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8 (1700-1725).djvu/10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剚刃太祖,全義止之曰:「吾為李罕之兵圍河陽,死在

朝夕,而梁兵出之,此恩不可忘也。」累拜中書令,兼領 忠武陝虢鄭滑河陽節度使,判六軍諸衛事、天下兵 馬副元帥,封魏王。及梁亡,全義因去梁所賜名,請復 其故名。莊宗加拜全義太師、尚書令,改封齊王。同光 四年,趙在禮反於魏,大臣皆言明宗可將,莊宗疑之, 不欲遣也。全義力以為言,莊宗乃從。已而明宗至魏 反,全義以憂卒,年七十五,諡曰「忠肅。」

張源德

按《五代史張源德傳》,「源德不知其世家,或曰本晉人 也,少事晉,無所稱,從李罕之以潞州叛晉降梁。梁太 祖時,源德自金吾衛將軍為蔡州刺史。梁貞明三年, 守貝州,晉王以兵五千攻源德,源德堅守不下,晉軍 塹而圍之。當此時,晉已先下全燕,而鎮、定皆附於晉, 自河以北,山以東,四面千里,六鎮數十州之地皆歸」 晉,獨《貝》一州圍之,踰年不可下。源德守既堅,而貝人 聞晉已盡有河北,城中食且盡,乃勸源德出降,源德 不從,遂見殺。

張策

按《五代史·張策傳》:「策字少逸,河西燉煌人也。父同,為 唐容管經略使。策少聰悟,好學,通章句。父同居洛陽 敦化里,浚井得古鼎,銘曰:『魏黃初元年春二月,匠吉 千。同以為奇。策時年十三,居同側,啟曰:『漢建安二十 五年,曹公薨,改元延康。是歲十月,文帝受禪,又改黃 初。是黃初元年無二月也,銘何謬耶』?同大驚異之。梁』」 太祖兼四鎮,辟鄭滑支使,以母喪解職。服除,入唐,為 膳部員外郎。華州韓建辟判官,建徙許州,遣策聘於 太祖,太祖見而喜曰:「張夫子至矣!」遂留以為掌書記, 薦之於朝,累拜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太祖即位,遷工 部侍郎。開平二年,拜刑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遷中書侍郎,以風恙致仕,卒於洛陽。

張歸霸

按《五代史張歸霸傳》:「歸霸,清河人也。末帝娶其女,是 為德妃。歸霸少與其弟歸厚、歸弁俱從黃巢,巢敗東 走,歸霸兄弟乃降梁。秦宗權攻汴,歸霸戰數有功。張 晊軍赤岡,以騎兵挑戰,矢中歸霸,歸霸拔之,反以射 賊,一發而斃,奪其馬而歸。太祖從高丘望見,甚壯之。 光化二年,權知邢州,遷萊州、曹州刺史。開平元年,拜 左驍衛上將軍。二年拜河陽節度使。以疾卒。」

張歸厚

按《五代史張歸霸傳》:「歸霸弟歸厚,字德坤,為將善用 弓槊,能以少擊眾。張晊屯赤岡,歸厚與晊獨戰陣前, 晊憊而卻,遂大敗。太祖大悅,以為騎長。太祖與鄆兵 遇,歸厚以數十騎衛太祖還,馬中矢僵,持槊步鬥,體 被十餘箭。歸遷右神武統軍,歷洺、晉、絳三州刺史,與 晉人屢戰,未嘗屈。乾化元年,拜鎮國軍節度使,以疾」 卒。子漢卿,梁亡,誅族。

張歸弁

按《五代史張歸霸傳》:「歸霸弟歸弁為將,亦善戰,開平 初,為滑州長劍指揮使。子漢融,梁亡族誅。」

張漢傑

按《五代史張歸霸傳》:「歸霸子漢傑,事末帝為顯官,用 事。梁亡,唐莊宗入汴,遂族誅。」

張仁愿兄仁潁

按《五代史張存敬傳》:「存敬子仁愿,有孝行。存敬卒,事 其兄仁潁,出必告,反必面,如事父之禮。仁愿曉法令, 事梁、唐、晉,常為大理卿,卒贈祕書監。」

張格弟播

按《十國春秋》,前蜀張格字義師,或云其小字,世為河 間人,唐左僕射濬之次子也。少負才俊邁而尚矯譎, 有父風。乾寧三年,濬致仕,居長水縣別墅。德王廢立 之際,濬寓書諸蕃,圖匡復,不果。梁王全忠將謀篡代, 乃令楊麟率健卒圍其墅殺之,格奔成都,高祖擢為 翰林學士。武安元年,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累加右 僕射、太傅。梁使盧玭等來聘,推高祖為兄,印文有曰 「大梁入蜀之印。」格白高祖曰:「唐故事,奉使四裔,其印 文類此。今梁以兄事陛下,奈何以外域卑我?」高祖欲 殺使者,格曰:「梁有司過也,不可絕兩國歡。」格由是益 見信任。居無何,太子元膺之變起,時後主封鄭王,年 最幼,而順聖太后為賢妃,有寵,陰令飛龍使唐文扆 以金百鎰貽格,諷格請立鄭王為皇太子。格心動,乃 夜為表示功臣王宗侃等,詐言受密旨,眾皆署名,後 主遂得立。是時,文扆居中用事,格附比於外。及後主 嗣皇帝位,文扆既獲罪死,王宗弼方柄用,貶格茂州 刺史,頃之,再貶維州司戶。乾德六年,復以格為中書 侍郎、同平章事,在位無所短長。國亡,隨唐工部尚書 任圜入洛。格弟播,小字興師,《長水之難》作,奔於鳳翔。 唐昭宗賜姓名曰「李儼」,命宣諭淮南。

張崇

按《十國春秋》,吳張崇,慎縣人也。官至廬州觀察使。天 祐十三年,光州將王言作亂,崇不俟命,引兵討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