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累官咸寧、臨潼令,入補尚書省令史,拜監察御史,以 鯁直聞,陞戶部郎中。哀宗東幸,遷左右司郎中,扈從 至歸德,改吏部侍郎。知元帥官奴有反狀,屢為上言 之,不從。官奴果變,遂擢天綱權參知政事。從上遷蔡」, 轉御史中丞。蔡城破,為宋將孟珙得之,檻車械至臨 安,有司令供狀,天綱曰:「殺即殺,焉用狀為?」有司不能 屈,聽其所供,天綱但書故主而已。聞者憐之。後不知 所終。

張開

按《金史張開傳》:「開賜姓完顏氏,景州人。至寧末,河北 兵起,開團結鄉兵為固守,累功遙授同知青州防禦 事。貞祐四年,詔遷同知觀州軍州事。開復青州,遷觀 州刺史。是歲,潼關不守,被召入衛南京。興定元年,遙 授同知彰德府。三年,充潞州招撫使。十月,遙授孟州 防禦使,復太原。四年,封上黨公。正大間,潞州不守,開」 居南京,部曲離散,名為「舊公」,與匹夫無異。天興初,起 復,與劉益為西面元帥,領安平都尉、紀綱軍五千攻 衛州,敗績于白公廟。是時,哀宗走歸德,開與劉益謀 收潰兵從衛,不果,遂西走,皆為民家所殺。

張乞驢

按《金史齊鷹揚傳》:「張乞驢,淄州民。貞祐初,元兵取淄 州,城破被執,欲降之,乞驢不屈死。詔贈宣武將軍,同 知淄州軍州事。」

張甫

按《金史張甫傳》:「甫賜姓完顏氏,初歸順大元,涿州刺 史李瘸驢招之,興定元年來降。東平行省蒙古綱承 制,除甫中都路經略使,進經略副使。二年,為中都東 路經略使,遙授同知彰德府事。四年,封高陽公,以雄 莫、霸州、高陽、信安、文安、大成、保定、靜海、寶坻、武清、安 次縣隸焉。元光元年,移刺眾家奴不能守河間,甫居」 之、信安。是歲,以功進金紫光祿大夫。

張順

按《金史張順傳》:順,淄州士伍。淄州被圍,行省侯摯遣 王庭玉將兵救之。庭玉募順等三十人往覘兵勢,且 欲令城中知援兵之至,乘夜潛至城下,順為所得,執 之,使宣言「行省軍敗績,庭玉亦死,宜速降。順陽許諾, 既乃呼謂城中曰:『外兵無多,王節度軍且至,堅守勿 降』。」兵刃交下,順曰:「得為忠孝鬼足矣。」遂死。

張潛

按《金史張潛傳》,「潛字仲升,武清人。幼有志節,折節讀 書,時人高其行誼,目曰『張古人。後客嵩山,從仲振受 《易》。年五十,始娶魯山孫氏,亦有賢行,夫婦相敬如賓, 負薪拾穗,行歌自得,不知其貧也。天興間,潛挈家避 兵少室,乃不食七日死。孫氏亦投絕澗死焉』。」

張邦憲

按《萬姓統譜》:邦憲,秦州人,為永固縣令。天興初,避兵 徐州。元兵至城,邦憲被執,將驅之北,邦憲罵曰:「我進 士也,朝廷用為邑長,可從汝曹反耶?」遂遇害。

張從正

按《金史張從正傳》:「從正字子和,睢州考城人。精于醫, 貫穿《難》《素》之學。其法宗劉守真,用藥多寒涼,然起疾 救死多取效。其所著有《六門二法》之目,存於世云。」

張元素

按《金史張元素傳》:「元素字潔古,易州人。八歲試童子 舉,二十七試經義進士,犯廟諱下第乃去。學醫,無所 知名,夜夢有人用大斧長鑿,鑿心開竅,納書數卷於 其中,自是洞徹其術。元素治病不用古方,其說曰:『運 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自為家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