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23

此页尚未校对

不苟同。領袖郡學,誘掖後進,士論翕然歸重。與章從 軒、蔡介軒講論,終日忘倦,多所發明。卒,年七十七。又 有所著《要言》《渾象原意》《雜詩》等藏於家。」

張師禹

按《萬姓統譜》:「師禹,字虞佐。天資耿介,不苟合,不求仕 進,從之遊者,莫不敬畏,號鄉先生。」

張讜

按《萬姓統譜》:讜端平間,知德興縣。縣人頌之曰:「張侯 張侯,敷政優游。農樂其業,禾麥有秋。」

張恪

按《萬姓統譜》:「恪,金壇人,性孝友,居母喪,祥禫逾年,不 御酒肉,有甘露白鵲之祥。」

張志道

按《萬姓統譜》志道「嘉熙間求直言,上封事,言建儲遷 都之事。宋亡,閉門著書,家貧衣食不給,處之泰然。所 著有《易傳》等書。」

張山翁

按《宋史高應松傳》:「張山翁,字君壽,普州人。景定三年 進士。德祐元年,為荊湖宣撫使幹官。鄂守張晏然議 納款,山翁以書譙讓之。晏然既降,山翁被執軍前,諭 曰:『若降,不失作顯官』。山翁酬對不屈。行省官賈思貞 義之,貸不殺。後居黃鵠山,聚徒教授而終。」

張世傑

按《宋史張世傑傳》:「世傑,范陽人。呂文德召為小校,累 功至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歷知高郵軍、安東州。咸 淳四年,命守鄂州,大軍破新城,長驅而下,世傑提所 部兵入衛,自和州防禦使累加至保康軍承宣使,擢 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進沿江招討使,改制置副使。 大軍至獨松關,召文天祥入衛,以世傑為保康軍節」 度使、知平江,尋亦召入衛,加檢校少保。二年四月,從 二王入福州。五月,奉昰為主,拜簽書樞密院事。王世 強導大軍攻之,世傑乃奉益王入海,而自將兵攻蒲 壽庚,不下。十月,元帥唆都遣人招益王,又遣經歷孫 安甫說世傑,世傑拘安甫軍中不遣。招討劉深攻淺 灣,世傑兵敗,移王居井澳。深復來攻井澳,世傑戰卻 之,因徙碙州。至元十四年四月,益王殂、衛王昺立,拜 世傑少傅、樞密副使。世傑以碙州不可居,徙王新會 之厓山。八月,封越國公。明年,元帥張弘範等兵至厓 山,世傑結大舶千餘,作水砦,為死守計。已而弘範兵 至,據海口,樵汲道絕,兵茹乾糧十餘日,渴甚,下掬海 水飲之,海鹹,飲即嘔泄,兵大困。二月,癸未,弘範等攻 厓山,世傑敗走衛王舟。大軍薄中軍,世傑乃斷維,以 十餘艦奪港去。後世傑復欲奉楊太妃,求趙氏後而 立之。俄颶風壞舟,溺死平章山下。

張抃

按《宋史鄒㵯傳》:「張抃,字朝宗,一字次山,蜀人。明習韜 略。文天祥起兵,辟為祕閣修撰,領廣東提舉督府參 謀,左右幕府,知無不為。空坑兵敗,為亂兵所殺。」

張鎮孫

按《廣東通志》:「鎮孫字鼎卿,南海人。少苦心讀書,以博 學強記聞。咸淳廷對第一,授祕書監正字,遷校書郎, 尋通判婺州。德祐元年,元兵至,鎮孫遂奉二親歸廣, 臺章劾之,詔罷鎮孫職。端宗航海幸閩廣間,廣州海 上潰軍奉鎮孫為帥,鎮孫與都統凌震結集行伍,分 東西二路,誓圖恢復。景炎元年十二月,帝舟次于惠」 州之甲子門,詔以鎮孫為龍圖閣待制、廣東制置使 兼經略安撫使,委以軍事。二年四月,復廣州。十一月, 元酋右丞塔出會師夔合攻廣州,鎮孫力不支,城陷。 明年二月,師夔還師,執鎮孫北歸,死于大庾。

張玨

按《宋史張玨傳》:「玨字君玉,隴西鳳州人。年十八,從軍 釣魚山,以戰功累官中軍都統制,守合州。咸淳十年, 加寧江軍承宣使。德祐元年,升四川制置副使,知重 慶府。五月,加檢校少保,徵其兵入衛,蜀道斷,不得達。 至元十五年二月,大兵破紹慶府,玨率兵出薰風門, 與大將也速䚟兒戰扶桑。埧諸將從其後合擊之,玨」 兵大潰,城中糧盡,趙安以書說玨降,不聽。安乃與帳 下韓忠顯夜開鎮西門降。玨率兵巷戰不支,歸索鴆 飲,左右匿鴆,乃以小舟載妻子東走涪。中道大憾,斧 其舟欲自沉,舟人奪斧擲江中,玨踴躍欲赴水,家人 挽持不得死。明日,萬戶鐵木兒追及于涪,執之送京 師。至安西趙老菴,解弓弦,自經廁中。

張順

按《宋史張順傳》:「順,民兵部將也。襄陽受圍五年,宋闖 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於均房,即其地造輕舟 百艘,募死士得三千,求將,得順與張貴俱智勇,俾為 都統。漢水方生,發舟越二日,進高頭港口,結方陳,夜 漏下三刻,出江,貴先登,順殿之,乘風破浪,徑犯重圍, 轉戰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收軍獨失順。越數日」, 有浮屍愬流而上,被介冑,執弓矢,直抵浮梁。視之,順 也身中四槍六箭,怒氣勃勃如生。諸軍驚以為神,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