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3 (1700-1725).djvu/4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潘時正

按《萬姓統譜》:「時正永樂中為濟寧同知,存心公恕,長 於撫字。建言開通河道,自濟寧直抵臨清。朝廷嘉之, 至今漕運賴其利。」

潘文奎

按《萬姓統譜》:「文奎,字景昭,浙江永嘉人。宣德初,由左 春坊司直郎陞府同知。清慎寬厚,有豈弟之德。其文 章詞翰,為當時所重。修《國史》,七秉文衡,陞福建布政 司參議。」

潘諒

按《武進縣志》:「諒,字友貞,宣德丙午中式,歷官禮部郎 中。以資久,會推禮部侍郎。繼祖母訃至,諒承重。服闋, 改南吏部郎中,陞臨江守。以平易寬大為政,不務赫 赫,致仕歸。」

潘禋

按《明外史李慶傳》:「宣德二年,安遠侯柳升討黎利,慶 參贊其軍事,奉詔擇部曹賢能自隨。師入交阯,連破 賊柵,至鎮夷關,升意殊輕賊,不為備,中伏敗沒,潘禋 死之。禋,鄞人,以後軍都事從禋,嘗勸升宜持重,廣偵 探,引芹站、寧橋事為戒。升不聽。升敗,禋格鬥死。」

潘榮

按《明外史潘榮傳》:「榮字尊用,龍谿人。正統十三年進 士。犒師廣東,還,除吏科給事中。景泰初,疏論停起復、 抑奔競數事,帝納之,尋進右給事中。天順中,使琉球, 還,遷都給事中。成化六年,遷南京太常少卿。又七年, 就擢戶部右侍郎。尋改右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 十七年,召為戶部左侍郎。南京戶部尚書黃鎬罷,以」 榮代之。孝宗嗣位,謝政歸。久之卒。贈太子少保。

潘本愚

按《廣東通志》:「愚字克明,博羅人。景泰二年進士。授戶 科給事中,改刑科。封駁有聲,出知福建興化府。政肅 而明,公而惠,興學厚民。以憂去,起知漳州,卒於官。」

潘禮

按《河南通志》:「禮,歸德人,天順中進士,授戶科給事中, 剛直敢言,累遷工部左侍郎。奉敕理易州廠,累疏乞 休。」

潘稹

按《萬姓統譜》:「稹,字景微,合肥人。天順進士,任御史。亮 節直聲,為流輩所推,歷官左布政使。」

潘時雍

按《萬姓統譜》:「時雍,錢塘人。性簡淡力學,隱居郡城之 東,號灌園生。」詩多奇語,字亦遒勁,為徐大章賦《獨樹 軒》詩,膾炙人口。

潘廷桂

按《江夏縣志》:「廷桂號貞菴,為郡諸生,幼而孝,母病,親 侍湯藥,籲天請代。成化二年,以明經授江西南昌府 經歷。父隨任,卒於署。廷桂奉柩歸,猝遇颶風於鄱陽, 舟盡覆。廷桂度不免,以繩繫棺於身,誓死相隨。忽風 送至一洲,得免歸葬。提學薛綱旌其閭曰『純孝格天』。」

潘蕃

按《明外史潘蕃傳》:「蕃字廷芳,崇德人。初冒鍾姓,既顯 始復。成化二年,舉進士,授刑部主事,歷郎中。雲南鎮 守中官錢能為巡撫王恕所劾,詔蕃按,盡得其實。出 為安慶知府,改鄖陽,累遷山東、湖廣左、右布政使。弘 治九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兼提督松潘軍務, 宣布威信,蠻人畏服。遷南京兵部右侍郎,就改刑部。」 十四年進右都御史,總督兩廣。黎寇符南蛇亂海南, 聚眾數萬。蕃調狼、土兵斬之,平賊巢千二百餘所。論 功,進左都御史。思恩知府岑濬與田州知府岑猛相 讎殺,攻陷田州,猛窮乞援。蕃與鎮守太監韋經、總兵 官伏羌伯毛銳集兵討之。濬死,傳首軍門,盡平其地。 蕃奏「思恩宜設流官,猛構兵失地,宜降同知,俾還守 舊土。」兵部尚書劉大夏議,「猛世濟兇惡,不宜歸舊治, 請降為千戶,徙之福建。」帝從之。正德改元,入為南京 刑部尚書。踰年致仕。初,蕃去兩廣,岑猛據田州,不肯 徙。知府謝湖畏猛悍,亦逗遛。事聞,逮湖。湖委罪蕃、經 銳及大夏。劉瑾方惡大夏,遂并逮四人。大夏以不從 蕃言為罪,而蕃亦坐不能撫猛,俱謫戍肅州。瑾誅,蕃 以原官致仕。六年卒。

潘府

按《明外史潘府傳》:「府字孔修,上虞人。成化末舉進士。 值憲宗崩,孝宗踐阼,甫二十日,禮官請釋衰易素,帝 不許。府見帝可與有為,因上疏請行三年喪,詔輔臣 會禮官詳議,並持成制,寢不行。謁選,得長樂知縣,遷 南京兵部主事,陳軍民利病七事。父喪除,補刑部,以 便養乞南,改南京兵部,遷武選員外郎。尚書馬交升」 知其賢,超拜廣東提學副使。以母老乞休,不待命輒 歸。已而吏部尚書楊一清及巡按御史吳華屢薦其 學行,終不起。嘉靖改元,言官交薦,起太僕少卿,改太 常,致仕。既歸,布衣蔬食,惟以發明《經傳》為事。年七十 三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