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8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託,調工部營膳郎中。建文初,遷陝西參議。會邊儲告 匱,乃增價糴糧,遠近爭輸之,民賴以濟。遷參政,卒於 官。」

楊大中

按《萬姓統譜》:「大中,臨海人。博學洽聞。仕元為祕書著 作郎,致仕家居。洪武中,遣行人齎楮幣聘之,留文淵 閣數月,以老聵歸。所著《赤城志》及《隨手錄》三十卷。」

楊文

按《萬姓統譜》:「文,倉山人。甲辰領神鎗從征功,陞右軍 都督僉事,世指揮使。二十七年充總兵,率舟師鎮守 太倉,仍督浙江海船,召掌中都留守,充總兵,率十五 萬人征廣西。三十年,遼東練軍屯田,充總兵征鹵前 將軍,率京師、湖廣、江西兵征五開,擒殺蠻賊。建文初, 充總兵,屯開平。靖難兵起,宋忠敗,文移守遼,佐吳高」 時出兵攪北平。吳高削爵徙廣西,文專領遼東。《建文》 三年冬,文引兵萬餘掠薊州,殺戮極慘。《靖難》後,召文 還,憐其開國老將,得不死。永樂四年卒。世羽林右衛 指揮使。

楊節

按《萬姓統譜》節:「洪武末,徐州知州,為政以厚風俗為 務。州大疫,遣醫四出治療,躬自督視,又捐俸以給病 之貧者。喜獎拔士類,所薦士後皆知名。」

楊砥

按《明外史楊砥傳》:「砥字大用,澤州人。洪武末,由進士 授行人司右司副,歷官湖廣布政司參議。建文中,父 喪歸,廬墓側。成祖即位,起鴻臚寺卿,乞終制。服闋,擢 禮部左侍郎。坐巡視河渠失職,降工部主事,改禮部, 歷北京行太僕卿。砥剛介有守,尢篤孝行。母喪,哀毀 卒。」

楊本

按《河南通志》:「本,中牟人。通《易》學,曉兵法,建文時為鎮 撫。靖難兵起,本從李景隆往禦之,軍敗被執,不屈死。」

楊景

按《六合縣志》:「景,革除壬午,以陝西漢中衛百戶死于 王事,後以子洪貴,累贈後府都督,加贈昌平侯。」

楊宗昌

按《無錫縣志》:「宗昌,邑老儒,與同邑朱待用後先授經 於蘇州知府姚善家,教其子節。後善被戮,節戍遠邊, 二人間關徒步,護節以行,遂皆死於道中,人稱為『雙 義』。」

楊士奇

按《明外史楊士奇傳》:「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早孤 力學。建文初,集諸儒修《太祖實錄》。士奇用王叔英薦, 遂入翰林,與編修事。尋命吏部考諸儒,士奇策奏第 一,授吳王審理副。成祖即位,改編修,進侍講。永樂二 年,為左中允,進左諭德。士奇奉職甚謹,又善掩人過。 帝北巡,士奇留輔太子。十四年,進翰林學士。十九年」 改左春坊大學士。又明年,帝崩,太子即位,立。擢禮部 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尋進少保,復進少傅。修《太宗 實錄》,為總裁官。宣宗即位,修《仁宗實錄》,仍為總裁。宣 德十年,帝崩。皇太子方九齡,內廷頗有異議。士奇請 見太子於文華殿,頓首稱「萬歲。」群臣皆賀,浮議乃止。 正統三年進少師。中官王振大作威福,廷臣惴恐,而 士奇依違其間,無所救正。士奇既耄,子稷傲狠。或告 士奇,稷乃訐告者私事誑士奇。士奇輒信稷,稷惡日 甚。於是言官交章劾稷,下之理。士奇憂不能起。九年 卒。諡文貞。

楊榮

按《明外史楊榮傳》:「榮字勉仁,建安人。初名子榮。建文 二年進士,授編修。燕王即位,簡入內閣,為更名榮。進 修撰侍講。已進右諭德。五年,命往甘肅經略軍務,還, 進右庶子。明年,以父喪歸。既葬,起復視事。明年,母喪 乞歸。帝以北行期迫,不許。侍諸皇孫讀書文華殿,講 授有程度,皇太子稱之。進翰林學士。十六年,掌院事。」 十八年進文淵閣大學士。榮論事激發,不能容人過。 然善探人主意,談言微中。從北征,次榆木川。帝崩,榮 與少監海壽先馳報太子。太子即位,進太子少傅、謹 身殿大學士。仁宗崩,宣宗即位,進少傅。英宗即位,委 寄如舊,賜予相屬。五年乞歸展墓,還至武林驛而卒。 諡「文敏。」

楊善

按《明外史楊善傳》:「善字思敬,大興人。成祖起兵,預城 守有勞,授典儀所引禮舍人。永樂元年,改鴻臚寺序 班,進鳴贊,累進右寺丞。仁宗即位,擢本寺卿。正統六 年,擢禮部左侍郎。十四年,扈駕北征。及土木師潰,善 間行得脫。也先將入寇,改左副都御史,提督京城守 備。寇退,進右都御史。景泰元年,廷臣朝賀畢,循故事」, 相率賀於朝房。善獨流涕曰:「上皇在何所,而我曹稱 賀乎?」也先遣使議和,廷議簡四人為正副使,與偕行。 乃命善為正使,往奉上皇。還遷左都御史,加太子大 保。王振用事,善媚事之。至是又與石亨、曹吉祥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