學夔知之, 變形色,徉狂乞食於市,迓魏公於城隅。魏默會其意, 乃密致書劄,將先生文稿併稚子盡托之。學夔逃赴 海,匿島嶼,日治罾網,易米以給。方氏有後,學夔之力 也。」

余汝弼

按《荊州府志》:「汝弼,宜都人。力學好問,居家孝友,能傾 己濟人。里嘗大疫,與諸兄煮湯粥食之,人懷其惠。永 樂初,舉於鄉,擢營繕主事,陞屯田郎中。居官儉約,不 改其操。」

余鼎

按《江西通志》:「鼎字正安,號南坡,復升之子。登永樂甲 申進士,授翰林修撰,博學能文,與修《聖學心法》及《高 廟實錄》,遷侍講,主試春闈。尋上章乞歸。」

余福

按《泉州府志》:「福字萬祥,惠安人。弱冠登永樂四年進 士,奉詔還鄉讀書。起為行人,使交州慰撫降附,土人 喜其不擾。使還,擢知撫州府,御吏嚴肅,案無冤滯。丁 外艱歸,服闋,改知平陽、九江二府。坐疾惡太嚴,降寧 波府同知。丁內艱,再起同知太平府,遂致仕。家居卒 年七十二。」

余思寬

按《浙江通志》:「思寬,字仲容,遂安人。登永樂乙未進士, 授河南道監察御史。性廉潔剛介,巡歷直隸、江西等 處,除奸剔蠹,克振風紀。服闋,補湖廣道,考治行第一, 仕至廣東按察司副使。」

余謙

按《荊州府志》:「謙,宜都人。宣德乙卯薦入翰林。正統間, 預修《宣宗實錄》,授中書舍人。蒞事內閣,陞吏部郎中。 天順間,陞順天府丞,進東宮侍書。奉題聖烈慈壽皇 后神主,進太僕寺卿。預修《英宗實錄》,陞太常寺卿。」

余俊

按《陝西通志》:「俊,平涼舉人。宣德、正統間,歷任介休、聞 喜二縣教諭,俱教有成效,陞成都府教授,卒。」

余馥

按《浙江通志》:「馥字存美,遂安人。登正統十三年進士, 授南京監察御史,巡蘇、松、常、鎮四郡,風裁凜然。陞江 西按察使僉事,總督京漕,陞副使。長河洞賊朱紹綱 謀叛,督兵討之,生擒紹綱等七十餘人。賊平,陞福建 右參政,復陞江西按察司,進左布政使。卒於官。」

余子俊

按《明外史余子俊傳》:「子俊,字士英,青神人。父祥,戶部 郎中。子俊舉景泰二年進士,授戶部主事,進員外郎。 在部以廉幹稱,出為西安知府。成化初,有司上治行 當旌者,子俊為首。以林聰薦,為陝西右參政,擢右布 政使。六年,轉左,調浙江,拜右副都御史,巡撫延綏。用 軍功,進左副都御史,移撫陝西,召為兵部尚書,以母」 憂歸。服闋,拜戶部尚書,尋加太子太保。二十年命兼 左副都御史,總督大同、宣府軍務。其冬還朝。明年復 出行邊,疏請還京。帝入蜚語,命改左都御史,巡撫大 同。中官韋敬讒子俊假修邊,多侵耗。帝怒,遂落太子 太保,致仕去。時二十二年二月也。明年,兵部缺尚書。 帝悟子俊無罪,復召任之,仍加太子太保。孝宗嗣位, 以先朝老臣待之。卒,贈太保,諡肅敏。

余靖

按《建寧縣志》:「靖,字乂安里心保人。由國子生授武定 知州,改知鄖州。撫字多方,深得治體。及考滿,百姓皆 泣留之,至京遂引年乞歸。」

余志

按《建寧縣志》,「志字志學,隆之子也。以貢入太學,中南 畿鄉薦,登天順甲申進士,授刑部主政。奉審決宣府 等處重獄,皆平允得情,歸陳《備邊》十二策。志性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