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2 (1700-1725).djvu/83

此页尚未校对

守、京畿長史、黃門郎、假儀同三司。」

源彪

按《北齊書源彪傳》,「彪字文宗,西平樂都人也。父子恭, 魏中書監、司空、文獻公。文宗學涉機警,少有名譽。魏 孝莊永安中,以父功賜爵臨潁縣伯,除員外散騎常 侍、涼州大中正,遭父憂去職。武定初,服闋,吏部召領 司徒記室、祠部郎中,轉太子洗馬。天保元年,除太子 中舍人。乾明初,出為范陽郡守。皇建二年,拜涇州刺」 史。文宗以恩信待物,甚得邊境之和。天統初,入為吏 部郎中,遷御史中丞。尋除散騎常侍,仍攝吏部,加驃 騎大將軍、屬秦州刺史。文宗為治,如在涇州時。尋加 儀同三司。武平二年,徵領國子祭酒。三年,遷祕書監。 七年,周武平齊,授儀同大將軍、司成下大夫。隋開皇 初,授莒州刺史。六年卒。

源文舉

按《北齊書源彪傳》:「彪弟文舉,有才幹,歷尚書比部二 千石郎中、定州長史,帶中山郡守,卒於太尉長史。」

源雄

按《隋書源雄傳》,「雄字世略,西平樂都人也。祖懷,父纂, 俱為魏隴西王。雄少寬厚,偉姿儀,在魏起家祕書郎, 尋加征討將軍。屬其父為高氏所誅,雄變姓名西歸 長安。周太祖見而器之,賜爵隴西郡公。後從武帝伐 齊,以功授開府,改封朔方郡公,拜冀州刺史。時以突 厥寇邊,徙雄為平州刺史。未幾,檢校徐州總管。及高」 祖為丞相,尉迥作亂時,雄家累在相州,迥潛以書誘 之,雄卒不顧。進位上大將軍,拜徐州總管。後數歲,轉 懷州刺史,尋遷朔州總管。伐陳之役,為行軍總管,從 秦王俊出信州道。及陳平,以功進位上柱國。賜子崇 爵端氏縣伯,褒為安化縣伯。復鎮朔州,乞骸骨,卒於 家。子崇嗣。

源師

按《隋書源師傳》,「師字踐言,河南雒陽人。早有聲望,起 家司空府參軍事,稍遷尚書左外兵郎中。周武帝平 齊,授司賦上士。高祖受禪,除魏州長史,入為尚書考 功侍郎,仍攝吏部。朝章國憲,多所參定。十七年,歷尚 書左右丞,以明幹著稱。時蜀王秀頗違法度,乃以師 為益州總管司馬。俄而秀被徵,秀恐京師有變,將謝」 病不行,師數勸之,不可違命,秀乃從徵。秀廢之後,益 州官屬多相連坐,師以此獲免。後加儀同三司。煬帝 即位,拜大理少卿,轉刑部侍郎。師居職強明,有口辯 而無廉平之稱。未幾卒官。有子崑玉。

源崇

按《隋書源雄傳》:「雄子崇,官至儀同,大業中,自上黨贊 治入為尚書虞部郎。及天下盜起,將兵討北海,與賊 力戰而死,贈正議大夫。」

源乾曜

按《唐書源乾曜傳》,「乾曜,相州臨漳人。祖師民,隋刑部 侍郎。父直心,高宗時太常伯,流死嶺南。乾曜第進士, 神龍中以殿中侍御史黜陟江東,奏課最,頻遷諫議 大夫。開元初,邠王府吏犯法,元宗敕左右為王求才。 長史,太常卿姜晈薦乾曜,自梁州都督召見,擢少府 少監,兼邠王府長史,累進尚書左丞。四年,拜黃門侍」 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踰月,與姚崇俱罷。會帝東幸, 以京兆尹留守京師,治尚寬簡,人安之。八年,復為黃 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進位侍中。東封還,為尚書 左丞相、兼侍中。久之,罷侍中,遷太子少師,避祖名更 授少傅、安陽郡公。卒,贈幽州大都督。乾曜性謹重,歷 官皆以清慎恪敏得名。

源光裕

按《唐書源乾曜傳》,「乾曜族孫光裕,亦有名,居官號清 愿,撫諸弟友義。為中書舍人,與楊滔、劉令植同刪著 《開元新格》。歷尚書左丞,會選諸司長官為刺史,光裕 任鄭州,為世良吏,卒官。」

源洧

按《唐書源乾曜傳》:「乾曜族孫光裕,光裕子洧,以雍睦 保家,士友推之。天寶中為給事中、襄州刺史。安祿山 犯河、洛,為江陵大都督長史以禦賊。卒贈禮部尚書, 諡曰懿。」

源休

按《唐書朱泚傳》:「初,源休為京兆尹,使回紇,將還,盧杞 畏其辯,能結主恩,次太原,奏為光祿卿。休怨望,故導 泚僭號,為調兵食,署拜百官,事一咨之,時謂其逆甚 於泚。脅辱大臣,多殺宗室子孫,幾於盡與。姚令言勸 泚圍奉天,晝夜為賊謀,二人爭自比蕭何。休收圖籍, 貯府庫,人皆笑,謂為火迫酇侯。」

源獲

按鄭樵《通志》:「獲建隆登第。」

源永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