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3

此页尚未校对

張希顏

按《尚友錄》:希顏景德間知萍鄉縣時張詠問殿直范 延貴:「曾見好官員否?」延貴乃稱希顏。詠問何以知之, 答曰:「昨過其境,驛傳橋道皆修葺,野無惰民,肆無賭 博,市易不喧,夜宿邸中,更鼓分明。」以是知其為好官 員也。詠乃並薦於朝。

張沔

按《萬姓統譜》:「沔,蒲城人。大中祥符初進士,歷官侍御 史。排擊奸佞,不避權貴,端亮有操,無愧清議云。」

張若谷

按《宋史張若谷傳》:「『若谷,字德繇,南劍沙縣人,進士及 第,為巴州軍事推官,調全軍事推官,入見,真宗識其 名,特改大理寺丞,知濛陽縣。三司言廣寧監歲鑄緡 錢四十萬,其主監宜擇人』。乃以命若谷。擢知處州,歷 江湖、淮南、益州路轉運,江淮制置發運使,累官至尚 書左丞致仕。若谷素為宰相張士遜引拔,然所至亦」 有循良。跡不激訐取名云。

張知白

按《宋史張知白傳》:「知白,字用晦,滄州清池人。幼篤學, 中進士第,累遷河陽節度判官,召試舍人院,出知劍 州。逾年,召試中書,加直史館。江南旱,與李防分路安 撫。及還,權管勾京東轉運使事。東封,進右司諫,擢龍 圖閣待制,再遷尚書工部郎中,使契丹,知白以朝廷 制官,重內輕外,自請補外,知青州。還京師,遷右諫議」 大夫,拜給事中、參知政事。郊禮成,遷尚書工部侍郎。 時王欽若為相,知白議論多相失,因稱疾辭位,罷為 翰林侍讀學士、知大名府。及欽若分司南京,宰相丁 謂素惡欽若,徙知白南京留守,意其報怨。既至,待欽 若加厚。謂怒,復徙知白亳州,遷兵部。仁宗即位,進尚 書右丞,以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集賢殿 大學士。知白在相位,慎名器,無毫髮私,常以盛滿為 戒,雖顯貴,其清約如寒士,《感風眩》。薨,諡文節。無子,以 兄子子思為後,仕至尚書工部侍郎致仕。

張錫

按《宋史張錫傳》:「錫字貺之,其先京兆人,曾祖山甫徙 家漢陽。錫進士甲科,試校書郎,知南昌縣,遷著作郎, 知新州,再遷太常博士,知東明,以治跡聞。樞密直學 士李及薦為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出為荊湖北 路轉運使,改尚書兵部員外郎,還判度支句院,為京 東、河北轉運使,改江淮制置發運使,召判大理寺,歷」 度支、鹽鐵副使。喪母,起復,擢天章閣待制、知河中府, 累遷右諫議大夫、翰林侍讀學士,判太常寺、國子監, 卒。

張瓌

按《宋史張瓌傳》,「瓌字唐公,洎之孫也。舉進士,以婦父 王欽若嫌,召試學士院,賜第,除祕閣校理,同知太常 禮院,判吏部南曹,為開封府推官,知洪州,徙兩浙轉 運使,知潁州、揚州,即拜淮南轉運使,入修起居注、知 制誥,出知黃州,歷應天府、河南、河陽,請為太平州。瓌 當官遇事輒言,觸忤勢要,至屢黜,終不悔。卒年七十。」

張孜

按《宋史張孜傳》:「孜,開封人。母微時生孜,後入宮,乳悼 獻太子,孜方在襁褓,真宗以付內侍張景宗曰:『此兒 貌厚,汝謹視之』。景宗遂養以為子,廕補三班奉職,給 事春坊司,轉殿直。皇太子即位,遷為陳州兵馬都監, 五遷至供備庫使,領恩州團練使,真定路兵馬鈐轄, 歷遷昭信軍節度觀察留後,馬軍副都指揮使。孜長」 於宮禁中,內外頗涉疑似,言者請罷孜兵柄,乃出為 寧遠軍節度使、知潞州,徙陳州。仁宗以其無他,復召 為馬軍副都指揮使。以罪罷知曹州。卒,諡勤惠。孜初 名茂實,避英宗舊名改「孜」云。

張昭遠

按《宋史張昭遠傳》:「昭遠字持正,滄州無棣人。父凝,殿 前都虞候,寧州防禦使。契丹內寇,凝伏兵瀛州,陷圍 中。昭遠年十八,挺身掖出之,擢左班殿直。每出使還, 奏利害,多稱旨,為忻州都巡檢,改閤門祗候。天禧初, 除西上閤門副使,俄為河北緣邊安撫副使,尋知瀛 州,改知雄州,徙鄜延路兵馬鈐轄,知成德軍,遷四方」 館使,擢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知代州。召還,罷管 軍,授左龍武軍大將軍,卒。

張師德

按《宋史張去華傳》:「師德字尚賢,去華子。真宗祀汾陰, 知河南府薛映薦其學行,又獻《汾陰大禮頌》於行在。 是歲舉進士為第一,除將作監丞,通判耀州,遷祕書 省著作郎、集賢校理,判三司都理欠憑由司。天禧初, 安撫淮南,苦風眩,改判司農寺,擢右正言,知制誥,判 尚書刑部。頃之,出知潁州,遷刑部員外郎,判大理寺」, 為群牧使、景靈宮判官,再遷吏部郎中。以疾知鄧州, 徙汝州,拜左諫議大夫,罷知制誥。師德孝謹有家法, 不交權貴,卒於官。子景憲,為大中大夫。

張存