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按《尚友錄》:伯麟字慶符,當塗人。少強學,不妄言笑,長 以氣豪,里中每慕古人奇節,人未之知也。紹興初,以 明經入太學,毅然詬面,直人短長,同舍生憚之。當是 時,秦檜主和議,百執事相戒以言,伯麟睹時事,常憤 之,因題齋壁云:「夫差而忘勾踐之殺而父乎?」同舍生 見之大駭,請朽其壁,毋令諜者知,事聞累君不淺。伯 麟曰:「大丈夫苟得一死,無所懼也。」檜方文致太平元 夕,都市張燈,伯麟出遊,過中貴人白諤門,見燈盛設, 取筆題其上,如齋壁所言。秦檜聞之,下伯麟于獄,棰 楚無全膚,流吉陽軍。檜死,伯麟釋回原籍。

張弼

按《尚友錄》:「弼,仙遊人,精于《易》,推明象數,出乎自得,隱 居不仕,賜號葆光處士。」

張九成

按《宋史張九成傳》:「九成,字子韶,其先開封人,徙居錢 塘。紹興二年,上將策進士,詔考官直言者置高等,九 成對策,擢寘首選,授鎮東軍簽判,吏不能欺,民冒鹺 禁。提刑張宗臣欲逮捕數十人,九成爭之,宗臣怒,九 成即投檄歸。趙鼎薦於朝,以太常博士召。既至,改著 作佐郎,遷著作郎,除浙東提刑,力辭,乃與祠以歸。未」 幾,召除宗正少卿。金人議和,九成持不可。秦檜惡之, 謫守邵州。丁父憂,既免喪,秦檜取旨,上曰:「自古朋黨 畏人主知之,此人獨無所畏,可與宮觀。」先是,徑山僧 宗杲善談禪理,從游者眾,九成時往來其問。檜恐其 議己,令司諫詹大方論其與宗杲謗訕朝政,謫居南 安軍。檜死,起知溫州。丐祠歸,病卒。寶慶初,諡「文忠。」

張子蓋

按《宋史張俊傳》:「俊姪子蓋,字德高,父宏應募從軍,戰 死。子蓋初從韓世忠討苗傅,補承信郎,累功遷武功 郎。紹興六年,劉猊大舉入寇,詔遣張俊會劉光世軍 勦之。子蓋從俊擊猊於藕塘,授閤門宣贊舍人。明年, 改江南東路馬步軍都總管。十一年,兀朮入廬州,俊 遣兵渡江,子蓋從王德會劉琦出清溪邀擊,金人大」 敗。十三年,帝幸俊第,授子蓋安德軍節度使。三十二 年春,金人攻海州急,以子蓋為鎮江府都統往援,即 日馳擊之,賊大敗,圍遂解。孝宗即位,召對,令招集勇 敢,相時而動。尋以疾還鎮江,卒,諡恭壯。

張澄

按:《宋史河渠志》:「紹興九年,以張澄奏請,命臨安府招 置廂軍兵士二百人,委錢塘縣尉兼領其事,專以濬 湖。」

張憲

按《宋史張憲傳》:「憲,岳飛愛將也。飛遣憲復隨州,敵將 王嵩不戰而遁,進復鄧州。金人渝盟,憲戰潁昌,戰陳 州,皆大捷,復其城。會秦檜主和,命飛班師,憲亦還。未 幾,檜與張俊謀殺飛,密誘飛部曲能告飛事者。時王 鵰兒以奸貪屢為憲所裁,檜使人諭之,妄言憲謀還 飛兵,令告王貴,使貴執憲。憲至,俊親行鞫煉,使憲自」 誣憲被掠無全膚,竟不伏。俊手自具獄告檜械憲至 行在,下大理寺坐死。紹興三十二年,追復閬州觀察 使,錄其家。

張去為

按《宋史張去為傳》:「去為,內侍張見道養子也。初為韋 太后宅提點官,累遷內侍省押班。去為與秦檜、王繼 先俱用事,升延福宮使,累遷至入內內侍省都知。恃 恩于外朝謀議,侍御史杜莘老劾其罪,帝不得已,令 去為致仕。及內禪,詔提舉德壽宮,修宮有勞,特遷安 慶軍承宣使。」

張大經

按《宋史張大經傳》:「大經,字彥文,建昌南城人。紹興十 五年,中進士第,宰吉之龍泉,有善政。諸司列薦,知儀 真,提舉湖南常平,提點湖北刑獄,尋移江東,除監察 御史,遷大理少卿,除侍御史,又除禮部尚書,以徽猷 閣學士知建寧府。未幾,移鎮紹興,辭不拜,予祠,進龍 圖閣學士。告老,以通奉大夫致仕。紹熙五年,寧宗即」 位,進正議大夫。慶元四年,疾卒,諡「簡肅。」

張孝祥

按《宋史張孝祥傳》:「孝祥,字安國,歷陽烏江人。年十六, 領鄉書,再舉冠里選。紹興二十四年,廷試第一,授承 事郎,祕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尚書禮部員外郎,尋為 起居舍人。初,孝祥登第,出湯思退之門,思退素不喜 汪澈,孝祥與澈同為館職,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 氣銳,往往陵拂之。至是澈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姦」 不在盧杞下,孝祥遂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尋除 知撫州。孝宗即位,復集英殿修撰、知平江府,事繁劇, 孝祥剖決,庭無滯訟。召除中書舍人,尋除敷文閣待 制。會金再犯邊,孝祥陳「金之勢,不過欲要盟。」宣諭使 劾孝祥,落職,罷知靜江府、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治 有聲績,復以言者罷。俄起知潭州,為政簡易。徙知荊 南、湖北路安撫使,以疾卒。孝宗惜之,進顯謨閣直學 士致仕。孝祥俊逸,文章過人,尢工翰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