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規措使,潁州郡伯。仲謙子長賡,河東山西道行中 書省參議。二庾,平陽路提舉學校。三廙,近侍局奉御。 五膺,東平路觀農使,追封潁川侯,諡莊敬。」
陳規
按《金史陳規傳》:「規字正叔,絳州稷山人。明昌五年詞 賦進士,南度為監察御史。貞祐四年,出為徐州帥府 經歷官。正大元年,召為右司諫,數上章言事。尋權吏 部郎中。未幾,坐事解職,改充補闕。後出為中京副留 守,未赴卒。子良臣。」
元
陳祐
按《元史陳祐傳》:「祐一名天祐,字慶甫,趙州寧晉人。世 業農。祖忠,博究經史,鄉黨皆尊師之。既歿,門人諡曰 『茂行先生。祐少好學,家貧,母張氏嘗剪髮《易》書使讀 之,長遂博通經史。時諸王得自辟官屬,歲癸丑,穆王 府署祐為其府尚書。王既分土陝洛,表祐為河南府 總管,以清慎見稱。至元二年,調官法行,改南京路治』」 中。三年,授嘉議大夫、衛輝路總管。六年,置提刑按察 司,首以祐為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使。還朝,除僉中 興等路行尚書省事。朝廷大舉伐宋,遣祐僉軍山東。 十二年,授南京總管,兼開封府尹。十四年,遷浙東道 宣慰使,遣祐檢覆慶元、台州民田。及還新昌,值玉山 鄉盜起,倉卒不及為備,遂遇害。詔贈浙江等處行中 書省左丞,追封河南郡公,諡「忠定。」
陳天祥
按《元史陳祐傳》:「祐弟天祥,字吉甫,因兄祐仕河南,自 寧晉徙家洛陽。天祥少隸軍籍,善騎射。中統三年,李 璮叛,據濟南宣慰司,承制以天祥為千戶。事平罷歸, 居偃師南山,躬耕讀書,從之遊者甚眾。其居近緱氏 山,因號緱山先生。至元十一年,起家從仕郎,郢、復州 等處招討司經歷。十三年,興國軍以籍兵器致亂,行」 省命天祥權知本軍事,復權知壽昌府事。二十一年, 拜監察御史。二十二年,朝廷錄天祥從軍渡江及平 興國、壽昌之功,擢吏部郎中。二十三年,除治書侍御 史,命理算湖北、湖南行省錢糧。時桑哥竊國柄,誣天 祥以罪,遇赦得釋。二十八年,擢行臺侍御史,未幾,以 疾辭歸。三十年,授燕南河北道廉訪使。元貞元年,改 山東西道廉訪使,任滿辭去。大德三年,遷河北、河南 廉訪使,以疾不起。六年,陞河南行臺御史中丞,謝病 去。七年,召拜集賢大學士,商議中書省事,被召還京。 至是,且一歲,未嘗得見帝言事。八年,移疾謝去。九年, 拜中書右丞、議樞密院事,提調諸衛屯田使者,以年 老辭。延祐三年四月,卒於家,年八十。累贈「推忠正義 全德佐理功臣」,追封趙國公,諡文忠。
陳孚
按《元史陳孚傳》,「孚字剛中,台州臨海人。幼清峻穎悟, 讀書過目輒成誦,終身不忘。至元中,孚以布衣上《大 一統賦》,江浙行省為轉聞於朝,署上蔡書院山長。考 滿,謁選京師。二十九年,世祖命梁曾以吏部尚書再 使安南,選南士為介,朝臣薦孚博學有氣節,調翰林 國史院編修官,攝禮部郎中,為曾副。陛辭,賜五品服」, 佩金符以行。三十年正月至安南,世子陳日燇以憂, 制不出郊迎,又不由陽明中門入。孚回館,致書詰以 不廷之罪,往復三書,宣布威德,辭直氣,壯其所贈,孚 悉卻之。使還,除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帝欲寘 之要地,而廷臣頗嫉忌之,遂除建德路總管府治中, 再遷治中衢州,所至多著善政。秩滿,復請為鄉郡,特 授奉直大夫、台州路總管府治中。大德七年,詔遣奉 使宣撫循行諸道,時台州旱,民饑,道殣相望,江浙行 省檄浙東元帥脫歡察兒發粟賑濟,而脫歡察兒怙 勢立威,不卹民隱。孚遂詣撫,使愬其不法,宣撫使按 實,坐其罪,命有司亟發倉賑,饑民賴以全活者眾,而 孚亦以此致疾,卒於家,年六十四。
陳思濟
按《元史陳思濟傳》:「思濟,字濟民,柘城人也。以才器見 稱於時輩間。世祖在潛邸,聞其名,召之以備顧問。既 即位,始建省部,俾掌敷奏,事無巨細,悉就準繩。除右 司都事。至元五年,遷承務郎,同知高唐州事,以績最 聞。拜監察御史,授奉訓大夫,知沁州。遷中順大夫,同 知紹興路總管府事,轉同知兩浙都轉運司事,調陝」 西漢中道提刑按察副使。二十三年,加少中大夫,同 知浙東道宣慰司事。時兩淮鹽課不敷,授嘉議大夫、 兩淮都轉運使。奸弊盡革,商賈通行,歲課以足。擢嶺 北湖南道肅政廉訪使,改池州路總管,累遷中議大 夫,僉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事。大德五年卒。贈正 議大夫、吏部尚書,追封潁川郡侯,諡《文肅》。
陳玉
按《山西通志》:玉,孟縣人。父纖,屢立大功,授汾西大將 軍。時直金亂,兵戈滿地,玉惻然曰:「軍民何罪,而陷於 死地,正丈夫用命之秋。」遂捐軀濟難,憤勇而前,保於 東山。世祖嘉之,命懸帶金牌,授龍虎衛上將軍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