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埜
按《建陽縣志》:「埜,字文之,熹仲子也。淳祐間,蔭補迪功 郎,差監湖廣德清縣戶部贍軍酒庫。後文公十一年 卒,贈朝散大夫。」
朱在
按《建陽縣志》:在,字叔敬,熹季子也。以蔭補官,嘉定初, 除籍田令。應詔上封事,除將作監主簿,累蔭大理寺 正,知南康軍,改知衡州、湖州,俱不赴,奉祠。既起知信 州,入對,以「進學問、振紀綱」為言,除提舉浙西常平茶 鹽公事,加右曹郎兼知嘉興府。召為司農少卿,充樞 密副都承旨,出為兩浙運副。寶慶丙戌,權工部侍郎, 除工部右侍郎。丐外,除寶謨閣待制、知平江府。秩滿, 遷煥章閣待制、知袁州。奉祠,沒於家。
朱應元
按《萬姓統譜》:「應元,字見則,震之子。初教授靖江府,歷 官淮東安撫司機宜文字。未幾,除監察御史,崇政殿 說書。首劾時宰,去之。後為丁大全所忌,左遷。尋復除 監察御史,陞右文殿侍講。會星變,賈似道當國,眾畏 縮莫敢言,應元極陳時政,由是遷起居舍人,即日斥 去。」
朱舜庸
按《尚友錄》:「舜庸,建康人,好古博雅,嘗編《金陵遺事》,積 二十年,自里巷口傳仙佛之書,無不研綜。慶元中,留 守吳琚為之銓次,目曰《續建康志》。」
朱天錫
按《吳縣志》:「天錫,嘉定十年,知丹陽縣,盡心撫字,留意 學斆。十四年,以通直郎知武進,擢知台州。」
朱伯陽
按《萬姓統譜》,伯陽字士元,歙人。外祖汪綱帥越,以嘉 定寶璽推恩,奏補將仕郎,調湖州長興簿。邑俗悍戾, 殺人持血刃自首,率以為常,伯陽每以柔道化服之, 咸稱曰「佛子。」通判安慶府。安慶府城西北連高岡,壕 塹淺狹,朝省役沿江諸軍數千人浚之。隆冬地凍高 岸,役者多被覆壓,前後死者千餘人。伯陽攝州事,首 條其害,即得停役。性剛介,所至以清敏著稱。官至朝 奉大夫,卒,年六十三。子世多,好學,世其家。
朱鑑
按《建陽縣志》:「鑑字子明,熹嫡長孫,塾之子也。蔭補迪 功郎,累遷奉直大夫,湖廣總領。寶慶間,遷居建安之 紫霞洲,建熹祠於所居之左。子孫入建安自鑑始。」
朱洪範
按《尚友錄》:洪範字子翁,文公從孫。家貧苦學,常館于 胡舜卿之門。舜卿深于《易》,洪範得其傳。未幾,舜卿卒, 子幼,洪範以《易》授之。嘗語人曰:「學不可私,教不可吝。 使胡舜卿不授予易,其子能世易邪?」登寶祐元年第, 歷任縣尉、臨江軍教授、武夷書院山長,一以古道,虀 鹽度日,俸有餘輒以裨公用。嘗曰:「士大夫居官,得如 假館授徒足矣。」聞者高其廉。
朱之純
按《萬姓統譜》:「之純,休寧人。寶祐間,游太學,有聲。時董 宋臣之黨用權,天下側目,之純率諸生抗疏,請斥去 妖邪,以清肅朝綱。咸淳間,授平江府教授,以祿不及 親,隱居不出。」
朱夢炎
按《萬姓統譜》:「夢炎字明叔,良五世孫。幼穎悟,以蔭授 將仕郎,轉真州司法參軍,咸稱廉敏,性倜儻,善持論, 見義必為。有《欒江倡和集》。」
朱龍文
按《尚友錄》:「龍文字鼎臣。自幼刻意問學,父蚤世,母教 之甚嚴。旁舍雞初鳴,即促起讀,率以為常,由是六經、 百氏之書靡不淹貫,遂以《易》魁鄉試。比登第,主高郵 興化簿。會寶應有訟葑田者,久而未成,漕司檄使按 治,片言而服。咸淳間,為揚州僉廳,制司有疑獄,歷十 餘年不能明,案牘山積,以示之,一披閱即得其情。賈」 似道專政,士欲速化者奔走其門,龍文終身不以姓 名交。其不干進如此。子德修、力修、進修
朱煥文
按《萬姓統譜》:煥文,字實甫,弱冠有聲。胄監初署迪功 郎,教授池州,後以湖州教授致仕。屬文明敏清麗,尢 善於詩。嘗寄內弟馬端臨一聯云:「江山千里俱頭白, 骨肉十年終眼青。」有《北山稿》若干卷。龍文、煥文,俱安 吉人。
朱熠
按《宋史朱熠傳》:「熠,溫州平陽人。端平二年武舉第一, 遷閤門舍人,差知沅州,改橫州,復為閤門舍人,知雷 州。入對為監察御史,論罷久之,授帶御器械兼幹辦 皇城司,差知興國軍,遷度支郎官,拜監察御史兼崇 政殿說書,擢右正言、殿中侍御史兼侍講,遷侍御史。 寶祐六年,遷左諫議大夫,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 院事、同知樞密院事。開慶元年,拜參知政事,兼權知 樞密院事。景定元年,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兼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