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8 (1700-1725).djvu/42

此頁尚未校對

于下曲陽,斬張角弟寶。

張曼成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元年「三月庚子,南陽黃巾 張曼成攻殺郡守褚貢。六月,南陽太守秦頡擊張曼 成,斬之。」

張脩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元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張 脩反,寇郡縣。」《劉艾紀》曰:時巴郡巫人張脩療病愈 者,雇以五斗米,號為「五斗米師。」

張牛角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二年二月,黑山賊張牛角 等十餘輩並起,所在寇鈔。」

張純張舉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四年六月,漁陽人張純與 同郡張舉舉兵叛,攻殺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 楊終護、烏桓校尉公綦稠等,舉兵自稱天子,寇幽、冀 二州。五年九月,遣中郎將孟益率騎都尉公孫瓚討 漁陽賊張純等。十一月,公孫瓚與張純戰於石門,大 破之。六年春三月,幽州牧劉虞購斬漁陽賊張純。」

張超

按《後漢書張超傳》:「超字子並,河間鄚人也。留侯良之 後。有文才。靈帝時,從車騎將軍朱㒞征黃巾,為別駕 司馬。著賦、頌、碑、文、薦、檄、牋、書、謁、文、嘲凡十九篇。超又 善於草書,妙絕時人,世共傳之。」

張喜

按:《後漢書張酺傳》:「酺曾孫喜,初平中為司空。」

張溫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初平二年:「冬十月壬戌,董卓殺 衛尉張溫。」按此張溫應與太尉張溫為二人

張种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初平三年「夏四月,遣使者張种 撫慰山東。」

張濟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初平三年「五月,董卓部曲將李 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反,攻京師。六月戊午,陷長安城, 自為將軍。九月,李傕自為車騎將軍,郭汜後將軍,樊 稠右將軍,張濟鎮東將軍,濟出屯弘農。興平二年三 月,傕、汜相攻。六月庚午,張濟自陝來和。傕汜秋七月 為驃騎將軍,還屯陝。冬十月復反。」按此張濟應與司空張濟為二人

張義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興平二年「十二月,李傕來戰,大 司農張義戰沒。」

張芝

按王愔文,字志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學文為儒, 宗武為將,表太尉辟公車,有道徵皆不至,號「張有道。」 尢好草書,學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臨池 學書,水為之墨,下筆則為楷,則號「匆匆不暇草書。」為 世所寶,寸紙不遺。韋仲將謂之「草聖。」按後漢書張奐傳奐長子芝字

伯英

張昶

按:《後漢書張奐傳》:「奐子昶,字文舒,善草書。」

張猛

按《後漢書張奐傳》:奐為武威太守,其妻懷孕,夢帶奐 印綬,登樓而歌,訊之占者曰:「必將生男,復臨茲邦,命 終此樓。」既而生子猛,以建安中為武威太守,殺刺史, 邯鄲商州兵圍之急,猛恥見擒,乃登樓自燒而死,卒 如占云。

張道陵

按《神仙傳》:「道陵,沛國人,本太學生,博通五經,晚乃嘆 曰:『此無益於年命』。遂學長生之道。入蜀住鵠鳴山,市 藥合丹,丹成乃能分形作數十人。所居門前水池,常 乘舟戲其中,諸道士賓客盈座。常有一道陵對談而 真,道陵故在池中也。後白日沖天而去。」

張路斯

按《尚友錄》:路斯漢宣城令。夫人石氏,生九子,常釣於 焦氏臺,歸則體濕而寒。夫人問之,曰:「我龍也。蓼人鄭 祥遠,亦龍也。今日與我爭釣處寶殿,明日當戰,使九 子助我,我領絳綃兵,鄭領青綃兵。」明日眾射青綃中 之,九子皆化龍去。

張肅

按《蜀志劉璋傳》:「曹公征荊州,璋遣別駕從事蜀郡張 肅送叟兵三百人,并雜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肅為廣 漢太守。」

張松

按《蜀志劉璋傳》:「璋遣別駕張松詣曹公,曹公已定荊 州,走先主,不復存錄松。松以此怨,勸璋自絕,因說璋 曰:『劉豫州,使君之肺腑,可與交通』。璋皆然之。」

張儼

按《尚友錄》:「儼,餘杭人,好學,有賢德。遭漢末之亂,嘗開 圃種瓠,以所售錢造橋,不樂營利,鄉人重之。」

張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