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7 (1700-1725).djvu/104

此页尚未校对

楊克讓

按《宋史楊克讓傳》:「克讓字慶孫,同州馮翊人。晉末舉 進士不第,州將劉繼勳辟為戶曹掾。漢乾祐中,本府 節度張彥成表授掌書記。顯德二年,調授鳳翔府司 錄參軍,改延州觀察推官,累加朝散大夫。乾德六年 知果州。開寶三年,就命為四川轉運副使,蜀民懷其 善政,璽書褒美。代歸闕下,疏民利病十事。昇州平,就」 知州事。太平興國初,就加刑部郎中、知大名府。會錢 俶、陳洪進來歸疆土,以克讓為兩浙西南路轉運使。 四年,徙知廣州。明年,卒。克讓少好學,歷官廉謹幹局, 所至有聲。

楊澈

按《宋史楊徽之傳》:「澈字晏如,徽之宗人也,世家建陽。 父思進,晉天福中北渡海,因家於青州之北海,累佐 使幕。澈幼聰警,建隆初,舉進士,調補河內主簿,再遷 青州司戶參軍。知州張全操多不法,澈鞫獄平允,無 所阿畏。太祖知其名,召試禁中,改著作佐郎,出知渠 州。江南平,改通判虔州,遷右贊善大夫,知淄州,三遷」 祠部員外郎,累轉祠部郎中。咸平初,遴選王府僚佐, 以澈為雍王府記室參軍。景德初,車駕幸《澶淵》,王為 東京留守,澈遷兵部郎中,充留守判官,坐輔導不善 免官。未幾,起為祠部郎中,卒。子巒,淳化進士,職方員 外郎。

楊重進

按《宋史賀令圖傳》:「楊重進,太原人。少有膂力。周祖鎮 大名,以隸帳下。廣順初,補衛士。宋初,累遷至內殿直 都虞候。太平興國初,改龍衛軍都校,領徐州刺史。從 征太原,出為萊州刺史。隨曹彬北征,為右廂排陣使, 改武州防禦使、高陽關都部署。會契丹兵至,與之力 戰,沒於陣。」

楊守一

按《宋史楊守一傳》:「守一字象先,其先河南洛陽人。唐 末避亂,徙家宋、鄭間。守一稍通《周易》及《左氏春秋》,事 太宗於晉邸。太宗即位,補右班殿直。太平興國中,出 護登州兵,召還監儀鑾司,累遷西頭供奉官,改翰林 學士。守一初名守素,至是詔改之。八年,改判四方館 事。雍熙中,詔護遷雲、朔歸附,安慶兵屯於潞州。三年」, 轉內客省使。端拱元年,授宣徽北院使、簽署樞密院 事。是秋,卒,年六十四,贈太尉。守一性質直勤謹,無他 材術。子安期,歷國子博士,坐事貶卒。安期子夢,得,進 士及第。

楊瓊

按《宋史楊瓊傳》:「瓊,汾州西河人。幼事馮繼業,以材勇 稱,太宗召置帳下。即位,隸御龍直,三遷神勇指揮使。 從征太原,以功補御龍直指揮使。雍熙初,改弩直都 虞候,拜單州刺史。至道初,召還共職。明年,徙知霸州, 改防禦使,靈慶路副都部署,河外都巡檢使。賊累寇 疆,瓊固捍有功。咸平二年,命為涇原儀渭邠寧環慶」 清遠軍、靈州路副都部署,尋徙鎮、定、高陽關三路押 策先鋒,屯定州之北。明年,副王超為鎮州都部署,再 遷環慶,徙定州。四年,召還,以鄜州觀察使充靈、環十 州軍副都部署兼安撫副使。賊寇清遠,出兵為援,逗 遛不進。城陷,瓊卻師,退保洪德砦,寇威寖熾,未嘗交 一鋒。事聞於上,命削官,長流崖州,移道州。景德初,起 為右領軍衛將軍,累遷左領軍衛大將軍、領賀州團 練使、知兗州。五年,卒,年六十七。錄其子舜臣為奉職。 長子舜賓,內殿崇班、閤門祗候。

楊業

按《宋史楊業傳》,「業,并州太原人。幼倜儻任俠,善騎射。 弱冠事劉崇,以驍勇聞,累遷至建雄軍節度使。太宗 征太原,業勸其主繼元降。繼元既降,帝召見業,以為 右領軍衛大將軍,還授鄭州刺史。會契丹入鴈門,業 領麾下擊之,以功遷雲州觀察使。雍熙三年,大兵北 征,以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命業副之,以蔚州」 刺史王侁護其軍,拔雲、應、寰、朔四州。會曹彬之師不 利,班師,美等歸代州。未幾,詔遷四州之民於內地,令 美等以兵護之。時契丹國母蕭氏領眾十餘萬,復陷 寰州,業謂美等曰:「今遼兵益盛,不可與戰。但領兵出 大石路,先遣人密告雲,朔州守將,俟大軍離代州日, 令雲州之眾先出。我師次應州,契丹必來拒,即令朔 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道,遣強弩千人列於谷口,以 騎士援於中路,則三州之眾保萬全矣。」侁沮其議。業 曰:「業非避死,蓋時有未利。今君貴業以不死,當為諸 公先。」將行,指陳家谷口曰:「諸君於此張步兵強弩為 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美 即與侁領麾下兵陣於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 邏臺望之,以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兵離谷口, 美不能制。俄聞業敗,即麾兵卻走。業力戰,自午至暮, 果至谷口,望見無人,即拊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力戰, 身被數十創,馬重傷不能進,遂為契丹所擒,其子延 玉亦沒焉。業不食三日死。贈太尉、大同軍節度,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